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投降时,日本也想投降,为何又坚持了3个月呢?

易开江


其实,德国投降后,日本军国主义者也并没打算投降。

首先,是因为日本的军国主义过于狂热,以至于对侵略战争抱有幻想;

其实,盟军在诺曼底成功登陆后,日本方面就已预判到纳粹德国的战败。但是,日本的军国主义者并不愿意接受失败的事实,对战争的真实情况进行隐瞒。

并在1944年9月制定出《德国屈服之际国内的应对措施》,明确表示,即便德国战败了,日本军队也决不投降,而继续战斗到底。此后,面对太平洋战场上的一再失利,日本军国主义者更是疯狂的叫嚣要实施“一亿玉碎”计划。

因此,在德国投降后,日本还坚持了3个多月,某种程度上也是被疯狂的军国主义思想所“绑架”的。

其次,当时的日本局面实际上比德国要好!

实际上,日本在德国后仍旧负隅顽抗,也是有自己的如意算盘的。其实,德国的失败比日本更彻底,当时盟军已经完全攻入德国本土,苏军更是发动规模浩大的柏林战役,一举攻破德国首都,彻底摧毁了纳粹政权。相比之下,日本当时还占领着许多海外土地,本土除了冲绳被美军拿下外,其他地方都还掌握在自己手中。

再说,德国是大陆国家,盟军在解放了欧洲其他地区外,就可以直接攻入德国境内。但日本是群岛国家,四面环海,易守难攻。美军光是攻占日本的冲绳,就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如果,真的向日本本土发动大规模登陆作战,据估计将会给美军造成上百万的伤亡。

因此,当时日本一再叫嚣“一亿玉碎”,实际上也是一种心理战,目的是想让盟军知道强行登陆日本本土,可能要付出的巨大损失。

与此同时,随着德国的战败,美苏之间的矛盾也已经越发的突显。所以,当时的日本也是想利用美苏矛盾,通过依托地理阻碍,继续负隅顽抗,以便为自己争取时间,等到美苏矛盾全面激化时,为自己争取谈判的筹码。

最后,日本没有预判到原子弹的可怕威力;

其实,如果真的继续坚持打常规战,那么在当时疯狂的军国主义影响下,日本人还真的能继续死撑相当一段时间,并且让盟军付出巨大的伤亡。

不过,美国的军事实力是超出日本人的想象的。面对日本的叫嚣,美国自然也有N种的对付方法,而最直接的,就是把最新研发出来的原子弹投放到日本本土,让他们开开眼界。

1945年8月6日,美军向日本的广岛投放了第一枚原子弹,瞬间将近10万小日本送去见上帝。结果,广岛原子弹爆炸后,日本还是不愿投降,竭力掩盖广岛的事实真相,并天真的认为美军就只有一颗原子弹,继续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利用苏联来进行战争调停。

然后,8月9日,美军又向日本的长崎投放了第二枚原子弹,又将8万多小日本送去见上帝。两次核打击,让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抵抗意志彻底瓦解,只好无条件投降了......



这些历史要读


你说什么?当年日本也想投降?这是你的臆想吧!

顽固不化。这四个字,就是对当年日本政府的最贴切形容。

闻名于世的波茨坦公告,发表于1945年7月26日。这篇公告的主要内容,就是声明三国在战胜纳粹德国后一起致力于让日本投降,同时作出了战后对日本处理方式的决定。

但是,波兹坦公告后,万恶的日本政府却对公告置之不理,继续顽固不化,根本没有投降的意思。

为迫使日本投降,1945年8月6日8时,美军向广岛市内投下一颗叫“小男孩”的铀弹,造成广岛市20万人死伤,整个城市化为废墟。

广岛遭受到核攻击后,日本政府仍然拒绝同意波茨坦公告,盟军认为:应进一步攻击摧毁日本抵抗决。

于是,三天后的8月9日,美军又出动轰炸机,将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投到日本长崎市。长崎市约60%的建筑物被毁,伤亡8.6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37%。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

所以说,从7月26日发表波茨坦公告,到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间相隔了20多天。

然后,又过了半个多月,日本才正式签署投降书。


果园村达人


这个确实如此,早在东条英机下台后,新上任的日本内阁总理小矶国昭就有投降盟军的打算。1945年3月16日,汪伪高官缪斌曾到东京与小矶国昭私下见面,充当蒋介石和裕仁的话事人,但是结果很不满意,尽管缪斌见到了东久迩宫捻彦亲王,也确实在3月21日就此事日本召开了最高会议,但由于裕仁和军部的强烈反对而搁浅,小矶国昭甚至因此下台。两个月后,随着德国的投降,日本此时已成众矢之的。5月25日,日本宣布撕毁三国公约。但随着硫磺岛、冲绳岛以及东京大轰炸,裕仁又只有投降一条路可走。但此时无论裕仁还是军部只想停战,不想投降,因为一旦投降,日本必将沦为亡国奴,天皇和军部要员肯定会被送上绞刑架,因此他们甚至不惜拉住最后的稻草——苏联。但苏联此时已经打败德国,准备出兵东北,打算分一杯羹,又怎么会去管日本。就这样,日本在有病乱投医的情况下,稀里糊涂的坚持了三个月,而恰巧这三个月以来,由于欧洲各国忙于处理战后事务,加上罗斯福去世、苏联调兵遣将、原子弹进入试爆阶段以及丘吉尔参加大选等一系列事态的发展,盟军并没有对日本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所以与其说是日本人坚持最后三个月,倒不如说是日本人在这段相对安静的岁月里苟延残喘,为自己安排后事。当盟军苏联解决好欧洲和本国的一切事务之后,也就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末日到了。8月6日,美国向广岛投放第一颗叫小男孩的原子弹,8月9日又向长崎投放了叫胖子的第二颗原子弹。同日,苏联出兵东北,次日中国解放区向日占区发起全面反攻。8月15日,日酋裕仁正式对外宣布投降。


马旭的老婆律文君


日本当时还未被真正打痛,是不甘心于失败!

当年,日本在军国主义毒害下,全国陷入狂热状态,很多人怀着对天皇的无比信仰及忠诚,源源不断地走上战场,四处征战。

更可怕的是,日本人在面对实力远超自己的美国时,纷纷选择就算打不过,宁愿切腹自杀,也不愿投降的顽强抵抗精神。

在当时与美军争夺太平洋各个岛屿中,甚至出现整岛的日本平民在失败后选择跳崖自杀的悲惨事件。

中途岛大海战中,日本人成立狂风敢死队,突破美军的火力封锁线,纷纷驾机撞向美舰,妄图用自杀式的行为阻止美国的进攻。这对美国人也造成了极大的心里震撼!

为了摧毁日本人这种全民皆兵,宁愿玉碎,不为瓦全的疯狂信念,也为了避免美军与这班癫子作无谓的苦战而造成更多的损失。

美军将最新研发出来而从未验证过威力的大杀器-原子弹搬了出来,分别投向日本的广岛、长崎两市,将此两地硬生生从地球上抹掉。

如未日般无比惨烈的爆炸场景,通过报纸、电讯、电视等通讯手段呈现在所有日本人时,才令日本天皇及日本人民犹如一盆冷水淋头,从头凉到脚,彻底浇熄了那狂热的念头,动摇了他们死战到底的决心。

所以,日本天皇在遭到如此沉重的打击下才痛醒,才认清形势决定投降。

日本人这种狂妄的民族,只有被人打过而且必须打痛了才会听话才能制服,而且倒过来还非常的乖顺。





潮哥带你看世界


二战德国投降也就是1945年5月8日,当时盟军已经逼近了日本列岛,躲在东京防空洞里的裕仁天皇已经六神无主,此时的小日本字典里可没有“投降”这两个字,对于盟友的投降行为嗤之以鼻,将战死视为最好归宿的小日本甚至嘲笑日耳曼人没种。

而日本萌生“投降”意念的是盟军在1945年7月26日发出的波茨坦公告后的第二天,此时的日本已经饱受美军数千战机的日夜轮番轰炸,在召开了内阁会议上裕仁天皇和东乡外相已经打算投降了,只是主战派阿南惟几陆相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等人认为此时投降为时太早,认为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则对日本极为不利,殊不知已经有两颗原子弹在等着他们。

在德国投降后的第四天,也就是1945年5月12日,日本重兵镇守的“国门”冲绳岛失守只是个时间问题了,冲绳岛的丢失不仅也就意味着日本赖以维持生存的通往东南亚的海上交通线将被彻底切断,而且也意味着日本的重要门户将被砸开,到时候盟军全面登陆本土作战时,裕仁天皇和高层决策首脑只有跳海喂鱼了。

为此,经裕仁的批准日本内阁等六人在当天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主要讨论的问题是邀请苏联出面调停战争(不是投降),结束已毫无意义的战争,尽量减少损失。曾经和苏联打过多次交道的陆相阿南惟几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以及铃木首相代表的军方都认为苏联完全有可能居中调停战争,但老牌政客东乡外相则认为军方的想法完全不切实际,应该主动和美国方面直接进行停火谈判。

在双方争得面红耳赤是时候,躲在已经没美军炸弹摇摇欲坠的东京防空洞里的裕仁老鬼终于吱声了,支持军方的意见派人去摸一摸苏联的底子,六神无主的裕仁完全没计划可言就是走一步看一步,尔后再做下一步打算,由曾担任过首相和外相的广田弘毅出马去与苏联方面接触,而这货也是战后第一批被绞死的七个人中唯一的文官。

于1945年6月5日,广田弘毅第一次走访苏联驻日大使马利克,此次是目的一是摸清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对日本的态度和真实意图,二是向苏联暗送秋波以自身的利益作为交换条件,希望苏联信守诺门坎事件后签订的苏日友好条约。但第一次走访苏联大使的广田弘毅一无所获,苏联方面坚持一直遵守条约,而对雅尔塔内容闭口不谈一直在和日本打太极。

广田弘毅的走访吃闭门羹后,第二天东乡外相、梅津美治郎、阿南惟几等六巨头再次召开了紧急会议,并制定了一项将朝鲜半岛等地的部队撤回国以全面保卫本土的作战预备计划,主战派阿南惟几陆相和军令部总长丰田副武声称誓死不投降,将战争进行到底,而东乡外相和铃木首相则主张向苏联或者美国议和,最后将会议的结果战还是和两项决议呈报裕仁老鬼,由裕仁亲自裁决。

裕仁可没有希特勒举枪自戕的勇气,支持东乡外相的议和并继续派广田弘毅试探苏联的口风。而此时冲绳岛战役已经接近了尾声,日本的国门即将被盟军砸开;麦克阿瑟的菲律宾复仇计划进行得非常顺利,日军海陆空三军损失极为惨重,但陆军就损失了几十万人;大陆战场随着雪峰山会战的结束,抗战全面进入了反攻阶段,冈村宁次的派遣军已经全面收缩兵力。

已经四面楚歌的日本当局急如热锅上的蚂蚁,广田弘毅于六月底第二次走访苏联驻日大使,直接开门见山请求苏联直接出面帮助调停战争,并要求重新签订一份苏日友好中立条约。殊不知,日本当局这次被苏联狠狠地耍了一把,非但没得到苏联方面的回应,反而一个月后等到了一封宣战书,而且是在了日本吃了人类史上第一颗原子弹后的当天夜晚。


赛门之略


德国在1945年5月投降,二战策源地中就剩下日本孤家寡人,海军也完蛋了,很多城市都被炸得稀烂。说这个时候日本想投降,逻辑上似乎是没错,扭扭捏捏到了8月,确实是投降了。可是投降的过程,还是被掩盖住了。

为了摧毁日本人这种全民皆兵,宁愿玉碎,不为瓦全的疯狂信念,也为了避免美军与这群疯子作无谓的苦战而造成更多的损失。

在1945年苏联150万大军进军东北,日本依然抱着苟延残喘的态度继续顽固抵抗,直到美国对日本扔下两颗原子弹,把广岛、长崎炸成一片废墟,日本才不得不底下他高傲、自负的头颅于8月宣布投降。

如未日般无比惨烈的爆炸场景,通过报纸、电讯、电视等通讯手段呈现在所有日本人时,才令日本天皇及日本人民犹如一盆冷水淋头,从头凉到脚,彻底浇熄了那狂热的念头,动摇了他们死战到底的决心。所以,日本天皇在遭到如此沉重的打击下才痛醒,才认清形势决定投降。

之所以没投降,就是已经魔怔的那些将军还在梦想着反败为胜,即使美国天天用燃烧弹轰炸,如果不是美国研制成了原子弹,给日本用上,美国还得死上几万人才能打垮日本,可以说现在军国主义复活是必然发生的,因为他根本没有死过!

日本在军国主义的思潮下,从未有打算投降的打算,和美军打游击战!而原子弹的爆炸才使得一部分人清醒过来,为日本留下最后一点血脉!但他们幻想要体面的和谈,而不是投降!秘密和苏联人接触,苏联人嘴上答应,但是军事上却迅速占领东北,并且翻脸要求日本投降!此时的日本人已经彻底绝望!只有投降一条路可走!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本身想投降却又坚持了三个月,但是最终还是躲不过投降的结果。


小青年娱乐文化


日本和德国在二战中虽说是轴心国,但是在战场上两者基本没有什么配合,即便德国1941年在西线对苏联发起战争,日本也并没有在东线配合对苏联远东发起进攻,日德两国在二战中的合作主要以情报、物资等形势进行。



1945年5月德国宣布投降,队友意大利反水,日本也想曾动过投降念头,但是日本国内军国主义思想根深蒂固,当时日本天皇还宣布了一个“一亿玉碎”的计划,就是让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要参加战斗,军国主义的毒瘤使得日本极其疯狂、自负,“神风敢死队”那就是开着飞机有去无回,比当年的法西斯还法西斯。所以指望疯狂的日本自己投降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1945年苏联150万大军进军东北,日本依然抱着苟延残喘的态度继续顽固抵抗,直到美国对日本扔下两颗原子弹,把广岛、长崎炸成一片废墟,日本才不得不底下他高傲、自负的头颅于8月宣布投降。

所以,日本拖着不投降的原因,主观上还是日本的疯狂的、泯灭人性的军国主义思想,法西斯再没人性,也不是主张人人的刨腹自杀的,人一旦被精神控制,他的行为往往是夸张的、失去控制和理性的。最明显的事例,看看传销会场上那种疯狂的行为,那是正常人吗,不是,那么当时的日本更不是人!


环太军事


美国所谓的发战争财,是在支援德国消灭苏联。

英法的绥靖政策,也是在纵容德国消灭苏联。

德国的主要力量,都投放在对苏战线上。

德国进攻苏联,半年未果,日本进攻中国,也是取胜无望。

美国参战,接替德日,于欧洲阻挡苏联,于东亚支持蒋介石,李承晚,阻挡新中国。

日本晚于德国投降,不过是在等美国的军事力量投放到东亚。

美日之间的血战,既试验了原子弹,也为日后投入朝鲜战争的美军,得到了残酷的锻炼。

这也就,比较好理解,日本在战后为什么得到了美国极大的支持,获得了快速发展。

还有国民党蒋介石为什么对日实行不抵抗策略。

美国来华的飞虎队,为什么是自发组织的。

美国为什么在抗日胜利之后,才大规模武装国民党军队。

美国、国民党蒋介石、日本,本质上都是一伙的。

今天,妄想台湾的国民党,割裂与美日的关系(姓韩的,也不会例外),指望其完成统一,是不现实的。


共论矛盾


说起来的话,应该算得上是日本人本身一种风气上面的问题。

一般的国家来讲,都是头脑决定身体,也就是说政府高层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未来走势,但是日本和纳粹德国在战争时期不一样,纳粹德国是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复仇,而日本人就是为了出去掠夺,为了出去掠夺。日本高层对于日本民众的洗脑工作可以说进行得相当彻底,原子弹之下无亡魂,那些日本民众费了心的想要支持自己的国家发动侵略战争,差一点他们就是犯了战争罪,当然法不责众。后来也没有说他们什么。

但是在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这个时候日本高层才体会到这个东西到底有多么头疼,为什么你想投降,可底下的老百姓不允许你头像,你头像,你面子下不来,你投降你就是懦夫,发动民变的可能性都有。

而且在这之前,日本的下级军官多次发生过政变和冰垫,这一点让日本高层感到心有余悸。面对一群已经洗脑,而且没有任何理智而言的日本军队,日本高层还真的没那个勇气去向盟军直接提出投降。

其实日本高层也一直希望能够利用民众这种狂热的对于侵略战争的投入性,发动所谓的1亿玉碎,美国人怕什么,日本人心里也十分清楚,麦克阿瑟发给杜鲁门一封电报,要想拿下日本,你先给我准备100万军队的伤亡,杜鲁门立刻就感觉十分头疼,这件事情日本人心里早就清楚,所以他就在赌,赌美国人不会因为偷袭珍珠港的耻辱而选择登陆日本去找日本天皇和日本高层算账。

在战争结束之后,日本的多位甲级罪犯,那更是丑态百出,为了能够活命,什么事情都愿意干,其中最著名的日本天皇跑到麦克阿瑟手底下当干儿子,这件事情看起来很不可思议,但是这确实是真的,而且很多日本人几乎就是被埋在了鼓里都不知道。

所以当战争进行到1945年6月至八月份期间,日本人还一直存在着一种幻想,(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就是美国人会因为伤亡的问题而选择和日本人谈判,日本人可以保留一些侵略战争的战果,他不想无条件投降,不仅在国内摆出一副决一死战的样式,而且还在积极的联系着各方势力,其中包括前苏联,包括美国,日本人妄图从中周旋,然后拿到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答案。

其实关于这一点大家也十分清楚,战争结束以后,日本人的甲级战犯,当时的大法官进行讨论,说到底是应该处以绞刑呢,还是无期徒刑,无期徒刑大家都懂,时间一长肯定就是无罪释放,就在日本人穷凶极恶,没有任何战争道义的情况之下,仍然还是以一票的微弱优势,最后通过了绞刑这个方案,由此可见日本这个国家所占据的战略地位,对于东西方两个阵营的国家来讲十分重要,日本人也是觉得自己可以待价而沽,自己不用害怕,美国人找他复仇,国家与国家之间讲究的是利益嘛,你们美国人不至于为了这么一些自尊心,最后放弃了整个国际利益。

说白了,战争末期的日本已经做好了给某个势力当干儿子的准备,为了保住自己的那条土地和利益,没有想到的是,美国爸爸既然这么疼爱她,两颗原子弹直接扔了下去,日本人自己也体会到了美国爸爸对它爱得深沉,在这之后,前苏联爸爸更是帅兵直接拿下了中国东北,将日本人唯一翻盘的希望彻底打破,你的国家确实不怕死,但是你能架得住前苏联的钢铁洪流吗?你能架的住美国人的原子弹吗?这两样武器就是日本人最害怕的达摩克利之剑。所以赶紧宣布无条件投降。

我想当时的日本心理活动应该就是像我这么腿脚勤快,而且听话的干儿子都不要,你们这俩爸爸真是瞎了眼了!


漩涡鸣人yy


关于这个问题,首先笔者似乎没法说提问者提的不对。德国在1945年5月投降,二战策源地中就剩下日本孤家寡人,海军也完蛋了,大中城市也被炸得稀烂了。说这个时候日本想投降,逻辑上似乎是没错,扭扭捏捏到了8月,确实是投降了。可是这样提出问题,到底是掩盖了这个过程的复杂程度。

其实,笔者很推荐对于日本投降过程感兴趣的读者去读一本书的,就是日本历史学教授纐纈厚所著的《“圣断”的虚构与昭和天皇》。总的来说,关于日本从1944年败局定下开始,到其投降的整个过程之内幕,这本书中都有详细记录和分析。此书已翻译中文版,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以下,我从这本书上抄录几个日本投降关键时间点的事件介绍给大家:


1.1945年3月,美军登陆日本“本土”冲绳,军部主战派仍然信心满满,认为可以打退美军,为以讲和形式结束战争创造条件。昭和天皇对此也深信不疑,表示“陆海军如能共同将敌引诱至台湾外海予以重创,然后再谋求结束战争也好”。

2.但是日军根本不能取得冲绳战役胜利。天皇很生气,表示“今后战局堪忧,部队为何不发起攻势呢?如果兵力不足,反登陆如何?”这完全是痴心妄想,即无法扭转败局又不能说天皇在做梦的小矶国昭只好在4月5日辞职首相。天皇任命其个人信任的铃木贯太郎接任首相,这被认为是天皇开始倾向于想结束战争了。


3.德国于5月上旬投降之后,5月14日得最高战争指导会议的秘密会议上,确定将推进“终战”工作。但是各方分歧仍然非常之大。结果最高层想要“终战”的意图根本没有泄露给外界知道。相反,6月还通过了《战时紧急措施法》、《国民义勇战斗统率令》等等法案,要将所有国民都动员起来(15到60岁的男性和17到40岁的女性全部征兵),参加所谓“一亿总玉碎”的拼死决战。

4.7月,天皇召见铃木首相,催促其尽快派特使去苏联进行谈判。谈什么呢?希望依靠到这时还保持中立态度的苏联(实际上苏军已经在大举调往远东准备进攻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居中调停让英美中可以与日本达成一项“维持日本帝国国体”的停战协定。7月17日,美英苏三巨头在波茨坦会晤并于26日发表宣言,敦促日本立即投降,这样日本最后一丝依靠苏联的希望也破灭了。


5.7月27日的外务省干部会议上,确认接受《波茨坦宣言》、即向盟军投降是结束战争的唯一仅存方法了。宣言内容当天被呈送给天皇,天皇称“原则上可以接受”。这个“原则上”就坏了事,军部就理解为天皇现在并没有接受,立即胁迫铃木首相发表了声明,对宣言“默杀”(表示蔑视),而陆军自己操纵媒体称宣言要求“非常可笑”。


那这样一来就决定了日本,进入8月之后挨两颗原子弹,并且遭到苏联红军排山倒海般的进攻,真正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由此昭和天皇才彻底表明态度,无论如何要“终战”,接受《波茨坦宣言》,用他的原话来说:朕欲忍其所难忍,耐其所难耐,以为万世之太平计尔。


为了“万世太平”,日本总算是投降了,不过这也只是其自说自话。现在日本主流思想还是非常感谢昭和天皇下决断“终战”的,很少有人像纐纈教授这样明确指出:昭和天皇不但身负多年指挥侵略亚洲的罪责,而且战争最后一年其逃避、推诿的态度,也使得其手上沾满了日本民众的鲜血。

化为废墟的日本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