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聖”王獻之《中秋帖》:"一筆書",學習"二王"書法的珍貴資料


“小聖”王獻之《中秋帖》:

書聖王羲之一生共有7個孩子,一個女兒,其中於書法方面最為突出的是他最小的兒子王獻之。

王獻之,字子敬,少負盛名,才華過人。晉人多信奉黃老學說,修仙問道,獻之亦如此,加之其長期服用五石散,導致慢性中毒,又因為避婚新安公主,做灸足,落下後遺症,終於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病逝,年僅43歲。

王獻之自幼隨父練習書法,以行書與草書聞名,但在楷書和隸書方面亦有深厚功底。與其父王羲之並稱“二王”,還與張芝、鍾繇、王羲之並稱為“書中四賢”。其書法影響力在晉末至梁代甚至超過了王羲之,至唐代時,由於唐太宗不太喜歡他的書法,貶低抑制,不購求其書作,導致多數真跡流失,至今為止也沒留下多少。

《中秋帖》為王獻之著名遺墨法帖,共3行22字,與《快雪時晴帖》、《伯遠帖》一起,被清乾隆皇帝譽為“三希”,並被刻入《三希堂》法帖。此帖運筆如火箸畫灰,字勢連綿不斷,乃是王獻之創造的"一筆書",可謂是學習"二王"書法的珍貴資料。

【《中秋帖》釋文】中秋不復不得相, 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無署款。

“小聖”王獻之《中秋帖》:



“小聖”王獻之《中秋帖》:


“小聖”王獻之《中秋帖》:


“小聖”王獻之《中秋帖》:

謝謝關注,更多可點擊鏈接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