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源县义顺蒙古族乡畜牧业“兜住”产业扶贫底线

肇源县义顺蒙古族乡在扶贫路上立足本乡畜牧产业发展优势,将扶贫与产业对接。通过“扶上马、送一程”的办法,让贫困户在脱贫的路上持续增收,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肇源县义顺蒙古族乡畜牧业“兜住”产业扶贫底线

肇源县义顺蒙古族乡东义顺村葛俊峰老人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乡村两级的持续包扶下,这两年,老人一家的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家里的危房已变成了新房,院子里还养了绵羊和大鹅。

肇源县义顺蒙古族乡畜牧业“兜住”产业扶贫底线

肇源县义顺蒙古族乡东义顺村扶贫专干包磊说:我们村一共是两户精准扶贫户。其中,这户现在村里给安排的是公益岗位,负责村里的林木看护,一年收入是2000元。之后通过帮扶人的努力,又给他买的羊,老人比较要强,这个羊已经下完羔了。预计把羊发展起来。明年、后年就能达到6只、7只羊,现在每只羊保底是1000元。通过自己努力,他的房子盖的也挺好,他还要多养大鹅、小鸡增加收入。

肇源县义顺蒙古族乡畜牧业“兜住”产业扶贫底线

肇源县义顺蒙古族乡共有74户贫困户,经过前期的努力,虽然已经过上了“两不愁三保障”的生活,但为了让这些贫困户能够持续增收,乡里通过开发“公益岗位、做活庭院经济、畜牧业带动”等方式让贫困户更多的参与到乡村经济发展中来,让他们持续有收入、有增长。特别是在畜牧业发展中,这个乡在脱贫中具有较强的牵动力,仅3月19日这一天,东义顺村就有两车肉牛出售。

宝音养殖场工作人员包黎明说:这车是装了26头,15.5元一斤,平均1300多斤,能卖50多万元钱。

合力发展,共同富裕。肇源县义顺蒙古族乡在产业扶贫中不断发力,通过优势产业带动让贫困户们有了可靠的收入保障。

肇源县义顺蒙古族乡畜牧业“兜住”产业扶贫底线

肇源县义顺蒙古族乡青格勒肉牛养殖场法人何志超说:养殖场的牛一年销售纯利润是30万元。30万元当中拿出10万元。其中,7万元扶贫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剩余3万元交到村里壮大村集体经济。

瞄准优势产业,使出浑身的“牛劲儿”来抓,让牛产业在东义顺村成了“一村一业”的热经济。现在,该村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一村一业”的典型,也带动了全乡牛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乡里还在乡村畜牧养殖规模上发力,让家家户户都参与进来。通过“小规模、大群体”的产业模式,让全乡牛、羊、猪、鹅经济在村屯遍地开花,畜牧业保证了扶贫事业的稳步发展。

肇源县义顺蒙古族乡畜牧业“兜住”产业扶贫底线

肇源县义顺蒙古族乡党委书记刘大勇说:畜牧业是我乡的优势产业,也是我乡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更是我乡产业扶贫的出路所在。目前,全乡奶牛、肉牛总存栏达5000头、肉羊存栏35000只、生猪存栏10000头、种鹅6000只,畜牧业产业占全乡经济总量的55%以上。其中,我们拿出一部分收入用于脱贫攻坚,全乡7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于乡里的畜牧业发展,可以说畜牧业兜住了全乡产业扶贫的底。在畜牧业发展中,在产业扶贫中,我们还要继续加大优势产业发展力度,采取“扶上马、送一程”的办法,让我乡贫困户更多的享受到畜牧经济带来的实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