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總有侷限性03大國崛起的深層次分析

古代大國崛起的本質就是在政令軍令統一的基礎上進行改革,無論是古代國家以休養生息為主的恢復生產,還是近現代的改革體制適應新技術發展以驅動生產進步,都屬於國家改革的一部分。

改革同時伴隨合理稅政以適當剝削剩餘價值,最終實現綜合國力的顯著提升。

國家改革的基礎是內外部環境穩定統一,外部主要是指國家領土統一,且無強敵壓境;內部環境主要是統治體系統一,政令軍令暢通,在統治者與底層民眾中間無食利階層瞞上欺下,巧取豪奪。

首先,在統一的問題上,不論是領土的不統一,比如國土分裂成幾個國家,長期敵對,相互攻伐;還是統治體系的不統一,政令軍令不暢通,食利階層,對底層剝削過狠對中央上繳過少,中間侵吞過多財富以圖他用,都不利於統治者的改革,這是毫無爭議的。

其次,在稅政的問題上,必須把資源集中統一分配,藏富於民是萬萬不可的。一是食利階層覬覦底層財富,中央不拿,他就會如拿,他拿了發展壯大轉身來抗衡中央。二是就算國家高度集權,社會原子化程度非常高,政令軍令可以由中央直接下達鄉野(這在古代近代社會是不可能的事),民眾財富過多也未必就是好事,民眾閒則生事,若這些“有產階級”長期存在,則易搞出一些於民主人權自由等政治運動(不分哪個國家,整個世界中產都似乎挺焦慮的)。

反之,大國的衰落和滅亡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因為不統一,不論是領土不統一還是統治體系不統一。因為這樣的不統一引發各類衍生問題,從而使局面愈發糜爛不可收拾,最終導致滅亡。

領土不統一很好理解,統治體系不統一,除了耳熟能詳的明末東林亂政,其他王朝也大同小異。

以唐為例,對於安史之亂後的唐帝國來說,失去了河西走廊的庇障,唐帝國的西北門戶大開,不僅在軍事防禦上屢屢陷入被動,都城都幾次被吐蕃攻陷,軍費開支還較盛唐時代不降反升,而且還失去了陸上絲綢之路這一重要對外貿易通道。

史書在論述安史之亂以後唐帝國的衰落時,大多論述唐帝國為平叛給地方藩鎮放權太大,以致藩鎮尾大不掉,裂土分疆,割據一方,但藩鎮敢於割據,一是由於借中央平叛擴大勢力;二是因為西北軍事負擔加重和陸上絲綢之路收入銳減,中央財政難以為繼,缺兵少餉。

而藩鎮的割據,又導致東南地區的財賦難以完全供給中央,造成中央更大的財政困窘,最終加劇了唐朝的滅亡。

漢末三國,清末民初其實都是一樣,在王朝滅亡前,中央已喪失了對地方的統治。

著名的延安對話,黃炎培所提出的歷史週期律,也是從社會現象的角度深刻論述了食利階層的危害,而毛主席所提出的的人民監督政府,監督的也是食利階層。兩位智者都看出了癥結所在,只是幾十年後,他們深謀遠慮的對話,是否只能鎖在塵封的檔案館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