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網絡和千兆有線寬帶哪個好?

汪汪汪一年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對於個人寬帶而言,千兆有線寬帶暫時是要比5G網絡快的。

如果是標準的千兆網絡,可以比較穩定的保持1000Mbps的速度。

5G基站屬於無線寬帶,數據的傳輸是空口傳輸,在當下的以宏基站為主的NSA 5G組網,在絕大多數區域,5G的網速都是不如千兆寬帶快的。

如果是作為固定寬帶來說,5G網絡現在是不如千兆寬帶的。不過,未來就不一定了。

5G的優勢在於移動性,在於三大應用場景的支持,這是有線千兆寬帶無法相比的地方。

5G是移動通信網絡,就移動性而言,千兆寬帶是無法和5G相比的。你總不能一直窩在家裡上網,室外也就沒有千兆有線網絡了。

現在的手機比電腦買的要火,電腦的銷量越來越不行了,這就是移動設備打敗了固定的設備。

其實對於5G而言,這種家庭式的無線寬帶,在中國,是5G應用裡最無關緊要的。

歐美等地的運營商比較看重的是這種無線寬帶,主要是他們的光纖覆蓋率不夠,所以他們更看重無線寬帶。中國不一樣,咱們的光纖覆蓋,全球第一,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和中國的運營商比布放光纖,所以,5G的無線家庭寬帶還真不是中國5G的重要應用。

5G裡有三大應用場景,相比5G裡的eMBB(增強型移動寬帶),其實更重要的是URLLC(超可靠低時延)、mMTC(海量機器類終端通信),這兩部分才是通信業敢於喊出"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的口號,要就是讓家裡上網快一點兒,那能改變什麼社會?

所以,只能支持固定寬帶的千兆有線寬帶,其實就重要性而言,是無法和5G相比的。

不過,目前運營商組網的NSA Option 3x只能支持eMBB,所以工信部才要求2020年1月1日之後,純NSA手機不能入網。其實這句話是說給運營商聽的,表明了工信部要求運營商加速SA演進,支持URLLC的態度。至於高通的NSA手機,不過是不小心被掃到了一下而已。

總而言之,個人家庭寬帶,暫時來看千兆有線寬帶會快一些,但是可以支持行業應用的5G網絡,就重要性而言,是要遠遠的超越千兆有線寬帶的。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通信一小兵


您好,相對而言肯定是千兆寬帶更加穩定迅速。5G網絡是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其峰值理論傳輸速度可達每8秒1GB,比4G網絡的傳輸速度快數百倍。

然而理論是不假,實際傳輸速率可能比4G網絡也快不到哪裡去,因為無線信號傳輸受很多因素影響的。

而千兆家用寬帶的話下載基本要在100MB/S,這個速度基本無敵了。


互聯網探索廝


  先來說一下答案,在未來的5-10年裡,還是千兆有線網絡好,5G雖然體驗不錯,但有很多短板。

  最近一段時間,一些城市已經開始了5G試商用。從一些網友的測速結果來看,5G網絡最快能夠達到1Gbps的速度,比千兆的光纖寬帶還要快。如果運營商不對5G限速,現在5G基本可以跑到1.25Gbps左右,速度上的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


  單純從速度上來看,5G的優勢確實很大。不過,從實際應用的角度來說,5G的綜合體驗不如千兆有線網絡好,畢竟5G有一些短板。


  5G高頻段傳輸的短板


  與4G和3G一樣,5G也是通過無線電波實現高速上網。相比4G網絡,5G的頻段更高,這意味著穿透力會更弱。從一些媒體的測試來看,5G基站與手機隔了一面牆後,速度只有300Mbps左右。

  不難看出,5G信號的穿透力並不強。既便5G大規模覆蓋了,如果沒有室內直放站,5G的傳輸速度和穩定性都會大打折扣。


  5G上網資費仍然太高


  在實際應用中,5G另外一個短板就是資費太高。目前三大運營商的5G資費還沒出爐。有曝料稱,聯通199元的5G套餐中只有100G流量。

  目前,觀看一部高清影片就要3-5G。哪怕是平常上網,每天也要消耗2G左右的流量。顯然,如果使用5G網絡,每月至少要消耗幾百G的流量,費用還是蠻高的。而千兆有線寬帶,沒有流量限制。


  總的來說,與千兆有線網絡相比,5G網絡在傳輸和資費上仍有短板。雖說5G網絡目前在速度上領先,可有線網絡的速度升級到2Gbps或更高的速度是很容易的。所以,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還是千兆有線網絡更好。


賈敬華


當然是千兆網絡了。


行萬里路25854851


網絡的性能上當然是有線好啦。無線的優勢是方便接入,無需網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