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连诸葛亮都不惧怕的司马懿会惧怕年仅21岁的曹睿?

何心蕊


曹睿210年出生,226年继位。十六岁上位后的曹睿第一件事就是夺了司马懿兵权,打发司马懿回河北养老。

227年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打得魏陇西督都夏侯懋连败,一举夺取天水,安定,南安三郡。十七岁的曹睿连下四道正确的诏命:一是任箕谷守将曹真为陇西督都,统领陇西军马,拒住各要口,不与蜀汉军战,待援军到后合击蜀汉军。二是任张颌为副督都,兼任先锋,领兵五万前往陇西救援。三是起用司马懿为大督都,假节,领本部兵马克日往长安会合。四是自领大军十二万前往长安督战。特别是第三道诏命:假节,克日往长安会合!假节,使司马懿有了自主专征权,才有可能擒杀孟达反贼。往长安会合,而不是许都会合。一下子就缩短了诸葛亮孟达算计的曹魏要一个月后才能反应的时间,而成为半个月就完成了救援布置。随即孟达陨命,街亭危急,反而使诸葛亮没有了应对时间。最终郿城不克,箕谷失利,街亭不保,北伐彻底失败。

你说这样年轻的魏主不可怕吗?


逍遥1906


无论在演义中,还是在正史中,司马懿都是一个老谋深算的家伙,诸葛亮当时年龄也不小了,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但是司马懿并不畏惧,而且有的时候还和诸葛亮配合演戏,比如空城计,因为一旦司马懿消灭了诸葛亮,回去之后等待司马懿的只有"兔死狗烹"的结局了。

不过,司马懿虽然不惧诸葛亮,甚至对曹丕也不那么害怕,因为毕竟他帮了曹丕很多忙,和曹丕关系尚可。但是为何司马懿会惧怕年仅21岁的曹叡呢

首先,曹叡可算得上三国时期的一位明君。据史书记载,曹叡当权期间,面对三国乱局,他重用曹真和司马懿等武将,无论是对蜀国作战还是对吴国作战,都经常取胜。没有曹叡坚定的作战意志和强大的支持,两位大将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

对内来说,曹叡整顿吏治,政治清明,编制的《魏律》让魏国上下井然有序,国力进一步增强。对外除了对蜀国和吴国作战,还派兵击败鲜卑,让魏国北方疆域继续保持和平的局面,稳定了大后方。

其次,曹叡威望很高,曹氏家族实力雄厚。由于曹叡的一系列整顿措施,魏国的国力达到了鼎盛时期,不管是经济,还是政治、军事,都远远超过了蜀国和魏国。此时曹家势力强大,很多人都非常支持曹叡,曹叡背后的力量是司马懿所忌惮的。

除了武将曹真和曹休外,陈群等文官同样很出色,比如《魏律》就是陈群主要负责编制的,而且陈群在士族阶层的号召力还很强,对于曹叡也很忠心,这些力量的发展都制约了司马懿的力量。

司马懿虽然长期掌管军事,但是他掌握的军队毕竟只是魏国中的一支力量,而魏国真正掌握实权的夏侯家族和曹氏家族,此时的力量都比司马懿要强大,司马懿虽然也是一直发展,但是还不足以与这些力量相抗衡。

最后,曹叡心思缜密,看透人心。曹叡不同于刘禅的昏庸无能,也不同于孙皓的残暴,他除了能力超群之外,还是个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君王。虽然他重用司马懿和曹真等人,但是并不意味着他听人二人摆布,相反,司马懿把军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司马懿身边也安插了大量眼线,只要司马懿有所动作,立马便会被曹叡所控制。

曹叡也一直在控制和削弱司马懿,而不是被司马懿所控制。比如他让司马懿常年在外征战,远离权力中心,让司马懿想造反都没得机会。正是因为曹叡看出了司马懿的野心和实力,所以才一边任用一边打压,胡萝卜加大棒,还得让司马懿感恩戴德,他试图压制司马家族崛起的手段也都很高明。

可惜的是,曹叡活的时间太短,如果他一直活着,司马懿造反是不大可能出现的。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曹叡英年早逝,而且曹叡在后期也确实荒淫无道,最后把自己的命都搭进去了,司马懿才有了的高平陵之变,夺取曹家江山,并由后代建立晋朝。


一盏清茗


现实中的人在领导面前都会装的傻傻的,笨笨的,老老实实的,在下属面前则会变的肆无忌惮,语言上会强词夺理等等。所以司马谈不上怕,是现实关系让他不得不这样。


温相识女人


曹睿他姓曹,说白了三国时期,司马懿是曹操的部下,而姓曹的多半是有实权的,当时大部分兵权都是由曹姓掌管,司马懿和诸葛亮两个人相辅相成,没有诸葛亮就没有司马懿,没有司马懿同样诸葛亮的作用也就微乎其微了。


Darker月光


小编你知道吗?诸葛亮和司马懿是何等的聪明人。空城计难道司马懿不知道是空的吗?明确告诉你,知道。那么诸葛亮不知道司马懿知道吗?也知道。那么为啥司马懿不拉下城池呢?因为杀了诸葛亮,他就没有存在的的价值了,他的死也不会远了,明白否。


安思羽901


曹睿是主子,当然要毕恭毕敬!诸葛亮再厉害也是人,你有兵有将我也有,而且我的实力还比你强,为啥怕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