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條錦囊妙計,祝你強化“前三板”殺傷力!

中國乒乓球隊,歷來重視“前三板”的訓練,無論規則怎麼變化,“前三板”都是我們的優勢與特色。

所謂前三板,對發球一方來說,就是發球+發球後的第一板。前三板的基本宗旨,就是發球搶攻(拉)。

3條錦囊妙計,祝你強化“前三板”殺傷力!

由此,演繹出各種發球技術與進攻技術配套的戰術範例。這裡,發球技術與進攻技術是前三板的兩個基本條件,發球為進攻創造條件,進攻充分體現發球的效應,二者緊密聯繫,相輔相成,成為一個戰術單元中不可或缺的兩個因素。

發球是一種單項技術,卻是最重要的單項技術。發球質量高,最直接的反映是造成對方接發球失誤而得分,但大多數情況下是間接顯露出發球的效果,那就是通過發球能創造出進攻的機會,從而把握住獲勝的機遇。

3條錦囊妙計,祝你強化“前三板”殺傷力!


能不能通過發球獲得上手的機會,是我們評價發球質量的重要依據,也是實現前三板戰術的前提。因此,當掌握髮球技術後,一個更重要的任務,就是要使自己的發球與進攻的技術緊密的結合起來,單純追求發球質量而忽視與進攻技術的銜接,就會形成發球與後續進攻技術的脫節,限制發球作用的發揮,縮小自己使用戰術的空間。

要很好的把發球技術與進攻技術融合在一起,必須從三個方面去努力。

3條錦囊妙計,祝你強化“前三板”殺傷力!


第一:建立發搶的意識

實踐證明,這是最重要的,沒有發搶的意識,即使有了進攻的機會,由於沒有準備,也會喪失先機。

許多看起來很好進攻的球,甚至是半高球,往往由於缺乏思想準備,沒有佔據有利的擊球位置,或者是搶不到擊球的時間,在倉促之間匆忙起板,失誤的反而是自己。

3條錦囊妙計,祝你強化“前三板”殺傷力!


如果是建立了搶攻的意識,那麼,發球之後就會自然的準備搶位,並會根據來球的性質決定採用什麼樣的進攻的技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就是這樣的道理。

第二:發什麼樣的球?

同一種發球對付不同的選手,效果是不相同的。要想獲得好的效果,就必須根據對方接發球的水平來有針對性的選擇自己的發球。

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多掌握幾套行之有效的發球。一般來說,要有轉與不轉的發球配套,上旋與下旋(包括側轉)的發球配套,還要有長短落點、快與慢的要求,同時還要注意配套的發球在動作上具有相似性和隱蔽性。

3條錦囊妙計,祝你強化“前三板”殺傷力!


第三:儘量完善自己的進攻技術

所謂機會,無非是指對方接發球的高度、旋轉和落點有利於自己進攻。

來球較高,可以採用突擊和扣殺;如果是採用上旋發搶,多采用快攻、快拉或反手快撥、彈擊等技術;如果是採用下旋發搶,一般是先使用弧圈上手。對於出臺球,及時搶位拉、打結合,對於臺內球,採取正手挑打或反手挑、擰。

以上可以看出,要使自己的發搶具有優勢,完善進攻性技術是必要的。如果進攻技術單一或單調,就會影響發搶的效果,甚至還會造成自己的失誤。

3條錦囊妙計,祝你強化“前三板”殺傷力!


比如,有的選手對付下旋的能力較強,但對付上旋的能力較弱;有的拉、打出檯球還不錯,但對臺內球的進攻就缺乏方法和手段;有的正手上手的穩定性還可以,但反手的進攻失誤就比較多...凡此種種,都會削弱自己發搶的實力。

因此,在練習發搶的過程中,要摸索和總結出自己的經驗,確定自己主要的發搶技術,或習慣的發搶套路,並堅持把發球與發搶結合在一起反覆練習,形成自己的技術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