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诸葛亮真的取而代之,会统一天下吗?刘备:借他几个胆都不敢


白帝城托孤之际,刘备曾对诸葛亮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成都之主。这句话既是试探,也是真诚托付,确实相比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之才能,也当得了这个君主。但是假如孔明真的取而代之了,会让蜀汉一统天下吗?而此时的刘备要是地下有知,也必然会说:先生虽有才,可借他几个胆都不敢行此之事。

如果诸葛亮真的取而代之,会统一天下吗?刘备:借他几个胆都不敢

诸葛亮不得不说是蜀汉的股肱之臣,没有他基本上蜀汉可以就成不了事,可不防设想一下,他要是真的取代,可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不说不能统一天下,反而会导致蜀汉之臣分崩离析,提早自灭。

首先作为一个皇帝,刘备之死是因为夷陵之战失败,致使蜀汉元气大伤,皇帝身死,而且此时的刘关张三人无一人在时,蜀汉最元老的臣子,可能就只剩下诸葛亮、赵云了。在加上东吴和蜀汉已经彻底撕破了脸,现在目前最重要的就是稳定局势。可如若孔明这么不懂事,将阿斗之位篡夺,势必会引起诸臣不满,发起内斗。

如果诸葛亮真的取而代之,会统一天下吗?刘备:借他几个胆都不敢

刘备托孤并非只有诸葛亮一人,还有李严,他的存在其实就是为了监视孔明先生,如果突生变节李严手中握有兵权,处置一个文臣是易如反掌。诸葛亮对于这点心里清楚地很,蜀帝托孤这一举动无非就是为了试探他的忠诚度,并非真的想要取而代之,一个料事如神的军师怎么会被这种甜头给蒙蔽。

如果诸葛亮真的取而代之,会统一天下吗?刘备:借他几个胆都不敢

在孔明先生的心里很清楚,托孤一事才是最大的麻烦,如果自己真的有什么不轨举动,自己必将身首异处。蜀汉之臣虽都未生二心,但这是对于刘备没有,换做是阿斗都是看在先主面子上,可孔明继位这算是怎么回事,不能服众也势必会造成更大的朝局动荡,最后为北伐统一,就先自灭。

如果诸葛亮真的取而代之,会统一天下吗?刘备:借他几个胆都不敢

其次,诸葛亮并没有非常强大的军事实力,根本没有希望实现统一的机会。五次北伐都是无功而返,这个时候还得到了蜀汉众多臣子支持的情况下,耗尽举国之力进行的行为。三国志中对他军事才能进行了很中肯的评价“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也就是所他的军事才能并没有那么出众。

如果诸葛亮真的取而代之,会统一天下吗?刘备:借他几个胆都不敢

当初北伐之际,魏延向​他提议用当年韩信反攻关中的方法,兵分两路,奇袭长安,吸引魏军注意力,然后他再带大军会师,形成合围之势。但他却还是坚持正面战场作战,全部失败,第六次还命丧五丈原。北伐其实就是孔明先生均是弱点的全面展现,他不重用魏延,却提拔没有什么头脑的马谡​,最后汉中亭的丢失,让整个战事陷入了僵局,这是他未能识人善任的恶果。

如果诸葛亮真的取而代之,会统一天下吗?刘备:借他几个胆都不敢

最后,诸葛亮这个人本身就不会篡位,当初刘备是算好了孔明先生的治世之才和人品担当的,他是传统的儒家熏陶下的士大夫,忠君是他的政治底牌,为何能享有这么高的声誉,正是因为这一点可以服众,而且受到这种思想陶冶下的他,是将刘备作为了中兴之主的,只想安分的作一个辅佐能臣,这是他作为士大夫的理想。

如果诸葛亮真的取而代之,会统一天下吗?刘备:借他几个胆都不敢

刘禅虽愚笨,但却好管理和控制,在他当皇帝期间,很多权力和国家大事都掌握在他这个做丞相的手中,这样更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如果取而代之,一来名不正言不顺,二来也没有那么好的条件实现统一,为何要多此一举给自己的留下一个骂名,也让自己的政治理想实现更加曲折,肯定不想这样选。

如果诸葛亮真的取而代之,会统一天下吗?刘备:借他几个胆都不敢

诸葛亮作为蜀汉大臣,真的要是篡位了,根本不会有这个条件实现他的不世之功,更加不可能实现统一的理想,这样不管是刘备,还是他自己都是不愿意看到的,还不如老老实实做自己的丞相,不管是为了蜀汉,更是为了他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