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自己的真性得以迴歸

如何使自己的真性得以迴歸

如何使自己的真性得以迴歸

心是性的載體。如果心有憂傷,就能顯現出悲傷之性。在《淮南子,本經訓》中說:“凡人之性,心和欲得則樂,樂斯動,動斯蹈,蹈斯蕩,蕩斯歌,歌斯舞,歌舞節則高獸跳矣。人之性,心有憂喪則悲,悲則哀,哀斯憤,憤斯怒,怒斯動,動則手足不靜。人之性有侵犯則怒,怒則血充,血充則氣澈,氣激則發怒,發怒則有所釋憾矣。”性有先天之性或後天之性。先天之性為本性,後天之性為情性。先天之性有可變之因,也有不變之因,後天之性則多會隨外物的影響而發生不同的變化。如有喜事而隨喜,有悲事而隨悲。

在《心書九章》中說:“有天地之性,有氣質之性。父母未生以前,即天地之性,萬殊一本者也。父母既生之後,即氣質之性,一本萬殊者也”。這實際道出先天之性與後天之性。先天的性是自然的本性,而後天的性是經過人們有意培植出來的。老子曾“循性而行謂之道,得其天性謂之德。性失然後貴仁義,仁義立而道德皮,純樸散雨禮飾,是非形而百姓眩,珠玉貴而天下爭。”這說明天性與人為之性的慈別性,關性是因循於大道而行,人性則是貴重於仁義的。就如成玄英《莊子,漁父疏)中說: 節文之禮,世俗為之,真實之性,稟乎大素,自然而然。”這種自然而然之性是道教所椎崇的。在《莊子,庚桑楚》中說:“道者,德之欽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質也性之動,謂之為;為之偽,謂之失。”意思是說德以道為主體,是從屬於道的,是道在人物身上的反映。人物的生長化育,是德的光輝的體現。而天性就是生的本質。天性本來是靜的,受外物的感召而有了動的行為。行為就是加上了人的作用,這種作用與天性相違背就是失。如果行為不加上人的作用,而是合乎於天性,那就是自然之性,實也就是人本來之性。

如何使自己的真性得以迴歸

在荀子中也有對性的討論。如在《荀子.正名》中說:“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應,不事而自然謂之性。性之好、惡喜、怒、哀、樂謂之情。情然而心為之樣謂之慮。心慮而能為之動謂之偽。慮積焉、能習焉而後成謂之偽。”又說,“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質也;欲者,情之應也。以所欲為可得而求之,情之所必不免也:以為可而道之,知所必出也。故雖為守門,欲不可去,性之具也。”在《淮南子》中說:“能原其心者,必不虧其性;能全其性者,必不惑於道。”言外之意就是感F滋則切感,失於道則一切失,失則難以全性,感道則難識真假,那又如何能得以K 生。

對追求長生的人而言,養性是需要減少那些無來由的火氣,以持守恬淡之道。 《淮南子,俶真訓》中說:“靜漠恬澹,所以養性也;和愉虛無,所以養德也。外不滑內,則性得其宜:性不動和,則德安其位。養生以經世,抱德以終年,可謂能體道矣。皆然者,血脈無鬱滯,五藏無蔚氣,禍福弗能撓滑,非譽弗能塵垢,故能致其極。“再如《丹陽修真語錄》中說:“守清靜恬淡,所以養道;處汙厚卑下,所以養德:去嗔怒,滅無明,所以養性:節飲食、薄滋味,所以養氣。然後,性定則情忘,形虛則氣運,心死則神活,陽盛則陰衰,此自然之理也。”這都在強調養性就在於持守恬淡之道。如果不能持守恬淡之道,就難以養性,不能養性,也就難以明心見性。

在《養脈玄集》中說:“性不可見,由心明之;心不自彰,因性方起。”又說,“人依屋宇始免風霜,性託形軀方能建立也。”因為什麼非恬淡而不能養性? 我們知道“水性慾清,沉沙行之:人性慾平,替欲害之。”所以說,人的嗜慾與性相害,不可兩立。村廢,不可俱興。對那些要想使自己的真性得以迴歸的人,應該瞭解如下之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