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拍摄的百年前长江三峡:风景依旧秀丽,但纤夫们生活艰难

美国人拍摄的百年前长江三峡:风景依旧秀丽,但纤夫们生活艰难

【长江三峡边的帆船】1909年,美国地质学家以探索中国自然资源为目的,进行“东方教育考察”。当年3月张柏林从汉口乘坐帆船到宜宾,沿途拍摄了大量长江三峡的风景照片。从这些照片中,我们能真实感受当时长江三峡沿途的风土民情。

美国人拍摄的百年前长江三峡:风景依旧秀丽,但纤夫们生活艰难

【西陵峡口以及岸边纤夫居住的窝棚】西陵峡西起湖北省秭归县西的香溪口,东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以其航道曲折、怪石林立、滩多水急、行舟惊险而闻名。尽管是黑白照片,但两岸风景宜人。

美国人拍摄的百年前长江三峡:风景依旧秀丽,但纤夫们生活艰难

【西陵峡口,可以看到渔网】对于当时生活在长江三峡边的人们来说,捕鱼和从事纤夫成为大家的首选。当然这两种工作都非常辛苦,而且异常危险。

美国人拍摄的百年前长江三峡:风景依旧秀丽,但纤夫们生活艰难

【三峡沿途风景】郭沫若在《蜀道奇》中对长江三峡给予高度称赞,“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时则岸山壁立如着斧,相间似欲两相扶。


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无。”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也写道,“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美国人拍摄的百年前长江三峡:风景依旧秀丽,但纤夫们生活艰难

【巫峡】巫峡自巫山县城东大宁河起,至巴东县官渡口止,素以俊秀闻名天下。巫峡最著名的景观是列于南北两岸巫山十二峰,其中又以神女峰最为峭丽。

美国人拍摄的百年前长江三峡:风景依旧秀丽,但纤夫们生活艰难

【长江边的纤夫窝棚】船只沿长江溯流而上时,若逢顺风,则立杆扬帆,轻摇船橹即可借势而行。若风力很弱,则船上绝大部分船夫需下船拉纤。

美国人拍摄的百年前长江三峡:风景依旧秀丽,但纤夫们生活艰难

【长江边的纤夫以及纤夫窝棚、寺庙】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3千米,沿途两岸奇峰陡立、峭壁对峙,,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美国人拍摄的百年前长江三峡:风景依旧秀丽,但纤夫们生活艰难

【船搁浅了,纤夫以及纤夫妻子们正在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美国人拍摄的百年前长江三峡:风景依旧秀丽,但纤夫们生活艰难

【一名纤夫的全家,靠着长江生存】

美国人拍摄的百年前长江三峡:风景依旧秀丽,但纤夫们生活艰难

【纤夫们正在吃力的拉船】遇到水流还不算很急平缓,拉纤的纤夫尚可直立行走。如果水流越急,拉纤越困难。遇到这种情况,这些纤夫就得四肢并用在地上爬行才能带动船只前行了。如果不是极度贫困,他们是不愿意做纤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