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队守护“菜篮子”,兜住“钱袋子”

3月1日,博湖县本布图镇再格森诺尔村五组村民王博勤的大棚内,一片春意盎然,精心管理的蒜苗青翠欲滴,长势喜人。工人们井然有序地忙碌着,有的拔蒜苗、有的抱蒜苗、有的在捆绑……在这务工的有三个人是本村的贫困户,每天务工收入在100元左右。

在开工之前,村口有专门的的工作人员组织农户测量体温,进行登记,口罩也按照规定佩戴好后,才能够进入大棚开始工作。

十天前,王博勤的8吨多蒜苗即将上市,面临滞销的危险,急得两口子团团转,这可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博湖县网信办驻该村工作队得知后,第一时间为他申请了车辆道路通行证,并做好车辆、运输人员、蔬菜外包装的消杀工作,解决了燃眉之急。

干部们还利用微信平台在朋友圈进行销售,王博勤拉运着工作队帮忙销售的500公斤蒜苗赶往县城,从组织订购、运输到达博湖县城,全程不到半个小时,积压多日的蒜苗打开销路,让王博勤一直愁云密布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说:“干部们这两年帮了我不少忙,我这大棚就是他们帮助我弄起来的,就是希望我能脱贫致富,感谢政府和工作队的帮助,要不是他们,我家那么多蒜苗可能要烂到自己手里了,我想等蒜苗卖完紧接着复茬育10000盘辣椒苗。”

再格森诺尔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曹新军说:“下一步,工作队将继续加强与线上、线下经销商的联系,力争在蔬菜收获期内帮助村里所有的蔬菜种植户将蔬菜销售完,以保障农民们不会因蔬菜销售不畅再度返贫。”

在决胜全面小康之际,抗疫不容松懈,战贫同样要获全胜。巴州各县市各级干部有序引导农民恢复生产,并针对暂时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积极组织他们到附近的温室棚内就近务工,同时帮助农户解决销售难题,统筹破解疫情下农业“用工荒”和农民增收难困境(周海霞姚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