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千企帮千村致富有希望

新田:千企帮千村致富有希望

新圩镇长富村,村民采摘黑木耳满载而归。

新田新闻网新田县以“千企帮千村”作抓手,大力推进“一县一特”产业对接和“一村一品”致富产业培育工作,不仅实现了产业的发展,也帮助许多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挣钱、顾家、务农“三不误”。

新田:千企帮千村致富有希望

长富村种植基地里的菌棒整齐排列,等待丰收 。

眼下正值木耳采摘收获的时节,位于新圩镇长富村的湖南远鸿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木耳栽植基地里,村民们正在采摘鲜木耳,一派繁忙的景象。今年51岁的张友翠前些年和丈夫一直在外务工,丈夫前年患糖尿病和肾病综合症后,不得已回到家里照顾丈夫和家里的老人,好在这几年村里发展了食用菌产业,自己在基地里打工,一年就可以拿到3万元左右的工资。

新田:千企帮千村致富有希望

张友翠在采摘木耳。

“村里发展了产业,对我来讲就有很大的好处,我老公干不了重活,我就到屋里打下工,也有一笔不错的收入,既保到了生活费,也给孩子们减轻了负担。”张友翠高兴地表示。

新田:千企帮千村致富有希望

村民在大棚内采摘黑木耳 。

长富村通过土地流转,积极发展木耳种植达150亩,可以解决180位村民常年就业,促进了群众的稳定增收。湖南远鸿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前期提供7个大棚作孵化基地,免费向农户提供木耳、香菇栽培技术。目前,该公司在全县12个乡镇分别建有食用菌栽培基地,公司与农户之间建立了利益联接机制,已帮助600多户贫困户、1800多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二期建成后,远鸿食用菌产业园可直接安排劳动力就业800人以上,栽培基地可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12000人以上就业。

新田:千企帮千村致富有希望

湖南远鸿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疫情期间,我们保障到位,农户种植的黑木耳和香菇,晾晒干后,我们公司全部回收,不让农户受到损失。”湖南远鸿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综合服务部主任黄昆表示:“今后,我们企业还将继续与政府合作,带动农户把产业走向规模化,一个村如果能够种植20亩左右,实现基地管理了,成本就会大量下降,利润就会提高,收入也会在无形之中增加。”

新田:千企帮千村致富有希望

东升农场的蔬菜碧绿生青 。

而在距远鸿现代农业20公里外的东升农场,工人们正忙着将采收回来的新鲜蔬菜打包装框,这批新鲜的蔬菜通过物流将在12个小时后,出现在香港市民的餐桌上。

新田:千企帮千村致富有希望

东升农场的工人正在挑拣蔬菜,打包装框。

东升农场是新田种植原生态“富硒”蔬菜供应粤港澳地区最大的“菜篮子”基地,也是新田实施“一户一产业工人”工程的农业示范企业,2014年成立以来,东升农场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入股、技术培训、上岗就业等方式,已带动基地周边2千多户菜农向土地要效益,实现增收。

新田:千企帮千村致富有希望

黄沙溪基地A片区的菌棒全部投放到位。

近年来,新田县以“千企帮千村”为抓手,大力发展“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整合涉农资金9300万元,发展“一县一特”蔬菜种植21.5万亩,建设以蔬菜为主的农业产业园区21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6个,培育了“一乡一业”特色产业小镇12个、“一村一品”示范村100个。投入奖扶资金1200万元,直接奖扶到户贫困户14268户。整合涉农资金1000万元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共累计带贫致富帮扶5860户、19330人。 每个村聘请3至5名科技扶贫带头人,对接10余名贫困户进行技术指导,实行“菜单式”帮扶。

通过实施“特色发展到村,实现产业全覆盖;精准帮扶到户,实现政策全覆盖;利益链接到人,实现模式全覆盖;组织保障到位,实现制度全覆盖”的“四到四覆盖”产业扶贫措施,实行“一月一调度一通报、一季度一考评、年终结总账”的督查考核,实现全县1.5万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新田县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刘佳介绍,除了“四到四覆盖” 产业扶贫措施,该县还建立企业帮扶项目“四跟四走”机制,即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企业走、企业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市场走,探索捆绑式发展、订单式联结、项目契约式分红等模式,让贫困户实现土地流转、产业前端、保护价格、利润返还、务工就业、股份合作等“六个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