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陆战师用飞机运伤员,步兵师有意见,军医怒了,执行战场纪律

在朝鲜战争相关记载中,美军的军医很少有大篇幅的详述。当时的美军已经完全具备了现代化野战卫勤系统保障,不禁要问:这群在战火纷飞的硝烟里,挥舞着隐形翅膀的白衣天使去哪了?虽然他们不是战争的主体,却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里就聊一聊朝鲜战场美军军医的二三事。


美军陆战师用飞机运伤员,步兵师有意见,军医怒了,执行战场纪律


美军随军摄影记者雷·特恩布尔一直希望拍一张火箭筒小分队击毁坦克的现场照片,一次在坟地的战斗中,他紧随这个小分队,他紧跟不舍的抓拍了几张自己特别满意的照片,但是他还是觉得不够震撼,士兵们急需攻击,且看到记者在实拍纪录,十分兴奋,连放了几发火箭弹,然后站起来看是否击中了目标,结果一颗子弹射进了这名士兵的胸膛。记者是拍到了想要的震撼画面,可是这名士兵牺牲了。随后,来了一名军医,他看了看记者,又看了看已经奄奄一息的士兵,神补刀的来了一句:死的真不是地方。


美军陆战师用飞机运伤员,步兵师有意见,军医怒了,执行战场纪律


这只是一个冷笑话插曲,在战争中,军医还是担负了大量的救援工作,且面对恶劣的环境,他们也是战斗员。陆战1师和志愿军的长津水库激烈战斗中,对美军一位叫莱森登的军医描述比较清晰,主要是他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在朝鲜零下30多度的气温里,血浆、药品、瓶子冻住都是常有的事,他们只好用嘴巴去融化吗啡注射器,且药品和敷料都会瞬间结冰,很多伤员就直接无法医治,只能塞进睡袋里,让他安乐死去。


美军陆战师用飞机运伤员,步兵师有意见,军医怒了,执行战场纪律


可想而知,美军尚且如此,志愿军头顶上有敌人的飞机,地面上到处碰到坦克和炮火,伤亡率一定很高。而且当时我们不具备强有力的卫勤保障体系,197653名志愿军英雄儿女英勇牺牲,轰然倒下,其中绝大部分烈士忠骨埋他乡。


美军陆战师用飞机运伤员,步兵师有意见,军医怒了,执行战场纪律


再回到美军军医话题上。就在陆战第1师大撤离时,史密斯师长和第10军司令部大吵了一架,主要原因就是用飞机运送死者和伤员的问题。司令部要求把死者留下,腾出空间运送更多伤兵,可是史密斯十分强硬,誓言不惜生命也要带走这些尸体。至于这件事情的后续,这里就不多说了!陆战师的赫林军医在运送伤员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迅速给史密斯上报了一个奇怪的数字。


美军陆战师用飞机运伤员,步兵师有意见,军医怒了,执行战场纪律


他管辖的医院帐篷原统计450名伤员,可当天运走的伤员共计941名,晚上统计时又多出260名卧床不起的病号。赫林军医迅即查找原因,步兵第7师很多士兵畏惧了战争,看到陆战师在运送伤员,也跟着裹个毯子,不断呻吟,躺在担架上,冒充病号转移到后方。此时本以浑身是火的史密斯,当即宣布:能否转移到后方治疗,由赫林军医最后裁定。


美军陆战师用飞机运伤员,步兵师有意见,军医怒了,执行战场纪律


这位赫林军医倒也是铁面无私,他为了方便裁定,选择了一名叫莱森登的军医做活“样品”。由于这位军医脚被冻伤,走路一瘸一拐,但是仍然可以蹒跚而行,伤情不重于他的一律不准上飞机。就在1950年12月5日这一天,美军的4千多名伤员和100多具尸体被撤出了阵地。


美军陆战师用飞机运伤员,步兵师有意见,军医怒了,执行战场纪律


相比美军的志愿军官兵,装备差、补给供应不上,在零下30多度的阵地上,他们选择了坚守。据不完全统计,仅这段时间阻击美军撤退的战斗中,因冻伤失去战斗力甚至死亡的志愿军士兵约为1万人。正是他们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勇付出,才使“钢少气多”的志愿军打败了“钢多气少”的联合国军,让新中国挺起了腰杆,我们的民族精神傲然屹立在世人面前。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