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花战"疫"中成长

如果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奔忙在战疫一线的90后也许还围在父母身边撒娇。在这场防控抗"疫"的战斗中,来自武汉交投集团的90后小花,用爱岗敬业诠释成长,用埋头苦干标注担当,用实际行动讲述大爱真情。

爱是"勇敢"

93年出生的车文佳是武汉交投集团的一名财务人员。"入户排查、岗亭值守、直接和密切接触者面对面,说不害怕是不可能的,但疫情面前,我首先是一名共产党员。"自集团党委发出集结令后,这位平时说话软软糯糯的萌妹纸态度坚决、言语铿锵。最初排查时,社区有一户密切接触家庭以孩子年幼,且一家三口均无症状为由,情绪抵触,拒绝接受隔离。车文佳协同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做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个多小时的劝说,这户密切接触家庭情绪有些失控,她柔声细语地安抚,设身处地地考量,当把这户密切接触家庭送上疾控中心的车时,车文佳已满身是汗,"那一刻,有一些如释重负的轻松"。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她坦言,当听到这户家庭上车时说的那一句"谢谢",觉得什么都值了。"这场战斗还在继续,我希望在结束的那一刻,化一个美美的妆,穿上漂亮的裙子,和春天来一场约会。"战疫中,车文佳勇敢中成长。

90后小花战

何锦所在的社区条件有限、人手有限,一个人值守已是常态

90后的车文佳爱跳舞会弹吉他,期盼疫情结束后能美美的出门


爱是"奉献"

同样出生于93年的叶纯是土生土长的蔡甸人。疫情发生后,村子里的物资供应远比不上中心城区方便快捷,而村民之间的感情却因为这些实实在在的困难变得更加亲近。"最难的那几天,有老乡给我家送过豆角青菜,我想这种质朴的情谊一辈子都难以忘记。"下沉社区后,叶纯竭尽所能的希望村子里的亲人们能够过得更好一些,更多一些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她想尽办法、多方筹措,一次性给村里捐赠了150斤新鲜猪肉、1500斤大米,确保全村150户家庭每家都有1斤肉、10斤米。"我也参与了集团党委组织的爱心捐款,给乡亲们送米送肉这个决定父母也很支持,身边的乡亲都是看着我长大的,我想用这种很直接的方式回馈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爱是赠与,亦是回馈,她送出了这份疫情中最珍贵的"礼物",也送出了最美真心。战疫中,叶纯在奉献中成长。

90后小花战

何锦所在的社区条件有限、人手有限,一个人值守已是常态

叶纯给乡亲们送米送肉,情意深长


爱是"担当"

"身为交投的一员,我责无旁贷。"自从下沉社区以来,94年出生的何锦当过"宣传员""守门员",随着防控升级,她又变身成为"快递员""代购员"。"我们社区的志愿者多半年纪偏大,我还年轻,我可以多承担一些。"值守时,她在小区出入口,一站就是一天,脚冻僵了就跺一跺,手冷了就哈哈气,测温、劝返、维持秩序,简单的动作一天下来要重复几十次,提醒的话语要反复几十回。代购时,拿着写满蔬菜、水果、药品等必需物资的纸条,她辗转超市、药店采购,随后再将这些采购的必需品装车原路返回,按照统计清单一家一家地分别送到居民手中,生活中"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乖巧女孩儿如今也知道了油有哪几种,米分哪几类。"只要大家有需要,我就会尽量帮助解决。"隔着防护口罩,虽看不到笑脸,却遮不住她认真负责、勇于坚守的初心。战疫中,何锦在担当中成长。

90后小花战

何锦所在的社区条件有限、人手有限,一个人值守已是常态


爱是"理解"

在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心理疏导也是战疫的重要防线。来自集团东四环公司的夏诗瑞负责小区单元楼栋的值守工作,一天下午,一位居民从楼上冲了下来,直闯值守点,情绪激动地称自己有发热症状,需要出门买体温计。夏诗瑞赶紧拦下,细致询问后发现这是一位独居老人,儿女都不在身边,每天都要多次测量体温来确定自己没有染病。这一次是因为家里体温计坏了,导致精神过度紧张而冲岗。"阿姨,您别着急,我现在就给您去买一个新的体温计。"夏诗瑞安抚好居民情绪后,辗转多家药店才买到这位独居老人指定品牌的体温计,陪着老人测完体温后才放心的离开。"非常时期,我尽可能的换位思考,去理解独居老人一个人在家的孤独感、无助感。"倾听、陪伴、理解,细节见关切,战疫中,夏诗瑞对理解多了一份感悟。

90后小花战

夏诗瑞说不敢自称逆行者,但能感同身受地向逆行者致敬

爱是"团结"

95年出生的王怡是集团和纵盛地产公司的一员。下沉社区后,她的主要任务是守好小区唯一的出入口。"在车里也要戴口罩,千万不能大意。"值守时,她严格履行"三问""一测""一登记""一汇报"职责,不擅离职守,离岗空岗;不拖延工作时机;不敷衍塞责。"虽然我一个人的力量微小有限,但我相信我们凝聚起来的合力一定能战胜疫情。"下沉社区以来,集团党委多次看望慰问下沉干部,给大家加油鼓劲,和纵盛地产公司积极筹措各类防护用品第一时间送到下沉干部的手中,"集团和公司的关爱让我倍感温暖,这几天我们社区书记也亲自给我送来了中药药包,再辛苦也不觉得累了。"切实的关爱让她的压力得到有效排解,战疫中,王怡在团结中感受一份力量。

90后小花战

王怡坚守卡点,默默奉献

爱是"互助"

98年出生的胡钰刚满22岁,来自集团青山长江大桥项目。下沉社区以来,她每天坚持在小区群里提醒居民们测温打卡,不厌其烦的教不会使用手机的老人在小程序上打卡、申请健康码,每晚12点再把统计好后的打卡数据分门别类的整理好发送给社区,同时针对相应情况做出及时处理,这样的一件"小事"胡钰已经坚持了近一个月。"和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相比,我做的事情微不足道。"一次,社区安排胡钰给小区医护人员家属送慰问爱心包,上门慰问后才发现这一对医护夫妻已经很久没有回过家了,"他们让我把爱心包直接转赠给小区更有需要的人,当时就觉得一股暖意涌上了心头,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服务他人、帮助他人的意义,这也是鼓励我继续坚守的力量。"疫情还未结束,白天她参与值守、买菜送菜,晚上回家后再来整理一天的数据,战疫中,胡钰感受到一份互助的爱,这是一份珍贵的情感。

90后小花战

白天服务居民,晚上整理数据,胡钰的下沉工作很充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