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指周跌8%,卻獲“北水”單週淨買入511億港元,港股市場後市如何看待?

受全球股市暴跌的影響,今日,港股市場開盤即遭遇重挫,恆指、國指低開逾7%,其中恆指創2017年1月以來新低。

午後,在能源、手機配件股引領下,市場回暖,指數遭遇暴力拉昇,恆指瞬間回升逾5%。截至13日收盤,恆指最終僅下跌約1.14%,國指下跌0.78%。

恒指周跌8%,却获“北水”单周净买入511亿港元,港股市场后市如何看待?

雖然今日的過程很驚悚,但是收盤表現尚算不錯。不過,從更長一點的週期來看,港股市場本週累計下跌8.08%,創下了2018年2月以來最大單週跌幅。

橫向比較來看,由於國外股票市場還在交易,就3月9日至12日的4個交易日的表現而言,美股道指在上述交易日內下跌18.03%,德國DAX指數在上述期間內也下跌了20.63%,法國CAC40指數同期內下跌了21.3%。

雖然這樣比較或許不是特別嚴謹,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港股市場本週雖然也在大跌,但是相較於海外一些股票市場還算比較剋制。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全球股市紛紛暴跌呢?

從消息面來看,3月8日,原油市場爆發“黑天鵝”,沙特大戰俄羅斯。

一方面,沙特大幅下調原油價格。4月賣往亞洲的原油定價下調4-6美元/桶;4月賣往美國的原油定價下調7美元/桶。

另一方面,沙特還暗示加大原油產量。據媒體報道,下個月沙特的原油產量每天將超過1000萬桶,甚至可以達到1200萬桶。

本來全球原油需求疲軟,油價有下行壓力,這時應該減產拉抬價格,但是在沙特、俄羅斯等國家增產的影響下,原油市場可謂是聞風喪膽!

恒指周跌8%,却获“北水”单周净买入511亿港元,港股市场后市如何看待?

3月9日,ICE布油跳空下挫26.18%。這一天,道指暴跌7.79%,盤中觸發熔斷,而恆指在9日也下跌了4.23%。

而特朗普週二明確喊話說希望豁免薪資稅,直至11月份大選結束,並且抨擊了美聯儲加息太快,降息太慢。同時市場預期美聯儲3月還有降息,降息75個基點和50個基點的概率分別為68.3%和31.7%。

3月10日,原油價格反彈,美股市場和港股市場雙雙回升,道指上漲4.89%,恆指漲1.41%。

然而,好景不長。週三備受矚目的原油價格戰再次升級。

沙特方面宣佈每日產能提高至1300萬桶每日,阿聯酋方面則將把4月原油產量提高至400萬桶/日以上,再加上美國EIA原油庫存大超預期,油價的下行風險加劇,原油價格再次出現大幅跳水。

美股市場聞風大跌,道指下挫5.86%,而港股市場的恆指僅下跌了0.63%。

3月12日,雖然在美聯儲釋放5000億資金後,美股一度大幅反彈,道指暴力拉昇逾千點。但是,最終還是難逃下跌的命運。到收盤時,道指和標普500指數均創下1987年黑色星期一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其中道指暴跌9.99%,並在盤中再度熔斷。

恒指周跌8%,却获“北水”单周净买入511亿港元,港股市场后市如何看待?

而除了原油市場的波雲詭譎外,肺炎疫情在海外多國爆發則是另一個導致全球股市暴跌的另一個罪魁禍首。

目前,中國的新冠疫情已經得到遏制,而數據顯示,境外有117個國家(或地區)發現確診病例。

最新數據顯示,意大利已累計確診了15113例,新增2651例,死亡了1016例;伊朗確診10075例,死亡429例;韓國確診了7979例,新增110例,死亡了72例。

另外,意大利、西班牙、法國、德國、美國等多個國家的新增確診佔比較高,疫情有爆發的趨勢。

恒指周跌8%,却获“北水”单周净买入511亿港元,港股市场后市如何看待?

萬幸的是,雖然這一次港股市場和美股市場有相同的開頭,但是卻有迥異的結局。

值得一提的是,本週港股市場雖然下跌,但是“北水”一直在逆勢增持港股。

Wind數據顯示,本週南向資金合計淨流入510.66億港元,為單週歷史最大淨流入額,其中滬市港股通淨流入345.7億港元,深市港股通淨流入164.96億港元。

恒指周跌8%,却获“北水”单周净买入511亿港元,港股市场后市如何看待?

具體而言,淨買入額排名前十的個股為建設銀行、騰訊控股、工商銀行、匯豐控股、美團點評、中國飛鶴、小米集團、農業銀行、保利物業、舜宇光學科技;淨賣出排名前列的則是中興通訊、中芯國際、瑞聲科技、中國生物製藥、中國建材、鴻寶資源。

恒指周跌8%,却获“北水”单周净买入511亿港元,港股市场后市如何看待?

面對南向資金持續增持港股,投資者或許不禁要問一句,港股市場未來是否可期?

以恆指為例,從現在的趨勢上來看,雖然恆指最近在下跌,但是整體上仍然處於上升通道的下軌,並未跌破這一波上升趨勢。

恒指周跌8%,却获“北水”单周净买入511亿港元,港股市场后市如何看待?

縱向比較,恆指目前的市盈率(TTM)當前為9.13倍,處於近些年的低位,較中位數尚有不小的差距。

恒指周跌8%,却获“北水”单周净买入511亿港元,港股市场后市如何看待?

橫向比較而言,恆生指數的市盈率要低於上證指數、道瓊斯工業指數,法國CAC40、德國DAX等多國股票市場主要股指;市淨率也同樣如此。

恒指周跌8%,却获“北水”单周净买入511亿港元,港股市场后市如何看待?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原油大戰會走向何方暫時不得而知,但是新冠肺炎疫情中國是實實在在的控制住了,而多個境外國家卻相反呈現出爆發的跡象。

另外,中國近些年的經濟增速雖然趨緩,但是以中國的體量來說,目前的經濟增速依然是很可觀的,中國市場的機會相較於歐美等西方發達國家來說也更多。

或許在此次疫情的影響下,中國會成為國際資金的避風港,而港股市場相較於A股市場而言,更規範,也更貼近國際市場,更容易受到國際資金的青睞。

金牛基金經理、富國滬港深價值精選基金經理汪孟海表示,整體而言,港股當前高股息、低估值優勢並未發生根本改變,後續在全球利率下行週期中,有望憑藉高股息策略優勢勝出,中長期配置價值在估值回調後進一步突顯。

以管理對沖基金聞名的百億私募保銀投資認為,美股未來將面臨疫情擴散的影響,相比之下港股具有較好中長期投資價值。

國投瑞銀基金經理劉揚也表示,從估值來看,目前恆指和恆生國企指數的PE(TTM)在10倍左右,其歷史市盈率中位數則在12-13倍附近,而標普500市盈率在20倍以上,A股滬市市盈率也12.5倍,目前港股的估值無論和其他市場橫向比較還是與其歷史縱向比較都處於低位,具有很好的投資價值。

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銀行理財論壇前不久舉辦的網絡視頻會議上,睿遠基金董事長陳光明也表示,“首先,長期而言,加大權益類資產配置是機構和個人的大方向,無論是保險還是銀行,基本上是必選項。第二,尤其在中國,目前優質上市公司沒有明顯的溢價。配置首選其中有成長潛力和合理低估的公司。第三,H股是全球最低估值的市場之一,相對來講潛在回報率比較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