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三歲寶寶的閱讀習慣?

丫丫球球


去年我在上海、杭州等一些城市參觀了很多示範園。這些示範園做為一個城市的標杆而打造,教育理念也走在前沿。在這些示範園中,都會有讀書角,在寬敞而舒適的環境中擺放幾個沙發,讓成人都想坐一下看一看書。猶太人是世界上閱讀最多的國家,他們從小就教孩子看書並告訴孩子書是香的。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也非常注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了,這是一個好現象。

怎樣讓三歲的孩子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呢?我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

三歲的孩子在讀幼兒園小班。他們在幼兒園裡已經開始接觸書籍,家長在家裡也會讓孩子看書。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打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在家裡設置一個地方,不一定非要坐在書桌旁,這個地方可以是地上的一角。在地上鋪上一塊墊子,立一個書架,放幾塊靠墊,方便孩子自己取書看。光線要明亮,這樣孩子會感到很舒適。孩子在閱讀時,家裡要儘量保持安靜的環境,電視和說話聲音不要太大,但也不用刻意注意到一點聲音都不能發出。


二、選擇孩子感興趣的繪本。

如果一個孩子對書籍不感興趣,你也就很難去養成他看書的良好習慣。他可能坐不住兩分鐘就跑開了。繪本的選擇很重要。既然要先讓孩子愛上書籍,那就要選一些有趣的書給孩子看。現在的繪本有很多形式。有的繪本是立體的,繪本里的圖案可以立起來,能建構孩子的空間意識;有的繪本是有聲音的,會發出各種小動物的聲音,能吸引孩子的注意;還有的繪本是有味道的,香香的。這些繪本能調動起孩子的各種感官,讓孩子對書愛不釋手。從繪本的內容上看,有的可以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有的可以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的、有的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誠實等優良品質。從簡單的繪本開始讓孩子閱讀。

三、父母要陪孩子一起看繪本。

父母平常要花點時間與孩子一起看書。有的孩子不會主動向父母提出這樣的要求,但父母要主動抽出時間來陪他們。因為這樣會讓孩子感到他是重要的。父母可以用富於變化的聲音對孩子講解繪本中的內容。對不同的角色進行聲音的轉換會讓孩子更加興致勃勃。當與孩子熟悉了繪本的故事情節後,還可以與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繪聲繪色的表演出來。父母可以每天固定好一個時間閱讀,並把閱讀時間寫在日常慣例表中。如:安排好每晚8點是閱讀時間,告訴孩子時鐘的短針走到“8”字了,我們就要開始閱讀了。時間長了,孩子就自然知道了,就會慢慢養成閱讀的習慣了。當然,平常只要孩子想閱讀,也是可以隨時閱讀的。父母陪孩子一起看書還能增進與孩子間的感情!

四、讓孩子自主閱讀。

在孩子一個人閱讀的過程中,我們不要去幹涉孩子。比如:孩子閱讀的地點。雖然家裡有固定的孩子閱讀的地方,但當孩子用葛優躺的姿勢在沙發上去閱讀的時候,我們不要去責備他。很多父母會說:看書要有個看書的樣子,要養成好習慣,坐好來看。但當我們對孩子的限制太多時,孩子就會覺得閱讀不快樂,是個苦差事,那我還是去玩好了。在上海很多幼兒園的閱讀區裡,會放上一些舒服的沙發,地上會鋪上地墊。孩子會在裡面隨意看書,老師不會去打擾他們,因為那樣會破壞孩子的注意力和興趣。

五、不要批評指責孩子。

3歲的孩子以培養閱讀興趣為主。他們在看書的時候會出現各種情況:

1、有的孩子會倒過來拿繪本。

正確做法:家長不要罵孩子:“你怎麼看繪本的?繪本都拿倒了,真笨!”

嘲笑會讓孩子失去興趣和自信。

2、有的孩子會亂翻繪本。

正確做法:平常父母要教孩子一頁一頁的翻。但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有限,他們有時對內容並不感興趣。有時會亂翻,一下就翻完了。父母不要去責怪孩子,可以陪在他的身邊問他:你剛剛看到哪了?我們一頁一頁的翻。

3、有的孩子會撕繪本。

正確做法:告訴孩子要愛惜書籍。如果撕掉了,以後就再也沒有繪本看了。並與孩子一起把撕下的繪本粘貼起來。在閱讀早期,父母最好給孩子買紙張厚實一點、不容易撕破的書。

六、愛惜繪本,閱讀完後要收拾整理。

教孩子在拿繪本時要輕拿輕放,不能折書、撕書,它會痛的喲!孩子自己看完書後要讓他自己去收拾整理好,父母不要包辦。讓孩子養成這種習慣的目的在於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而且讓他相信他自己是有能力做好的。很多父母會抱怨:我的孩子為什麼沒有責任感。我的孩子為什麼總是擔心自己做不好?心理學家德雷克斯說過:永遠不要幫孩子做他會做的事!在孩子自己學習如何去做的時候就能培養出他們很多優良品質出來。所以,讓孩子自己去收拾他們的繪本吧!

七、給孩子鼓勵。

鼓勵的力量是巨大的。鼓勵不是對孩子進行物質上的獎勵。你做得好,我就給你買你喜歡的玩具。用物質獎勵和條件交換的方式並不能讓孩子真正養成好的閱讀習慣。一旦沒有了物質刺激,他就不幹了。

鼓勵孩子的方式有哪些呢?如下:

  • 摸摸孩子的頭。

  • 給孩子一個大大的笑臉。
  • 告訴他:媽媽看到你是輕輕拿的,你做得很棒!
  • 媽媽注意到你閱讀時是一頁一頁翻的。
  • 哇!我發現你的書架收拾得很整齊。
  • 感謝你把繪本都整理好了!


瑪麗亞·蒙臺梭利女士對孩子的觀察是非常透徹的,她提出孩子們的成長髮展是有著特定的敏感期的,秩序感就是非常重要的敏感期之一。0-3歲的孩子就是建立秩序敏感期的最佳年齡。有一個公式是:早期教育花一公斤的氣力=後期教育花一噸的氣力。一個好的習慣能伴隨孩子的一生。

我是雨後山林靜,一位正面管教講師。您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進行留言。感謝您為我點贊並關注我!


雨後山林靜



我兒子今年三歲了,我並沒有特意的培養他的閱讀習慣,只是在每晚睡前都堅持給他講故事、看繪本。


現在估計已經成為習慣了,只要一說睡覺就自己去選一本繪本讓我給他講,平時也會自己翻看繪本上邊看不懂的還總是問我問這問那的。

父母有時間看書就更好了,也可以影響到孩子,孩子又喜歡模仿,也讓孩子愛上閱讀。


八戒育兒


剛好我家也有一個兩歲半的寶寶,我們一天會讀三個小時的書。早上八點半到10點,下午三點到四點,晚上十點到十點半。

這是我家客廳的小桌子,上面擺了孩子喜歡看的書。

她喜歡讀牛津樹系列,佩奇,小貓噹噹等,最喜歡的是讀各種英語詞典。




她在兩歲前是不讀書的,每天不是玩就是看電視,因為家裡剛好大寶上一年級,一天要接送8次,加上家務事什麼的,自然沒有多少時間管她。

今年年初,大寶的學習習慣養成後,我自己開始大量讀書,在我讀書的時候,我會拿一些繪本放在身邊,小寶就學著我的樣子假裝看書,慢慢她覺得看書也挺好玩。加上以前看過一些粉紅豬小妹的動畫片,於是我就拿出和粉紅豬小妹的有關繪本給她看。慢慢地過渡到其他的書。


這半年我們讀了大約400本書,當然都是比較小的,像牛津樹系列的一本就那麼幾頁,一頁就一句話。所以非常容易的就看完了。現在每天要是不給她讀書,她就著急。

總結了一下這半年的經驗:

1,父母是最好的老師,放下手機,靜下心來認真耐心地陪伴孩子。當我們自己愛上閱讀時,孩子也會。而不是一邊自己刷抖音玩遊戲玩得飛起,一邊卻叫孩子去讀書。

2,從孩子感興趣的地方切入,女孩喜歡公主,那就買些關於公主的書籍,男孩喜歡汽車,就從關於汽車的開始。

3,耐心,耐心,耐心!有時一本書可能會讓你讀上那麼幾十次,千萬別鬱悶,因為大部分孩子都這樣。有一本小貓噹噹的書,我一個早上給她讀了24次。


雪俏梅豔


我家小茉莉,現在兩歲9個月了。我和媳婦兒每天醒來,發現寶寶早已經醒了,坐在床邊自己看書呢(棒棒的)!

小茉莉之所以對看書感興趣,可能是4個原因:

(1)爺爺愛看書

我的爸爸也就是茉莉的爺爺,不愛說話,喜歡靜靜的看書。小茉莉特別愛模仿,經常自己拿一本書坐在地上,人模人樣還讀的很認真(其實書都拿反了)。這應該就是茉莉讀書最早的啟蒙——家裡要有一個人愛讀書!

(2)睡前聽故事的小習慣

論哄孩子能力,家裡我排第1,姥姥第2,媽媽和奶奶並列第3。大家都有意識讓茉莉養成讀書的習慣,所以家裡買了很多繪本,還有一個寶寶自己的小書架。每天睡前故事是必讀的,漸漸的,聽故事成了寶寶的一大愛好。茉莉有時候還會點名,指定今天誰來給本宮講故事。。。(脾氣很倔,指定誰就必須是誰,不準換人,否則大鬧)

(3)書不在多,關鍵是互動

我發現3歲左右的寶寶記憶力超強,給她講過的故事,基本都能記住。我家有三四十本寶寶圖書,茉莉睡覺前,經常會指定要聽哪幾個故事,我才發現原來她開始記憶了。“爸爸,我要聽大象的故事,聽開水怪獸的故事,聽刷牙的故事……”一口氣能想起很多故事的名字。

為什麼書不用買太多呢?一是重複地講便於她形成記憶,講到半截兒她發現“這個故事我聽過”,或者提前想起了故事的大結局,寶寶會有一種成就感,對記憶力的訓練應該會有好的化學反應;第二個原因,其實寶寶繪本的每一個頁面,都含有大量的信息。我經常會用一個畫面給寶寶講好幾分鐘,比如:“你看小浣熊穿的衣服是什麼顏色呀?”“藍色!”“屋子後面的小花是什麼顏色呢?”“小花是紅色!”“那你幫爸爸數一數共有幾朵小花……”這種互動可以把寶寶熟悉的故事,講出很多新的內容,培養她觀察細節的能力。互動的過程,也讓讀書變得有趣了許多。

(4)脫離書本編故事,放飛想象力

我經常在講繪本的過程中,忽然就開始隨意發揮。比如寶寶不愛喝水,而繪本中剛好看到一朵漂亮的小花,我就會趁機開始編故事,說:小花是不是很漂亮呀?茉莉的肚子中也有一朵小花,叫茉莉花!你每次喝水,都是在給肚子裡的小花澆水,喝的越多,小花就長得越快越漂亮……這種脫離繪本隨意編故事,是我培養寶寶發散思維與想象力的一種方式,推薦給大家!

(5)電視手機iPad,三個大魔鬼

論寶寶的上癮程度,電視排第3,手機第2,iPad第1。其實這些智能屏幕,對寶寶接觸這個世界有很多幫助,茉莉有很多知識是從動畫片和iPad裡隨機推薦的視頻裡學到的。但問題是太上癮了,自從她學會用遙控器和iPad以後,每次讓關掉屏幕去吃飯、去睡覺,都是一場戰役。有這麼上癮的東西在,會沖淡寶寶讀書的興趣。希望寶爸寶媽們吸取我的教訓。我正在研究讓寶寶主動關掉電視,關掉iPad的方法,理念是“該幹啥時就幹啥”,初見成效,等成功後我會分享出來。

總結一下:想讓3歲寶寶愛讀書,最重要的是,家裡要有人愛讀書(這個應該說3遍);然後常給寶寶講繪本,邊講邊互動,有限的書重複講,講出新內容,講出新趣味!大人帶頭,少看電視,少玩手機,在家裡少用iPad。Over~








茉莉爸爸的日記


剛好我家小朵朵今年4歲了,她爸爸和我平時都會給她買繪本,她自己對於看書這件事挺有興趣的,專注力也高。我們也有意識地引導過她多看書,不過目前還是我們陪著她一起,還是希望這個好習慣我們和她都可以堅持下來吧。

我們也沒有什麼具體的方法,就簡單說說我們平時是怎麼做的吧。

1:和小孩子一起閱讀

從一開始讓朵朵閱讀繪本,我都會抽出時間陪著她,她自己翻或者是我講給她聽,最重要的是陪伴她們閱讀的過程。小孩子在有人陪著她們一起閱讀的時候興趣更高,和她們一起交流也更能吸引她們的注意力。

2:選擇合適的繪本

媽媽們可以從網上尋找適合小朋友年齡段的繪本,我在給朵朵找繪本的時候第一步也是這樣,不過我會先了解其中一些繪本的內容,選擇適合她的、便於她接受的內容,然後再讓朵朵在這些書中自己選擇,這樣選出來的繪本都是適合她的而且她也喜歡的。朵朵三歲的時候特別喜歡恐龍,我就幫她買了宮西達也的恐龍系列繪本,一直看到了現在。

3:選擇內容、插圖有趣的繪本


小孩子都喜歡聽故事性強的繪本故事,再加上搞笑的插圖,這類書會更加吸引她們的注意力,讓她們把注意力放在故事上面。《賣帽子》是我最近買的一本繪本,買這本書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朵朵說裡面的插畫好有意思,那買回去之後她自己也看了很久。

除了這些,我們還會讓她講故事給我們聽,哪怕一開始講地很不好;她自己在書店看完的、喜歡的書都會買回家,她也會重新去閱讀。不過每個小孩子都是不一樣的,這只是我們自己的看法啦,僅供參考哦。

我是朵朵媽,兒童新閱讀推廣人,專注於孩子的閱讀內容和閱讀方式的探究。
堅信閱讀和故事,可以幫助孩子各個階段的成長。
我已加入兒童新閱會——新時代孩子的閱讀新方式。
如果你也想為孩子帶來最好的閱讀體驗,歡迎關注兒童新閱會(公眾號ID:Dodorobook)

朵朵媽980


首先,閱讀是一生的事。我們要擺正心態,不要焦慮這幾年孩子的表現,不是說3歲還不讀書這一輩子就不會讀書了。所以我們不要糾結寶寶現在愛不愛讀書。

其次,家裡要有書,還有愛讀書的人。但這也不是必須的,我老家在偏遠農村,小時候家裡有的書也就是課本吧。

最後,我還是要說我一直在說的觀點,讀書要悅己利己。孩子開始並不知道讀書是件什麼樣的事。她從讀書中感到愉悅,讀書能幫助他解決問題,才能意識到讀書的好處的。

所以有她最愛聽的聲音來讀書,有讓她讀了書後感到自己很厲害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海邊的櫻桃園


我家寶寶三歲半了,作為一位還在成長中的媽媽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吧!

一是讀書環境。你要給寶寶營造一個至少讓她滿意的讀書環境,小孩子的要求其實很低的,只要是父母為她們打造的,哪怕買一個小書架她們都超開心,我家就是這種,在淘寶上買了一個小書架,書架寶寶自己打理,想看什麼書自己拿,看完要自己放回去,書跟寶寶一樣,小書架就是它的家,有些亂,哈哈……

二是父母以身作則。平時我看書她也會拿本童話書對著圖片有模有樣的講解,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言傳身教真的很重要。

三是習慣培養。像我家每天晚上都要講睡前故事,雷打不動。

四是興趣培養。像我家比較喜歡跟生活貼近的故事,類似《狼來了》她知道不能撒謊,《小貓釣魚》知道做事要認真等等,我就多買一些寓教於樂故事書。

教育任重而道遠,我也在摸索中……


殺殿su


親子閱讀最重要的是堅持。我家豆寶從半歲開始我就堅持每天給她讀書,我特別忙或者累、困、煩的時候,讀5分鐘繪本的時候也是有的,基本上堅持每天讀兩本書,去醫院住院、外地、奶奶或姥姥家必帶的也是繪本,我出差就她爸爸讀。半歲的時候,她肯定聽不懂,但她喜歡的是我抱著她柔聲的說話。一歲多豆寶肺炎,在醫院急診室凌晨2點邊打吊針時我抱著她講繪本,她就不哭了,一直唸到她睡著。兩歲多時便能理解簡單的故事,數數能夠數到10。現在三歲多時自己能講一段她最喜歡的小紅帽故事,會背兩三首詩,數數能夠數到20,英語只會說蘋果、香蕉、打招呼。比網上的厲害孩子差很遠,但我還是很有成就感。

第二就是看內容和畫風。我都是在書店買繪本,沒有在網上買過,因為我要仔細研究故事內容,是否符合她的年紀,有的外國繪本我覺得八九歲才能理解,我買過一本實拍企鵝講科學知識的繪本,豆寶完全不看,她沒有辦法理解。有的繪本只有畫、字太少、趣味性差,或者字太多,唸完一本超過了孩子的注意力保持時間,或者有的繪本上的字我都不認識,豆寶更聽不懂了。有的繪本畫風奇異、顏色太冷,我要選畫風溫暖、顏色鮮豔、畫的好看的,選定了我就會買一整套,然後回去試讀,選出她最喜歡的繪本。

第三就是觀察她的專心度。如果她最近念哪本都不專心聽,說明家裡的書已經不能滿足她的需求,我就儘快買套新書。把她許久不看的書束之高閣,永不納用。我還會買她喜歡的動畫片的繪本,她自己已經篩選過了嘛,肯定愛看。有人送過我一套《三字經》、《弟子規》繪本,豆寶翻都不翻,遠超兩三歲孩子的能力,我自己都看不進去,現在落灰了。

第四就是要有耐心。豆寶二歲多時我給她讀了半年的小河馬說:“沒關係,我有一個好辦法”的故事,現在她三歲多,我已經讀了一個月的《小紅帽》故事了,她中午睡覺去要聽,晚上睡覺前也要聽,每天都要念,我已經可以背誦全文了,但還是會給她念。

親子閱讀只要堅持,就一定會有收穫,收穫一個愛讀書的寶寶。







圓豆和路飛


三歲的孩子其實正是訓練專注力的時候。

我現在二寶一歲多開始有意無意給他讀一些韻律類的比如聲律啟蒙,唐詩等,早上起來給他放音頻,所以現在一歲6個月開始說詞,兩個月的時候,語言爆發式增長,現在一歲9個月,溝通基本沒障礙,說話就跟大人一樣了。小孩子的語言發展就是需要一個環境。我給他讀的就是這幾個,繪本還不多,還有就是英語啟蒙類的。孩子現在英語單詞也是能說幾十個,並且可以在生活中也聯繫起來,比如胡蘿蔔,土豆,番茄,黃瓜等,他知道中文怎麼說英文怎麼說。就是每天晚上睡覺前20分鐘左右,然後就是那幾本反覆反覆反覆讀。他就吸收進去了。我們自己平時也看書,所以他看到我們拿起書,他也會去書櫃裡拿一本來,然後跟我說:媽媽,讀書!我就給他讀。我覺得言傳身教最重要吧!我們創造一個氛圍,而不是刻意讓孩子非要好好坐下來,我們一起看書什麼,孩子自然有興趣的。









熙爸恆媽家庭教育


我不懂什麼理論,分享一下我的做法吧,我小孩今年四歲,已經上小班,現在會寫一些簡單漢字,能把幼兒園發生的事情當成故事給講清楚。

我在半年前開始教他讀書寫字,一開始就是給他講成語故事,買那種有圖多點的,可以給他一點想象空間。我每次給他講故事的時候會給他提問,有時是根據故事本身,他自然答不上來,然後你在告訴他,我跟講某某這樣傷害別人是不對的,應該要怎麼做才能得到別人尊重,怎麼樣做人家會討厭。

有時是故事書上面圖片,兩個小動物在做什麼,它們在吵架嗎?還是在聊天,如果因為聊天你覺得他們會說些什麼,一開始小孩可能不懂,但是你把自己的觀點多說幾次,他就會受到你影響的。

現在基本每天都講一個故事,他會根據我所講的發表他的看法,我不會要求他改變他的想法,只是在有些時候做些引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