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的省会,原本在西部的张掖,为何迁往了东部的兰州?

乐圣杰


张掖和武威曾经是甘肃的政治、经济中心

最早的甘肃省一级行政区雏形奠定于西汉。

在汉朝,甘肃被称为凉州,这是汉朝十三州之一。从汉朝一直到唐朝初期,甘肃的省会一直在武威,武威做了几百年的首府。

唐朝稳定了内部一系列的问题以后,开始全力向西发展。由于当时的形势需要,唐朝把甘肃的政治中心转移到了张掖。张掖位于武威的西部,在唐朝的经营下,张掖出现了“开置屯田,尽水陆之利,稻丰收稔,一缣数十斛,积军粮数十年”的情况。对于唐朝来说,由于需要全力经营陇右和安西地区,张掖的地理位置至关重要。

到了唐朝的中后期,由于唐朝内部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吐蕃政权逐步占领了唐朝的西北地区。

宋朝历史上,这段历史可以直接跳过。因为宋朝仅仅控制了兰州等地,至于甘肃的大部分地区,在西夏政权的控制之下。在宋朝的经营中,兰州成为了拱卫关中地区的重要屏障,属于重要的军事要塞。

元朝统一天下以后,建立了沿用至今的行省制度。其中就包括甘肃行省,甘肃起源于甘州和肃州。甘州指的就是张掖,肃州则是现在的酒泉。在元朝统治时期,甘肃省的省会一直在甘州(张掖)。

张掖最辉煌的时刻在明朝,是西北地区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中心,当时的兰州更像是军事要塞。

省会兰州时代的开始始于清朝

明朝取代了元朝的统治以后,元朝势力败退蒙古草原,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不断的组织力量反扑。为了更好的指挥整个西北地区的资源,明朝撤销了甘肃省,把甘肃省与陕西省合并。因此,在明朝统治时期,不存在甘肃省会的问题。

在这一阶段,明朝建立了九边重镇。其中,张掖是明朝抵御蒙古骑兵南下的重要军事屏障。不过,由于明朝内部的一系列问题,西北地区经常爆发农民起义。甚至是当地的驻军,也发生过多次哗变。

清朝入关以后,发现了陕西省面积过大的问题。在康熙皇帝在位的初期,甘肃省和陕西省再次分家。

在清朝的前期,准葛尔部虎视眈眈。张掖已经不再安全,到了清朝乾隆时期,甘肃的省会从陇西迁往了兰州。

从大的地理单元来看,兰州正好可以扼控东西南北四个战略方向,更接近前线,更靠近中央政府,盆地的地形又使之在战乱年代易守难攻,正是控制甘肃并进而西进的绝妙节点。

因此,康熙五年,甘肃巡抚驻来兰州,三年后布政、按察二司也搬到兰州。乾隆十九年(1755年),陕甘总督兼甘肃巡抚正式治兰州,最终确立了兰州的政治地位并延续至今。

1949年8月的兰州战役,人民解放军歼灭了青马集团,国民党反动派在西北地区的政治统治从根本上被推翻。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

兰州,简称“兰”,是甘肃省省会,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位置。

甘肃省级行政区发展过程中,省会的流转受历史时期行政区域的变迁、民族势力的分布、经济势力的消涨、多元文化的融合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政治家们群策群力、审时度势的历史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