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女首富,一品誥命夫人,慈禧的乾女兒,死後卻不能入夫家陵園

在陝西西安驪山腳下,躺著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陵內建有各式各樣的宮殿,陳列著許多奇異珍寶,仿照的是咸陽城,秦始皇想把地上的東西帶到地下,地上有河流,秦始皇陵內也有“河流”,這些“河流”中流的不是水,而是流動的水銀。

據記載,秦始皇陵中的水銀約有100噸,而提供這些水銀的戰國時期的女首富巴寡婦清。巴寡婦清是一個寡婦,她經營硃砂起家,秦始皇以上賓之禮待她,冊封她為貞婦,併為她修築了女懷清檯。

陝西女首富,一品誥命夫人,慈禧的乾女兒,死後卻不能入夫家陵園


兩千多年後的陝西也出了一個女首富,且也是一個寡婦,同樣受到了當權者的冊封。

這個婦女名叫周瑩,出生於陝西三原縣,周瑩家是以販鹽為生,當時做鹽生意的都是有錢人,周瑩家也是當地的大戶,她曾祖父仗義疏財,十里八村的人都受到過她曾祖父的幫助,人們都稱周八爺為活財神,這與“周扒皮”成為鮮明的對比。

周家曾是大戶人家,但是到了周瑩這裡已經家道中落,周瑩父母早亡,她由兄長帶大。周瑩從小聰明伶俐,有著家族遺傳的經商血液,跟著兄長身邊也學會了一些經營之道。

十七歲的時候,兄長為她找了一個夫家,是一個商戶之家,與周瑩家算是名當戶對,在經濟上更是壓周家一籌。

陝西女首富,一品誥命夫人,慈禧的乾女兒,死後卻不能入夫家陵園


吳家這個孩子吳聘有病,身體很不好,吳家為染病的吳聘沖喜。吳家認為結婚是“紅鸞照命”,可以衝散“白虎兇星”,小兒吳聘的病便會轉重為輕,逢凶化吉。周瑩當時不可能不知道吳聘的情況,但是沒有辦法,長兄為父,她還是嫁給了吳聘。

病重的吳聘在成婚的時候,都是由旁人攙扶著與周瑩拜堂。吳家準備為吳聘沖喜,可成親不久,吳聘便撒手而去,周瑩成了寡婦。

孤苦伶仃的周瑩在吳家受盡欺辱、排擠,吳家是一個大家族,吳聘一家是吳家東院,吳聘父親只有吳聘一個兒子,吳聘死了,吳家東院便無男丁撐勢了。

出身商戶之家的周瑩有著商人的精明,也有著秦人的精神,她的努力得到了吳家的支持。

陝西女首富,一品誥命夫人,慈禧的乾女兒,死後卻不能入夫家陵園


孤苦伶仃的周瑩便接手了吳家東院的土地、商鋪等資產,成了吳家東院的掌舵人。當上掌櫃的第一件事,周瑩便是把吳家各地的總管、負責人召集到吳家開會,安排接下來的事情。

吳家商鋪的負責人從各地趕往吳家,他們看到掌櫃是一寡婦,不免發出一聲冷笑,心想“一個寡婦懂什麼,早點垮臺,我們好另謀出路。”

周瑩知道這些人都是老油條,她冷靜、冷血的安排了下一年的工作,周瑩將自己的安排講完,很多人對她刮目相看,這完全不亞於一個男子,但仍有一些老油條不服從她的安排,周瑩准許這些人自己安排。

第二年,服從周瑩安排的都賺了大錢,而獨立乾的不是賠錢,就是沒有賺到什麼錢。大家不免對周瑩刮目相看,從此,周瑩真正成為了吳家的掌舵人。

陝西女首富,一品誥命夫人,慈禧的乾女兒,死後卻不能入夫家陵園


周瑩做生意的竅門就“貨真價實,童叟無欺”這八個字,她對自家販賣的物品要求極為嚴格,經常到各隊檢查,對於摻假作假的絕不姑息。吳家的事業在周瑩的手裡越做越大,商鋪遍佈全國各大城市,當時民間流傳“吳家的夥計走州過縣,不吃別家的飯,不住別家的店。

周瑩沒有孩子,吳家東院需要一個繼承人,於是在吳家南院挑了一個孩子。這個孩子長大後沒想到竟然想獨掌吳家東院家產,最後竟與周瑩對簿公堂,事情最後以周瑩原諒吳懷先收尾。

收穫錢財的周瑩是一個富有家國情懷的女子,她對自己的佃戶很好,租借她家耕地的,周瑩讓其自負盈虧,收穫後象徵性繳納鬥糧做租金。如遇天災人禍,周瑩一般都會免掉租金。

陝西女首富,一品誥命夫人,慈禧的乾女兒,死後卻不能入夫家陵園


災荒年成,有很多流民,周瑩曾開倉放糧,搭棚熬粥,救濟災民。周瑩成了遠近聞名的“活菩薩”,此外她還捐贈錢財興修水利、辦教育、建文廟、助軍餉等,深受當地百姓的愛戴,她的事蹟也被收錄進地方縣誌,供後人學習。

1900年,慈禧太后對列強宣戰,喊最響的口號,跑最快的路。隨著清軍的前線失利,慈禧太后連夜帶著光緒帝逃命,一路逃到西安。

慈禧太后一行人在路上吃盡了苦頭,到了西安,情況才好轉,周瑩慷慨解囊,給慈禧太后送吃的,送楠木屏風,還送了十萬白銀。慈禧太后想到一路上吃的口頭,甚是感慨,她親自題寫“護國夫人”牌匾賜給周瑩,並收周瑩為義女

陝西女首富,一品誥命夫人,慈禧的乾女兒,死後卻不能入夫家陵園


慈禧太后回京後周瑩又捐助了一筆錢財,慈禧太后冊封她為“一品誥命夫人”。

對於周瑩的做好,很多人不解,周瑩說:“這個朝廷不在了,國就不在了,家也就不在了”。

1910年,42歲的周瑩離開人世,死前她將自己的財物分給下人,土地分給村民共有。

吳家有一座五十畝的陵園,吳家的人都是埋葬於此,而周瑩卻因沒有子嗣,吳家的人不讓其入葬陵園。據說,她最後被埋了在距吳家祖墳200米處的地下。

這麼偌大個陵園居然沒有周瑩的葬身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