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全攻略!一文了解壽險!

壽險,是最純粹的保險,它單純不做作,沒有那麼多賠付限制,不管是疾病還是意外導致的被保險人的去世都可以進行賠付。

這其中,有保一陣子的,叫做定期壽險。

也有保一輩子的,叫做終身壽險。

那從這個角度看來,兩者看起來只是時間上有所差別。

但實際上,時間是最偉大的魔術師,時間上的差別也就導致了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成為了用處、目的都截然不同的兩個險種。

①“管到18歲”和“管你一輩子”

定期壽險保障時間通常在是保到60或70歲。

而終身壽保障時間則一直到生命的盡頭。

我們就可以看到,定期壽險通過時間,將自己將自己對家庭的責任,進行了一個時限上的切割:

孩子未能獨立之前,我是一家之主,這個家我來撐,我不幸離世,壽險賠付這筆錢也能讓家庭平穩度過一定的時間。

孩子獨立之後,自己也退休了,不再是家裡的經濟支柱,去世也不會對家庭造成太大的經濟影響,風險也相對降低。因此定壽核心關注的是一家之主在對家有經濟貢獻的時間段裡所需的風險保障。

而終身壽險則一直承擔對家庭的責任:

年輕的時候是保障,若自己不幸離世,給家庭留下一筆錢用,防止家庭因為失去經濟支柱撐不下去。

年老的時候是傳承,自己喪失了為家庭創造財富的能力,卻在生命的盡頭留下來了一筆財富,盡最後一點力氣幫了孩子最後一把。

買定期壽險就像我們經常對孩子說的那句“管你到18歲”:

在他長大成人前為他付出一切,等到他擁有自立的能力後,開始放手讓他獨自面對風雨。

而終身壽險就像是“管你一輩子”:

管完上學管工作,管完房子管孫子,沒有因為孩子獨立就把自己與孩子切割開,持續為這個家庭付出,讓孩子順利地買了車買了房,把這一代人攢下來的財富留給了下一代人,讓他們的生活過得更好。

壽險是“責任險”,表面上被保障的人都是一家之主,實際上這份保障考慮的都是家庭。

定期壽險保了一陣子,確保家庭不會因為自己的離去,而在經濟承擔巨大的壓力。

終身壽險保了一輩子,遇到風險它來抗,百歲無憂後也留下來了一大筆錢,留給了後人。

一個注重保障,一個更進一步,注重於傳承。

上一代人如老黃牛,白手打拼出來了家業,沒必要讓下一代人重複自己所經歷過的每一份難關,多幫襯一點,生活的阻力就少一點,生活就更好一點,幫襯到了生命的盡頭,就把上一代人所攢下的財富完整的過度給了下一代。

而一代一代人的生活,也就因此變得越來越好。

第一代人是幫地主老爺幹活的佃戶。

第二代人靠第一代人的幫助買了地。

第三代人識了字。

第四代人讀了書。

就像餘華在小說《活著》裡寫的一樣:

“從前,我們徐家的老祖宗不過是養了一隻雞,雞養大後變成了鵝,鵝養大了變成了羊,再把羊養大,羊就變成了牛。”

一代一代,年年有餘,代代有餘,是為傳承。

②傳承、保障、儲蓄、另類現金流集於一身的大BOSS

當然,傳承的方法有很多,繼承法,遺囑、信託等都能做到。

但是終身壽的傳承功能與眾不同,是簡單、高效、具有確定性的。

1.簡單而具有確定性的傳承工具

不同於有嚴格格式要求且需要公證的遺囑(遺囑糾紛案件中,有將近60%的遺囑被判定為了無效),

亦不同於對資金要求很高的信託(目前家族信託的門檻通常是1000萬起),

終身壽險無論在操作性上還是在確定性上,都有著巨大的優勢。


壽險全攻略!一文了解壽險!


操作上,確認保額,然後填寫好保單投保人、被保人和受益人即可。

然後就可以傳承下來一筆確定性的財產——

終身壽險的保額屬於身故理賠金,不列為遺產,不受繼承法作用。

固定的保額,也可以為家人留下一筆確定的財產,防止出現老了之後財富縮水的情況。

與此同時,在不存在惡意避債的情況下,受益人所拿到的理賠金也不必先行償還債務。

這就是終身壽險在財富傳承上的優勢。

與此同時作為一份壽險,它還兼具了保障、儲蓄、提供另類現金流等其他作用。


壽險全攻略!一文了解壽險!


傳承我們講過了,接下來我們對終身壽險的其他三個作用:提供身故保障、進行資產的儲蓄與增值、提供另類現金流進行分別說明。

2.兼備的保障與儲蓄增值的功能

我們先來講身故保障,與儲蓄增值的作用。

以華貴人壽的【守護e家】為例:

35歲男性,保100萬,20年交費,每年交費1萬6,等到完全交費完畢,支出一共是32萬6。

交費伊始,就獲得了100萬的保障,接近百倍槓桿。

交費完成後,也有3倍的槓桿。同時還保證了一定能給孩子留下來100萬。

槓桿的存在,讓終身壽險擁有了保障功能,一旦真有什麼不幸的事情放生,花掉的保費將變成幾倍甚至幾百倍的保額回饋與家庭,讓家庭扛過失去經濟支柱的災難。

保障之外,產品本身還具有儲蓄增值的功能。

還是以【守護e家】舉例,35歲男性,保100萬,20年交費,55歲交完了這筆錢。

這筆錢並不是沒有了,而是以現金價值的形式存在於保單內,可以通過退保的方式退出來。

35歲交費,55歲交完,交完現金價值就接近了保費,並且會隨著時間不斷增長。

等到75歲,交的32萬就變成了60萬,80歲就接近於了70萬,需要用錢的話可以退保變成錢。


壽險全攻略!一文了解壽險!


正是因為現金價值的存在,才讓【終身壽】有了儲蓄增值的功能,慢慢的把30萬變成60萬、70萬,最後變成100萬,留給了孩子。

另外,如果我們捨棄交費前期的槓桿,把壽險買成增額終身壽的話。

我們給孩子留下的這筆錢會變得更多,甚至還能提供“另類”的現金流,在進行傳承的同時進行養老的補充。

3、終身壽險的變種,提供另類的現金流

增額終身壽屬於終身壽的變種。

和我們舉例中保額固定的【守護e家】(下稱定額終身壽)不同,增額終身壽的保額和保單的價值會不斷的增長,這樣他們的特點和作用上產生了比較大的區別。


壽險全攻略!一文了解壽險!


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到,和保額不會變動的定額終身壽相比,增額終身壽的特點在於:

①保額遞增

②前期保額較低,隨著保單年限的增長,保額和保單的價值會不斷升高。

這就導致了增額終身壽的保障功能比較弱。

壽險保障功能的強弱由槓桿決定。

同樣是35歲男性,20年交費的情況下,定額終身壽的【守護e家】第一年保費約為1萬6,保額是100萬,槓桿接近百倍。

而作為增額終身壽的【中華尊】,每年繳費1萬6,第一年保額只有2萬5,槓桿只有1.6倍。

差距不可謂不大。

但隨著時間的增長,增額終身壽無論是在保障方面,還是儲蓄增值方面都會漸漸超過定額終身壽。

我們以中華尊為例,可以看到無論是身故保障,還是保單現價都在進行快速的增長,35年後超過100萬,65年後變成了200萬。

如果是平額終身壽,那就是保障一直100萬,現價最高不超過100萬了,差距非常明顯。


壽險全攻略!一文了解壽險!


與此同時,由於保額和現價在不斷增長的特性,增額終身壽也就有了提供另類現金流的能力——

我們可以通過部分退保的方式把不斷增加的現金價值取出來,達到養老的效果。

還拿中華尊舉例,假設35歲男性,一次性購買100萬的中華尊,

65歲開始,每年通過減保的方式取10萬元用作自己的養老金,

與此同時,直到90歲前都擁有著超過200萬的身故保障,一旦去世,就可以把這筆錢傳承給孩子。

通過退保的方式,換來的“另類的”現金流補充了養老金,剩下的保額則用來做保障和傳承來使用。

身故能傳承,活著能養老,完成了閉環。

這就是終身壽的變種,增額終身壽提供的“另類的現金流”所帶來的效果。

③結語

OK,文章到這裡,終身壽險的簡單科普基本上就講完了。

其實關於終身壽,可以講的還有很多,比如說它可以提供相對的債務隔離的功能,比如說它可以成為一個優質的借款渠道,但受限於篇幅,就不在這展開了,我們下次再講。

最後,我們就用途和適用人群給終身壽做一個總結,讓大家再明確一下終身壽險的特點

定額終身壽險——擁有較強的保障功能,同時擁有一定的儲蓄增值的功能,保障和傳承兼備。

增額終身壽——前期保額比較低,保障功能稍弱,但後期保額和現金價值都會逐漸增加,儲蓄增值的能力比較強,相對於保障,更注重於傳承。

抗風險能力不強,經濟實力較弱的家庭,適合購買定期壽險或者定額終身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