大叔凌晨四点起床淘到一对碗,专家说值100万左右

影青,是景德镇瓷器的主要产品,更是中国陶瓷艺术的珍品。在宋、元时代大量生产,在景德镇建有三百多做进行烧制。到了1949年以后,景德镇就开始推陈出新,加入新方法制成了新影青,也同样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面要说的鉴宝故事,就跟这影青有关,接着往下看吧。

来自四川成都的高亮,已经六十几岁,但是因为常年运动,感觉看上去跟五十岁没差别。他因为常年玩古董,所以对吃穿方面不是很讲究,留下的退休金都拿去买了古董。这次他带到鉴宝节目要鉴定的古董,是他众多收藏里比较满意的一对瓷器。


专家在看过这对瓷器,告诉高亮,这是一对影青瓷的高足碗,要鉴定这类瓷器,就要打开手电筒照一下。果然,当专家用灯光一照,发现里面另有玄机,这个瓷胎薄如纸,最薄的地方几乎达到了一毫米!要达到这么薄,工艺可以说是非常不得了啊。

景德镇在地理上是得天独厚的制瓷工业区,在古代所属地浮梁县境各地蕴藏着丰富的瓷土、釉浆、耐火土等原料,这些都是制作瓷器所必需的。

北宋主要用上层瓷石,这种瓷石多裸露于地表或接近地表,三氧化二铝含量较高,约17%——19%,钾和钠等氧化物比较低,约3%,这便于烧制出半透明感很强的瓷胎,在1200℃的高温下也不易变形。而且其矿物组成中含有一定量的绢云母与高岭石,成型时可塑性较好。所以,这便于北宋时期陶工们生产出胎质细腻,胎体细薄的高质量的青白瓷。

《陶记》中记载:“浙之东、西,器尚黄黑,出于湖田之窑者也。江、湖、川、广,器尚青白,出于镇之窑者也。碗之类,鱼水、高足。碟之发晕、海眼、雪花,此川、广、荆、湘之所利。盘之马蹄、槟榔……此江、浙、福建之所利。两淮所宜,大率皆江、广、闽、浙澄泽之余。”

青白瓷流通地域之广泛,达到了全国的2/3的省份,除个别省出土青白瓷为本省产品外,绝大多数青白瓷都是景德镇窑产品。任何一个宋代瓷窑产品,都远远不及景德镇青白瓷流通之广泛。景德镇青白瓷在上述地区商品竞争中,博得了人们的喜爱,夺取了广大城乡市场,是高利可图的商品。

在国外,如日本、朝鲜、菲律宾、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国家出土有大量的景德镇青白瓷。据《日本出土的中国陶瓷》一书统计,日本各地出土中国青白瓷的地点达40个县以上,大多数青白瓷都是南宋时期景德镇的产品。

而大叔带来的这件景德镇影青瓷,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在西方世界还不知道瓷为何物的时候,这样的工艺可以说冠绝全球,绝无仅有。而如今,这对瓷器的价值也相当不菲,应该在100万左右。

这对影青碗不由的让我们联想到古代的工匠,虽然不知名,能创造出这么好的作品。所以他们也是十分敬业,踏踏实实的去做好每一件东西,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与生俱来沁入到骨髓中间的一个敬业和诚信的这种传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