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百科」雜七雜八百科錄181-190


「超百科」雜七雜八百科錄181-190


【181】帷車、幃幕、圍子
帷車,有帷幔的車子。帷幕,帳幕,帷幔。幃, 帷, 帷帳。圍子 即帷子。 圍起來做遮擋用的布。宮闈, 帝王的後宮, 后妃的住所。

「超百科」雜七雜八百科錄181-190

官員冬天皮帷車


「超百科」雜七雜八百科錄181-190

黃罩帷車皇妃用


【182】下馬、脫帽、點頭、鞠躬、下跪、投地

均為降低自己身高,表達敬意的禮節。

「超百科」雜七雜八百科錄181-190

南方人打躬行禮


【183】馬鈴、馬鈴薯

馬鈴薯,地下塊莖呈馬鈴鐺狀,因此得名。馬鈴,系在馬身上的鈴鐺。馬鈴最顯著的一個作用是提醒路人馬車人馬接近,否則容易發生“車禍”。

馬路,古指可以供馬馳行的大路。

「超百科」雜七雜八百科錄181-190


「超百科」雜七雜八百科錄181-190


「超百科」雜七雜八百科錄181-190


【184】炒字的語源

炒,烹調方法之一。 把食物放在鍋里加熱並隨時翻攪使熟。 炒字的語源,在此列舉幾種看法:1.炒,少也

,用時少,或者說這種方法可以減少烹調時間。2.炒,吵也,文例中也可用同“ 吵 ”,吵鬧之義,這種烹調方法聲音嘈雜。3.炒,燥也,原先是一種乾燥糧食的方法(最早是幹炒)。4.炒,抄也,需要不停翻炒(典型的如糖炒栗子)。 第4種當最合理。

「超百科」雜七雜八百科錄181-190


【185】炮、庖、爆與伏羲

,用爛泥塗裹食物置火中煨烤,也指徑將東西放在火中或帶火的灰裡煨熟。 炮從包聲,裹燒之也,但炮的本義可能即是指防火中焚熟,裹燒只是其中一種,只是和包容易導致看起來在語源上有關係。指廚房、廚師或烹調。 ,迸出。燃燒,曝曬,烘烤,爆猛然破裂,也可指火燒物聲,食物(特別是植物種子)受熱經常會爆裂開,產生爆裂聲。伏羲,古代傳說中的三皇之一,相傳其始劃八卦, 又教民漁獵, 取犧牲以供庖廚, 因稱庖犧。
【186】炕與抗

《說文解字》 : “炙, 炮肉也, 從肉在火上。 ”段玉裁注: “《瓠葉傳》 曰: ‘炕火曰炙’ 。 《正義》疏雲:“炕,舉也。謂以物貫之而舉於火上以炙之。” 抗,有舉,支撐之義。


「超百科」雜七雜八百科錄181-190


【187】什麼是羅馬字母、漢字拉丁化

羅馬字母,“(即拉丁字母,古羅馬人使用其作為文字),是目前世界上流傳最廣的字母體系,源自希臘字母,希臘字母源自腓尼基字母”。日語的羅馬音

,“主要作為日文的讀音註釋,類似於英文中的音標對英文單詞的讀音解釋,與漢語拼音有少許不同。”漢字拉丁化,“是漢字拼音化的一種具體形式。漢字拉丁化設想以拉丁字母代替漢字,最終廢除漢字”。

【188】什麼是日語的平文式羅馬字、訓令式羅馬字

日語的羅馬字標音方案出現過很多,16、17世紀出現過葡萄牙式羅馬字、荷蘭式羅馬字等。1867年,出現平文式羅馬字,平文指的是牧師詹姆士平文 (James Hepburn),平文式羅馬字是由他設計的,現在的平文式更符合日語實際讀音。1885年,田中館愛橘發表了他設計的日本式羅馬字,大致可以理解為這種是平文式的進階版本,更為精確,也更難學和使用。1937年,《內閣訓令第3號》頒佈,訓令式羅馬字產生,這套系統以日本式和平文式為依據,訓令式特點是非常規整好學,但是部分讀音的標註會出現問題。日語羅馬字越規整越好記,但同時也就和實際讀音也就相差越多,兩者此消彼長,從規整性來排列,即:訓令式>平文式>日本式。

【189】眾,日出協作

“眾”字字形上就是三個人聚在一起的意思。眾的字形,是眾字加日(並不是血),而是“日”字(後多寫為“目”字,多認為是日字之訛)。那麼為什麼要加上“日”字呢?有認為從日是因為“藍天紅日之下合群生活的廣大人群,百姓”。這種解釋看起來似乎有些冗餘。“眾”的義項中有奴隸或者管理奴隸的人。可以這樣來做解釋,人們聚積起來一個重要的目的是合作勞動。古時候,人們大規模的協作、勞動需要光照條件。即協作是和光照緊密聯繫的、也就和大規模勞動相關,所以這個日字可以解釋成在強調眾集之義(也就是說眾是眾的一個繁化的分化字形)。如果太陽還沒出來,則各在各家,不用聚集。光照對協作變得不重要,是技術導致的不稀缺。對古人而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自然的。而現代人到半夜12點躺在床上都能拿著手機過夜生活,一旦擺脫稀缺性人們就容易忘記這些隱藏資源的重要性。對古人來說,取火主要是取暖燒食之用,黑暗猶如拔掉了現代社會用以信息傳輸的網線,導致無法進行大規模協作,直到近現代照明仍然是一件奢侈的事。《聖經》舊約·創世紀:神說, 要有光 。

【190】蟲與眾,䖵與群

眾和蟲是同源詞,或許強調的是眾多、眾集的意思。昆蟲之昆的本字是䖵,寫兩蟲表示多的意思,和群字或許同源。為什麼䖵、蟲和群、眾同源(很有趣,“䖵蟲”和“群眾”在上古讀音相近)?是因為大規模的群聚性是蟲類的典型特徵,大型動物的群聚性較弱、且數量少,和蟲類無法相比。蟲類的這種典型的群聚性體現了協作關係,例如蜜蜂、螞蟻、白蟻,以及形成數量優勢,例如蚊群,或者蝗災。無論如何,集合體都增加了個體的戰鬥力。對這種密集物的生存危險也刻畫在了我們的基因中。密集狀的腐爛物、瘡痘、昆蟲、群眾(有效協作體)的巨大力量總是讓我們感到恐懼和壓迫感。

「超百科」雜七雜八百科錄181-190


「超百科」雜七雜八百科錄181-19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