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故事】包保党员黎菊梅的那些“小事儿”

【战疫故事】包保党员黎菊梅的那些“小事儿”

连接你我的“小事儿”

“您好,我是包保党员,按照防控指挥部和社区要求,为积极做好防控工作,请您每天关注并报告家人身体情况,有发热、咳嗽等情况及时联系我或社区工作人员。”说这话的是下沉黄州赤壁街道毛纺社区的一名普通党员黎菊梅。

【战疫故事】包保党员黎菊梅的那些“小事儿”

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作为党员和政工干部的黎菊梅无暇多想,毅然决然接受命令,就地转岗,下沉毛纺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成为一名包保党员。此后,她满脑子都是关于住户的那些“小事儿”。

初遇“小事儿”

最初,对楼栋的住户不了解,看着社区给的排查表,对着物业提供的几百个电话号码,黎菊梅一时间感觉头皮发麻,想不到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入手,只好挨个打电话、发短信、加微信逐个联系居民。

【战疫故事】包保党员黎菊梅的那些“小事儿”

但是,接电话、回短信、加微信的人屈指可数,眼看着时间流逝却收效甚微,她只好向网格员和其他包保党员求助。与此同时, “社区-临时党支部-党小组-楼栋包保党员-单元负责党员-住户”六级联动体系应运而生,所有防疫事项迅速进入有条不紊、高效运转状态。黎菊梅在党支部、党小组的带领下很快找到了包保的“门道儿”。

【战疫故事】包保党员黎菊梅的那些“小事儿”

群众事无小事儿

宇济一号小区是毛纺社区管控形势最严峻的小区,黎菊梅包保的楼栋共有68户,除未入住的以外,应排查46户。“在整个小区常住人口并不算多,但是由于人口构成较复杂,尤其是医护、一线抗疫人员较多,有一定的流动性,且是确诊人员密切接触楼栋,所以排查工作容不得一丝马虎。”黎菊梅时刻提醒自己。

随着对工作熟练和反复摸排,楼栋微信群的氛围较以前的紧张不安变得缓和许多。哪家的天然气快用完了、哪家的急需药品要采购、哪家的小孩要打预防针、哪家因特殊情况需要离黄返黄……各种“小事儿”都能迅速得到响应和解决,在黎菊梅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朴实无华却温暖人心的抗疫邻里故事。

【战疫故事】包保党员黎菊梅的那些“小事儿”

3月4日,社区要求入户排查,同楼的包保党员李飞舞因值守久站引发腰椎间盘突出发作,黎菊梅得知情况后顾不上家里老人、孩子,主动穿上防护服找到排查组替代李飞舞。

3月10日,黎菊梅跟着老党员杨雄飞等小组成员一起上门入户排查一名住户时,敲门半晌没回应,打电话无人接。等继续敲开门后,他们呆住了,这位住户目光呆滞、面色土灰、站立不稳。经过大家仔细询问,得知这名住户已年满60岁,独居,有胃痛、呕吐症状,杨雄飞当机立断要送他去医院却遭到住户再三拒绝。随之,住户“嘭”一声关上了门。

【战疫故事】包保党员黎菊梅的那些“小事儿”

每天详细排查记录

虽然吃了“闭门羹”,但大家丝毫不敢马虎,杨雄飞考虑其胃痛呕吐无发热症状,便当即回家取了热饭菜拿来,再次敲开门的时候住户竟突然晕倒!

情况紧急,刻不容缓!杨雄飞迅速联系其家属单位和社区干部迅速联系“120”……应对这起突发事件,前来的社区干部们就像提前演练过般一气呵成——他们有条不紊,60岁的老党员杨雄飞、罗琦健步如飞、网格员黄爱临阵不乱、志愿者李登祥挺身而出,每个人都以“做大事”的心态紧绷着神经,直到患者得到及时就医、检查结果排除新冠肺炎时,大家终于长舒一口气,这件“大事儿”才变成了“小事儿”。

【战疫故事】包保党员黎菊梅的那些“小事儿”

让“小事儿”永流传

这样的“小事儿”还有很多,无论是不厌其烦的对每一位排查对象“验明正身”,还是加班加点对每一份采购清单的精确核准,无论是风雪不惧的巡查值守,还是聚精会神捧着手机、电脑,目不转睛的报告采写……黎菊梅都把这些小事记录下来。

【战疫故事】包保党员黎菊梅的那些“小事儿”

不知不觉,这段特殊的时期已在黎菊梅心里刻骨铭心。她记得刚开始包保时候那段标准但又青涩的开场白现在已然变成

“大妈,今天你屋里么样啊,菜够吃不?”

“我不是小雷,我是小黎喂~”

“好啦,你说姓雷那就是雷嘛”

……

经过这些,黎菊梅说,“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是一颗螺丝钉,随时随地坚守自己的职责。我此时是一名包保党员,永远都是包保党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