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花了三万块做的心脏支架很成功,但是却没有什么卵用

小说:花了三万块做的心脏支架很成功,但是却没有什么卵用

据说,父亲的心脏支架手术很成功,成功地医院被骗去了三万块钱。那账单我一本正经看过了,一本正经地没看懂。

我都怀疑这账单是用医疗黑话写的。也没人给我解释,我也不好意思找人解释。在本地医院为父亲做冠脉支架已经够寒碜的,我实在没脸再对区区三万元斤斤计较。

上网查了一下冠脉支架所需费用,结论是差不多。一个哥们的丈母娘去沈阳三甲医院做了三个支架,花了四万多块钱,比较起来,父亲同样支三个架,便宜在小医院的医疗服务费用相对低一些,花了三万还算合理。

当然,这都是走医保所需的费用,如果没有医保,心脏支三个架,大约需要七八万元。

我问父亲感觉怎么样?父亲说没什么感觉。我说没感觉就对了。

身体上的器官就是这样,你若总能感觉到它存在,它一定是出了问题。

至于冠脉中另一条不知是左是右仍需要支架的血管,我们决定先等等看,毕竟对这种现代科技的治疗效果和本地医疗水平还心存疑虑,不得不抱着一种“吃好再来”的消费心态。好在一般心梗发作都有较长的一段预警期,不至于一下子就要人命。

按规定支架后需要终身服药,盖有阿司匹林、波立维、倍他乐克、硝酸异山梨酯片等等一大堆,一辈子粗枝大叶刚愎自用的父亲这回也学乖了,没工夫捍卫中医药神话,从早到晚按时按点保质保量地与各种西药片剂相依为命。

然并卵。

艾略特说,四月是残忍的季节。这句诗大约没有隐喻季节更替时心脑血管疾病易发的意思,但事实上每到春暖花开时节,老人们的身体都会变得比较脆弱。父亲又开始去楼下的小诊所挂点滴了,仍旧是时不时的感觉到胸闷无力,胸背部钝痛,像没有支架前一样。

“你们还敢在咱这医院做支架?我要知道我高低不能同意。”我们家族的两大话事人老姑和老叔,这下可逮到理了,把我和我弟一通训斥。我俩自知理亏,只能推卸责任给我爸。老头子也失去往日家族老大的决断气魄,一味眼观鼻鼻观口,末了说了一句:

“不行就把另一根血管也支上。”

看来只能如此了。问题又回到原点,即在本地医院支架还是去沈阳三甲医院支架。老姑老叔的意见是去沈阳,在本地医院支架的恶劣后果已经显现,血管很可能又堵塞了。我爸我妈的想法是还在本地医院请沈阳专家来支架,好歹算一套的,说不定搭配合适就效果倍增,他老两口估计是用上了打麻将配牌的思路。

“如果这根血管支上架也堵了呢?”并非我乌鸦嘴,残酷的现实就在眼前。

大家顿时都陷入沉默。

我爸长叹一声,说了句:“那就是我命该如此。”

家族会议没讨论出个所以然。老姑老叔悻悻而去。我和我弟讪讪无语。老头子从我烟盒里抽出一支“煊赫门”,又抛出豪迈之语:“没什么大不了的,活一天算一天。”

父亲在小诊所挂点滴扩张血管,似乎有点效果,胸闷症状有所减轻。我们当时都抱着一种侥幸心理,如果在换季时挂挂水就能维持住现状,那就不如保守治疗,我爸毕竟岁数大了,身体经不起折腾。

七月的一个星期一,我正在单位努力抄写党章应付检查。我妈的电话来了。说我爸已经住院,准备把冠状动脉的另一根支脉也支架。我说好,我这就来。

直到父亲去沈阳某三甲医院做搭桥手术时,我才明白。所谓冠脉支架并不是对所有的心梗患者都合适。

如果冠状动脉的三根主要支脉全部病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全部“堵塞狭窄”,做冠脉支架就没什么意义。一来效果不好,二来费用更多,因为你要把三根血管都支架,很可能会引发再次堵塞狭窄。

如果冠状动脉的某一根支脉堵塞狭窄超过70%,或是堵塞的点有多处,支架后也极有可能再次堵塞。支架虽小,但对于本来已经非常狭窄的支脉通道来说,它也是阻碍物。

只有当冠状动脉的一根支脉的某一两处点发生堵塞时,支架才能发挥出效果。老实说,这种情况在冠心病人中并不多。当你感觉到心脏出了问题时,往往已经发生了大面积的狭窄和堵塞。

像我爸这种三根支脉全部90%以上堵塞狭窄的情况,支架毫无用处。不但白白花钱,而且支架过程也会给病人的身体带来意想不到的危险和负担。

我不是医生,也没有做专业的调查研究,我的观点仅仅来自于陪伴父亲治疗冠心病的经验。我只是希望我的野狐禅,对同病相怜者有一点点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