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姓氏之——伍姓

伍姓,中文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羋姓、姬姓、姜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伍胥為得姓始祖。

中華姓氏之——伍姓

起源始祖

1、源於羋姓,出自遠古黃帝的臣子伍胥,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黃帝為部落首領時,有大臣名伍胥。伍胥就是楚國望族的伍氏始祖,伍氏家族傳至春秋時候,楚莊王有個謀臣叫伍參,傳說便是伍胥的後裔。此後,伍參的後裔子孫遂以先祖名字為姓氏,其後裔世代稱伍氏至今,史稱伍氏正宗。

2、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官稱小司徒,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司徒,是上古時期官名,主管教化民眾和行政事務。在夏、商、周王朝時期都設有“司徒”之官,輔佐君主操持行政事務。春秋時期,諸侯列國也多設有“司徒”職位,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命氏的,就稱作司徒氏。

3、源於姜姓,出自春秋時期齊國戶甲制度,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西周初期,姜尚為齊國建立了戶甲管理制度,將五戶人家編在一起,稱作“軌”,五戶連保稱伍,由軌長管理,軌長在民間俗稱“伍伯”。在軌長、伍伯的後裔子孫中,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伍氏。

4、源於官位,出自春秋戰國時期軍制,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在周朝,軍隊編制中設置有伍長,即五人編為一伍,由伍長統之作戰。伍長的後裔子孫中,以先組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伍氏。

5、少數民族改姓而來

蒙古族、回族、錫伯族、滿族改伍姓,出自元末明初西域撒馬兒罕人伍儒,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得姓始祖

伍胥。有學者認為伍姓是傳自春秋末期的伍參,也有學者認為是是傳自黃帝之臣伍胥。但伍氏後人多奉伍胥為伍姓的得姓始祖。

遷徙分佈

宋朝時期,伍姓大約有3萬多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04%,排在第二百位之後。當時東南地區是伍姓的重要聚集區。

明朝時期,伍姓大約近1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1%,排在第一百四十三位。江西為伍姓第一大省,約居住了伍姓人口的34%。全國伍姓主要分佈於江西、湖南,這兩省集中了大約51%的伍姓人口;其次分佈於廣西、浙江、四川、福建、湖北、廣東六省,又佔伍姓總人口的42%。全國基本形成了以贛湘為中心,向南、東、西三方逐漸遞減的伍姓分佈狀。

中華姓氏之——伍姓

當代,伍姓人口有130多萬人,為全國第一百二十八位姓氏,約佔全國人口的0.11%。自宋朝至當代的1000餘年中,伍姓人口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態勢。伍姓的第一大省為湖南,約佔全國伍姓人口的24%。全國伍姓主要分佈於湖南、廣東、四川,這三省集中了伍姓人口的57%;其次分佈於湖北、廣西、安徽、江西,這四省又集中了伍姓人口的24%。全國形成了北起湖南,南接廣東,西聯四川的伍姓聚集分佈帶。

當代伍姓人口分佈頻率,在湖南、贛粵桂大部、海南、貴州東部、重慶南端、湖北南段、四川中南、雲南西北,伍姓在當地人群中分佈頻率約在0.27%以上,中心地區可以達到0.7%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11.6%,該地區居住了大約50%的伍姓人群;在廣東東端、福建西部、江西東北、安徽西南、鄂渝川黔大部、廣西西段、雲南東北和西南、陝甘川交界地,伍姓在當地人群中分佈頻率大約在0.18-0.27%之間,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11.7%,該地區居住了大約26%的伍姓人群。

姓氏名人

伍員:春秋時率吳軍大破楚國,營造姑蘇城

伍子胥:名員字子胥,楚國人,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

中華姓氏之——伍姓

伍儒:中國明代回回天文學家。生卒年代不詳。字德全,原籍中亞撒馬爾罕(今烏茲別克斯坦境內)。精天文曆法。

伍文定:(1470-1530) 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字時泰,湖北松滋人。他臂力過人,擅長騎馬、射箭,曾隨王守仁平定寧王朱宸濠叛亂,論功第一。開拓西南及宦官鬥爭,卓有建樹,官至兵部尚書。

伍修權:(1908年3月6日—1997年11月9日),出生於湖北武漢武昌。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