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思 之 思


昨天我们讲到了君子九思。他们是:“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孔子短短28个字,就高度地提炼了修炼成君子的路径,这非常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有朋友问道,怎么理解这九思呢?那今天我就一带大家一起来品品这九思。

九 思 之 思


视思明 ——孔子为何用“视”而不是“看”或“瞧”呢?我常说问题背后就是智慧,当你能问这个问题并回答出来的时候,就能更好学习理解孔子的思想精髓了。“视”是看的一种,指广泛的看。有点靠近“览”的意思,但没有“览”那么刻意。视思明的大意就是:要带着主动的思考去广泛的看,这样你才能越来越明确、明白、明了、清明。君子清明了就可以做到不惧不忧。

听思聪 ——也问问为何是听思聪?这里的听不能肤浅的理解为听见,而是兼听,这听的本字“聽”就表达了听的核心意义,以德为标准去听,首先要兼听,同时要有自己的思考,才能叫聪,聪明的明,因聪而明。所以孔子告诉人们,聪的方法是听,听的过程是思,多听的收获就是聪。

色思温 ——你认为这个色是指什么呢?我们要清楚知道,道家强调的是人与道(自然)的关系,佛家强调是人与佛的关系,儒家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这里的色,是指“脸色”,人与人之间的产生关系或情感的一种方式。

九 思 之 思

当一个人想摆脸色的时候,你要思考的是“温”,温字是 “氵”+“昷”=温,“昷”的意思就是有而不显,如温水一样,他也有热,但是视觉上你是看不出一杯水是温水还是冷水的,只有触摸了你才知道。所以一个人当你想显脸色的时候,有一种思维或思考提醒你不要显露出来,这就叫色思温。

貌思恭和事思敬可以一起讲 —— “貌”就是指一个人外在仪容,包括着装,打扮,整洁等等,就是说当你要见人或外出时,要注重自己的仪容,以表对他的人的恭和。古语讲“貌是容儀,舉身之大名也。” 事思敬呢,先要搞清楚恭与敬的区别, 在貌爲恭,在心爲敬。貌多心少爲恭,心多貌少爲敬。做事得用心,而不是做样子,当然就是要思敬了。清代有个负责管理太监和宫女的奖惩事务的机构叫“敬事房”,就是提醒宫里的人们,专心做事,小心干活。

好了,经过我的解读,大家有没有觉得古人非常的智慧,其实今天的我们由于文化的断层和思考的肤浅,已经很难品读到古人厚重的智慧了。其他的“思”就教给你们自己去思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