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棣不造反,朱允炆的王朝能撑多少年?

艾源堂养生科技


朱棣于建文元年起兵反抗朱允炆新政,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要说这朱允炆,也实在有点不争气,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仗打了三年,活活把王位打没了!这事实在让人没想到,朱允炆自己没想到,朱棣也没想到,朱元璋更没想到!

朱允炆为什么能越过一众叔叔兄弟被朱元璋一眼相中立为皇储?这和朱允炆的演技有关。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心痛万分,没有了自己一手栽培的继承人,但有高仿啊,还是以假乱真的那种。朱允炆此人最大的优点就是会拍马屁,最常说的就是“我爷爷说的都是对的”,此外还是父亲朱标忠实的模仿者。

种种假象让朱元璋信以为真,直觉朱允炆是天定的皇位继承人,就是这一次看走眼,险些给大明王朝酿下大祸!朱允炆此人除了演技颇高,但他没有真正的学会政治、军事、心术等方面的知识,皇帝做的可以说是一无是处。

军事上的战败,掩盖了他政治上的失败

靖难之役的失败将朱允炆钉在了失败者的耻辱柱上,但他的无能绝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指挥不当。自登基开始朱允炆就奉行重文轻武的方针,除了耿秉文,满朝武官只有李景隆之流。文官倒是比武官强些,重臣诸如齐泰、黄子澄以及方孝孺,几位老臣忠心没的说,但治国能力呢?差的可能不是一星半点。

三人之中如果非要说谁比较有宰辅之相,那只能是齐泰了,相比黄子澄、方孝孺只会每天喊口号、写文章外,齐泰至少还有一些斗争意识。齐泰曾言“擒贼先擒王,先收拾朱棣”,朱允炆没听。又曾经极力反对李景隆挂帅,朱允炆又没听。甚至在朱元璋忌日,朱棣遣子入京拜祭,齐泰要求扣留为人质,朱允炆还是没听。

事后证明齐泰的建议是无比正确的,朱允炆为什么不听?除了他自己没脑子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黄子澄的劝谏……

至于方孝孺更不必说,负责制定口号而无实际策略,小动作频频却是自取其辱,比如他曾书信朱棣之子朱高炽,意图挑拨其父子关系,一边赢了是正经太子,一边投降是叛臣之子,但凡朱高炽有点脑子就知道该怎么选,结果朱高炽果真信都没拆就交给朱棣了……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误国误民是文人啊!

国家层面的政治策略一塌糊涂,核心大臣不堪重任,此时的朱允炆在干啥?他把全国上下的地名在短期内大量改成了古地名,有些地方改了一次不算还要改第二次。改名后大家经常反应不过来地名说的究竟是哪里,不仅是百姓,就连官员也一时无法适应,写奏折经常在旁边注释标明这地方以前叫什么,否则没人看得懂……

政治上的失败,又遮掩了经济上的混乱

朱允炆是第一个被儒家思想全面侵蚀的皇帝,在奉行精英教育的明清皇族,大多数皇帝都会把太子交给儒家教学,但是储君学的是经史子集、玩的是琴棋书画,干的却是政治、军事、经济这种八竿子打不着的活儿,试想培养一个厨子然后让他去做IT,这厨子可能会疯,朱允炆心态还不错,人没疯,但明朝官员和老百姓八成要疯了。

大力推行恢复井田制。你没听错,就是周礼提到的井田制,你没记错,就是孔孟时代宣告彻底破产后已经两千多年没人执行过了的井田制,王莽除外……通俗的说,井田制就是要求先种提供赋税以及村有的公田,然后再种农作物归自家所有的私田。这种制度在周朝就已经显得不合时宜,隔了这么久朱允炆又来这么一出?

全面减免江南地区税收。朱允炆执政时期减税力度之大,甚至部分地区的赋税竟然减到了仅有朱元璋时期的15%。一般来说减税是好事,可朱允炆这家伙也忒不会选时间。刚好那个时候前线与朱棣燕军作战正处于胶着状态,几场大的战役均告失败,而朝廷国库空虚,拿不出钱来组织军队对朱棣军队发动反击……

地名复古也就罢了,经济也要复古,大概真是过度崇信儒家学说,才会做出一堆这么不切实际的事情。

建文帝朱允炆,继位时间虽然不长,但短短四年时间就折腾出这么多花样,也实在是难为他了。相比而言,朱棣要靠谱很多,永乐大典、七下西洋、平定安南、远征蒙古,开拓了后世明朝的繁荣昌盛。难以想象如果朱棣没有被逼急了起兵造反,明王朝难保不会像秦朝和隋朝一样二世而亡!


王铭苇


朱允炆在朱棣面前显然还是太年轻了,朱允炆继承大统的时候才21岁,而燕王朱棣都已经38岁了。朱允炆作为朱元璋钦点的皇位接班人,却为何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就被皇叔朱棣推翻了政权?朱允炆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其实不然也。




可以说,朱允炆是最像父亲懿文太子朱标的皇子,朱标的长子朱英雄幼年夭折(只活了八岁),朱允炆是事实上的嫡长孙。朱元璋放弃其他几个年长的儿子而选择了年纪轻轻的朱允炆作为皇位接班人,并非只是为了遵循“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皇位继承制度,而是因为朱允炆确实有他自带的闪光点,朱允炆虽然年轻,但是他为人却非常正派,没有皇室子弟的轻浮、纨绔,而是沉稳有度,诚孝至仁,朱允炆的性格操行都很像父亲朱标。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从陕西巡视回来的太子朱标不幸染病去世,皇太孙朱允炆因为悲伤过度而日渐消瘦,朱元璋安慰他说:“而诚纯孝,故不念我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太祖朱元璋去世,同年皇太孙朱允炆即帝位,改年号为建文。这一年,他才21岁,经过皇祖父三十一年苦心经营,“洪武之治”成绩斐然,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大明天下一派繁荣昌盛气象。




如果只是做一个守成之君,朱允炆完全可以做到。不过,建文继位之初却也大行改革,比如,他一改过去皇祖父重武轻文的思想,而是提高了文官在朝廷的作用。建文朝主持“削藩”国策的齐泰,黄子澄等人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建文帝宽刑省狱,避免了冤假错案的一再发生,洪武朝的大肆屠杀功勋之臣在建文帝时期没再发生过,建文帝抑制宦官力量,对宦官不法严惩不贷。“建文新政”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年时间,但是对明朝后世皇帝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当然,如果从严格的标准讲,朱允炆实在离他皇祖父还有不小的距离。建文帝自幼熟读儒家经书,但不懂得圆润变通。他和父亲懿文太子一样,性格温文尔雅,即长皆与宽大著称。他身边的亲近之臣,包括方孝孺、齐秦、黄子澄等人,都是怀理想主义,书生气浓厚,对时局没有大同观认识的人。建文帝在这些人的影响下,“削藩”畏畏缩缩始终放不开手脚。朱允炆是个十足的书生型皇帝,他毫无治国经验,不仅不能和他的皇祖考比,甚至他那些雄才大略,镇守一方的藩王叔父们,建文帝也远不是他们的对手。在这些儒学官员的熏陶影响下,建文帝幻想着能以儒治国,推行他所谓的理想仁政,但是这在明初,几乎都是不现实的事情。




建文帝本身就是个死读书的书呆子,加上黄子澄齐泰儒家修齐治平理论的思想灌输,所行新政皆是脱离实际,方孝孺还建议建文帝从古籍经文中去寻找治国的灵感。这三个人虽然正直勇敢,胸怀为天下苍生计的理想。但他们都是腐儒之见,缺乏实践意识,反而使建文帝在施政理念上一再脱离实际。燕王朱棣打着“倾君彻”的名义靖难起兵,目标就是直指齐泰、黄子澄。即便朱棣不造反,估计建文王朝也难以维持太久。


大国布衣


在建文的削藩之下,假设燕王朱棣不会造反,那么在其他藩王或无能力,或无勇气起兵造反的情况下,建文的确很可能完成削藩,囚废全部藩王。有些观点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以建文仁孝会造出一个不逊永乐的盛世。

然而情况可能并不那么乐观

一,眼光不好,政治经验少。建文刚继位的时候政治经验少,政治能力也不出众,但朱元璋给他留下的班底助他做个守成之君倒也不难。但是建文眼光不好,居然重用方、黄之流,形同宰辅。方黄二人过于理想化,虽然满腹经纶,但缺乏治世之才,当个教书先生尚可,用来治国的话,只会把建文带偏,腐儒用的不好可是会害死人的。方孝孺整天念叨什么上古井田和恢复上古官制这些不靠谱的玩意,关键建文就信这套。

二,北元残余实力不弱。虽然徐达等人1367年北伐成功之后,取下大都,将北元赶往大草原。蓝玉也于1388年在捕鱼儿海击破北元小朝廷,全歼其主力部队中央禁卫军,致使北元内乱不断,随着脱古思帖木儿被杀,北元正式分成鞑靼和瓦剌。但即便已经分裂,他们的实力依旧都不容小觑。1409年朱棣命令淇国公丘福率军十万进攻鞑靼大汗本雅失里,由于丘福不听劝谏一意孤行,使长途跋涉已经疲惫的大军在未经休整的情况下碰上了以逸待劳的鞑靼军,全军覆没。1449年,由于明英宗听信太监王振,导致土木堡号称五十万的大明精锐兵团被瓦剌全歼。



朱元璋雄才大略,为什么要分封?

一、的确是他宠溺子孙。二、大明初定,局势尚不稳定,洪武年间叛乱偶有发生,永乐年间也有唐赛儿反叛。三、北元实力依旧很强。所以不得不分封诸王以镇之,尤其是九大塞王,实力最强,此时的分封制是利大于弊。

然而这些建文都不懂,他只是觉得诸王是他巨大威胁,必除之而后快。原因也很简单,他并不是朱标第一顺位继承人,能上位全靠朱元璋力挺,所以他才会在刚登大位,屁股还没坐热的情况下就谋划并开始削藩,一年之内连削五王,直逼燕王。其中周代齐岷四王全部被囚废关押,湘王不愿受辱,阖宫自焚,由于让建文背上杀叔之名,让爱惜羽毛的建文和其党羽大怒,建文非但没有收敛骸骨以厚葬,反而赐其谥号戾。



建文的朝廷是个文人朝廷,他主要宠信的也是文人,尤其是近臣方黄之辈。假设朱棣不反,削藩很可能会成功,论功行赏,替建文出主意的方黄之辈自然会更受宠信和重用。那么方孝孺一直积极主张的复周礼、复上古井田的建议就很可能被建文采纳通过。一旦实行复上古井田,朝局动荡,天下不安,民不聊生。此时外无藩王屏护,内有腐儒作乱,一旦在蒙古高原虎视眈眈的鞑靼瓦剌共同举兵南下,大明二世而亡也未必不可能。


龙武骁卫


能撑多少年不好说,但客观的讲,能不能搞出一个“建文盛世”且不谈,但也不至于像某些答主所说的明朝会“二世而亡”,亡国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内有大乱、外有强敌,但是明初一个都不占。

最坏的结果:蒙元反扑提前、北方边境安定时间减少、后期燕云之地又落入游牧民族之手,明朝由一个大一统王朝缩水成南方偏安政权。


朱允炆的军事、政治能力固然已经被历史证明了有多水,掌举国之力却干不赢偏安一隅的四叔,说明他的综合能力极差。自己能力差也就算了,偏偏又任用了方黄齐三人,这种即忠且庸的人,破坏力比奸臣还要大,“书生误国”放他们仨身上一点不过份。

虽然我也不看好朱允炆的治国能力,但是说因此亡国就有些偏激了~


明初繁荣昌盛属于大概率事件,改朝换代后,由于大量人口死亡,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没有战乱负担的民生是恢复很快的,任意一个守成之君都能“打造”出一个盛世来。


朱允炆这个标准的儒家弟子,即位后又继续推行轻徭薄赋的养民政策,江浙地区的赋税甚至降低到只有朱元璋时期的15%,虽然对于国家的财政收入影响很大,但是这时候并没有明朝后期那种严重的土地兼并情况,国家赋税也能正常收取,只要不去搞什么大工程或者频繁的对外战争,就不会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而老百姓有饭吃就不会去造反。

越是王朝后期,繁荣之后的弊病出现了,才越需要英明之主。

至于军事方面,朱允炆固然没有迁都北京的眼光和魄力,不过这时候的北元,经过朱元璋在位期间几次远征,已经没有了“光复中原”的实力,内部分裂造成的内乱,最多在明初在北方边境做一些骚扰性攻击,这时候明军的战斗力还没有直线下降,挡住北方的游牧民族还不成问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朱棣靖难打了三年虽然几度大败南军,但始终只能在北平附近转悠,如果不是最后孤注一掷绕过大城直奔南京这种“赌命”行为,靖难的结果还真要两说,原因是李景隆虽然是个大草包,但是盛庸、铁铉、平安等南朝大将都不算太差。

总结一下就是,假如朱棣不造反,那么朱允炆做个守成之君也是绰绰有余的,不是朱允炆能力问题,而是明初的国内外环境决定了一切,即便游牧民族卷土重来,最多也就是北方局势更糜烂一些,朱允炆得个善终并不难。


疯狂的008


这个问题非常好,因为这不仅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更是一个可以让人脑洞大开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有谁的答案更符合逻辑。

我觉得如果朱棣不造反,朱允炆非常有可能开创一个大明盛世,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朱允炆即建文帝上位时,才21岁,是朱元璋亲自带大、培养的皇位接班人,对朱元璋时期的弊政是有深入了解的,一上台就着手实行了“新政”,改革祖制,说明他不并是一个墨守成规的皇帝,而是一个锐意进取的改革家,他的新政主要是两块,一是改革法制,二是实行消藩。建文帝认为他祖父的律令法典的某些部分过于苛严,特别是那些在诰和榜文中所定下的惩罚条款更是如此。据说,他在他祖父生前即已敦促洪武帝从他的法典中取消73条这样的条款。在他即位以后,他禁止以诰文为根据来进行审理和判案,同时停止张贴榜文,这就使他用正式遵守律令的手法,巧妙地掩盖了他事实上对他祖父的指令的否定。这些说明建文帝不仅有改革的意愿而且有改革的智慧,其次在经济上,建文朝廷也制定了一些新措施,以减轻前朝某些过重的税收,限制佛、道二教寺观所能拥有的免税土地的数量,削夺世袭封藩,可惜这些政策大部分都被朱棣废除了,如果这些政策可以得以有效执行,那大明王朝很可能迎来像大汉王朝“文景之治”一样的修养生息的局面;

2、 朱棣是最像朱元璋的一个儿子,生性残暴,嗜杀成性,经过元末战争,除山西少数地区外,中原地区已人丁稀薄,土地荒芜,加上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燕军南下时,大肆杀戮,直接导致后来不得不继续实行大移民的政策,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朱棣上台之初,全盘否定了朱允炆的所有新政,包括消藩,实际上是政治上的一种倒退;

3、 朱棣虽然是明朝历史上比较有为的皇帝,但是他连年的征战及好大喜功的性格极大的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郑和下西洋虽然宣扬了明朝的国威,但是不属于正常的贸易而是一种朝贡贸易,极大的耗空大明的财库,所以后来不得不取消了;

因此我认为,如果朱棣不造反,在大明最需要休养生息的时间没有靖难之役,大明将开创一个空前盛世。


历史联盟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问:朱允文有治国才能吗?

这就需要看朱允炆即位后所实施的措施。

朱允炆即位后施行了哪些措施

1、针对洪武时期武官地位最高、事务官次之,文官地位最低的现状,朱允炆接受方孝孺等提出的文官制度改革:

A、在废除丞相后,作为文官最高职位的六部尚书仅为正二品,比五军都督府的正一品低,于是将六部尚书提升为正一品,并增设左右侍中,位在侍郎之上;

B、改督察院为御史府,改都御史为御史大夫;

C、撤销十二道,改为左右院,左院为拾遗,右院为补阙;

D、改通政司为通政寺,改大理寺为大理司——纯属无聊;

E、扩大詹事府、翰林院的编制,增强文官的质询谏诤功能。

基本上朱允炆进行的文官制度改革,除了提升六部尚书品衔为正一品、扩大翰林院编制外,基本上就没有多大意义,也不属于急务,只是方孝孺等复古理想的实施而已。

2、还是皇太孙时,朱允炆参考《礼记》和各朝刑法,向朱元璋提出修改73处过于严厉的《大明律》条文,但是没有得到回复。

3、朱允炆即位元年,就将刑部的囚犯人数减少朱元璋洪武时期人数的30%——这30%的囚犯都是被放回去了。

4、裁军措施。规定全家在兴州、营州、开平当兵的,允许一个人回家为民;全国所有卫所,凡独子当兵的,都放回家为民。

5、惠民措施。赐老人米肉棉布等生活用品,将孤寡残废生病的人收为官养。

6、减免江浙等地方的赋税。

7、即位后立马收回藩王兵权到朝廷,急切削藩,导致引起靖难之变。

朱允炆改革的影响

1、重文轻武,以文官压制武官,削减武官的利益,致使武官们没有在靖难之变中尽心尽力的支持朱允炆;

2、采纳方孝孺的复古建议,推行一些不急不痒的措施,有改革之名,无改革之实;

3、削藩太过急切,没有做好安抚和边境防守的措施。

对朱允炆个人能力、品行的推断:

1、具有儒家的仁政思想。从劝朱元璋修改大明律,即位后实行的宽政措施可以看出。

2、做事冲动、思虑不周详。从急于削藩、在靖难之变中要求班师导致明军从原本的优势变为劣势等可以看出。

3、优柔寡断。即便面对朱棣起兵,朱允炆依然没有想要处死朱棣的想法,几次下诏朱棣罢兵、议和。可以说,只要朱棣同意罢兵,朱允炆还是让朱棣继续做他的燕王。

简单说,朱允炆是一个有仁心、做事冲动、优柔寡断的人。他可以做一个守成皇帝,只要没有面临大环境。

现在回到题目,假如朱棣不反:

1、朱允炆可以稳坐他的皇位,治国国家也会风生水起;

2、朱允炆即位是21岁,假设朱棣即位22年也是朱允炆在位时间的话,由于朱允炆杀伐能力的缺乏,明朝将面临:

A、不会攻打越南,严格遵守朱元璋的不征诸夷国名的遗训,会尽早承认越南的独立。

B、北元会继续存在,而且很有可能在朱允炆即位10年后夺回燕京:原因:

朱允炆在南京,可以放弃燕京;

朱棣等藩王被削藩后不会活到当时,明朝原来的老将会老死;

即便朱棣五征漠北,蒙古还是可以迅速恢复实力——瓦刺部的崛起就是明证;

朱允炆治理下,不会大规模远征蒙古,蒙古势力很有可能在十几年后和明朝以黄河为界。

简单说:加入朱棣不反,朱允炆继续治理,明朝的历史只有两种情况:

1、北宋和契丹的兄弟联盟关系,很有可能是以黄河为界,或者是淮水为界;

2、南宋和女真的君臣藩国关系,明朝治理两淮、江南地区,北部为蒙古治理,即恢复朱元璋统一南方时和元朝的疆界。

但不管是朱允炆,还是朱棣,蒙古都是明朝灭不了敌人!问题就在于,明朝是否愿意放弃河西、山西、河北等地区。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我们都知道,本来朱元璋是把江山让给了孙子朱允炆,可是,最后江山竟然被朱棣跟篡夺了,不知道老朱地下有知,会作何感想?

大家都清楚朱元璋打下江山来很不容易,他对待江山的继承人,也是格外的小心的。最初他是想把皇位,传给自己的长子也就是朱标。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朱标死在了老朱的前面。可以说这突来的一切,打乱了朱元璋原本的计划。

现在摆在朱元璋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当然就是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了。

太子朱标死了,是选朱标的儿子当皇帝呢?还是选自己的儿子当皇帝呢?

这个问题可能老朱想了很久。

毕竟这个问题是怠慢不得的,因为中国历史上已经出现过很多,没有选好继承人,而导致亡国的事例了。

中国汉人当皇帝的时候,一般是选择嫡出的长子当皇帝,这样的话,不大会引起皇室之间的骨肉相残。

但是,朱元璋的问题是长子死了,其他的儿子要选谁呢?

似乎选谁都会引起矛盾,于是,老朱索性绕过了儿子。直接选择了孙子朱允炆来当皇帝。他以为自己选孙子当皇帝, 儿子就没有意见了。这个天下就会太平了。

没想到朱元璋的这一做法,恰恰相反引起了公愤,最起码朱元璋的儿子是不服的。凭什么皇位要传给一个没有任何战绩可言的黄毛小子呢?

再加上朱允炆一上台就大力的削藩,导致本来对他就不满的叔叔们,更加的对他不满了。最后索性朱棣直接把朱允炆给干掉了,篡夺了皇位。

我们假设一下朱棣若是没有篡位的话,朱允炆治理大明王朝,能走多远呢?

朱允炆当皇帝的时候,只有21岁,且是一个太平天子,他是没有参加过战争的。这个年龄,再加上他本身的经验,就已经是他的短板了。

毫无疑问这一点是他比不上朱元璋其他的儿子的,最起码朱元璋的儿子都能打,威望要比他高的多。

朱允炆的眼光也不咋地,通过他用的那些讨伐朱棣的人来看,至少他用的都是错误的人。再加上他本身的仁慈,软弱,导致了他最后丢了天下。

这都是当皇帝不能有的,皇帝就要心狠手辣,就要唯我独尊。

在朱允炆当皇帝的漫长生涯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反叛他的人,即使不是朱棣,而是其他人,朱允炆也未必对付得了。

当然了我们目前所说的都是内斗上。

若是朱允炆连内斗都打不赢的话,那对付外敌上,他就更差劲了。

他能比得上晓勇善战的马背上的民族吗?他敢把都城建在距离少数民族只有几十里之遥的北京城吗?他能平衡的了臣子,兄弟,国家之间的利益吗?

可以说每一件事对他来说,都是一个灾难性的考验,我觉得若是让朱允炆当皇帝的话,明朝肯定是走不远的,至少走不了两百多年。


汉史趣闻


如果没有朱棣造反,就不会有清朝存在。

为什么?很简单,答案就是蝴蝶效应。

首先朱棣自己造反成功,所以更加忌惮各路番王。残杀,监视,不能出门。直接导致了活下来的各路王爷全废物,从后期女真打到门口还内战就能看出来。一群只能贪图享受的废物。

其次,朱允炆不是死亡,是失踪。什么意思呢?正统皇帝还活着,你打的旗号是清君侧,就是诛杀弄臣。皇帝可以活着可以死了都没事,但是你失踪了?握草,哪天哪里举个旗子打你的名号造反,谁还听我的?赶紧查,唔……可能下南洋了?联合境外势力?郑卿家,给朕去找他回来,顺便震慑一下那帮土著。还有,给朕封海。(直接导致后期倭寇横行)什么?你说明朝有对外贸易?那是官方贸易兄弟,咱60年代对外也有贸易,对你有影响么?又不是民间贸易。于是闭关锁国了。

第三,朱棣造反直接导致东林党的歪风邪气滋生。为啥呢?这么多大臣,一看前任皇帝不行了,纷纷改投门庭,毫无节操,前天喊着共存亡,今天跪拜新君。从此以后,明朝官员开始了铁骨铮铮的一朝,认太监干爹更是发扬光大。毕竟有先例的东西都好办嘛。教育皇帝时有祖训,跪太监干爹时把朱元璋的立的碑铲了都能当看不到,这样的国家有意思?

为什么朱允炆就没这些问题,正统继承人,一个字正。号令之下,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如果是朱允炆当道。明朝早就征服亚洲了。


智慧的礼物


这个问题问的好,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朱允炆的失败,不是败在懦弱和妇人之仁,而是失败在年轻和经验不足。毕竟,朱允炆上台时才21岁,而朱棣已38岁,且经过军事锻炼。

如果能让朱允炆活到40岁以后,大明朝的格局就不一样了。40不惑,人到40以后就开始稳重了。



明朝的问题在哪里?明朝的灭亡原因是什么?

第一个原因:吃财政饭的朱家宗室子弟繁衍太多,把朝廷吃垮了。明朝宗室俸禄问题在嘉靖年间(1522-1566年)就已经比较突出,嘉靖皇帝朱厚熜在晚年颁布了《宗藩条例》企图进行限制,但收效甚微。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明朝朱家皇室有15.7万人,加上服务人员,上百万,这些人都是吃饭不干活的,而当时全国只有5000多万人口。有的远支已经很穷了,我看《明实录》发现:明朝皇帝第一次赈济皇室子弟的时间是万历十五年(1587年),此时明朝建国已经219年,距离明朝灭亡还有57年。



第二个原因:迁都北京使得明朝缺乏战略缓冲。朱棣迁都北京后,明朝在事实上形成“天子守国门”的态势,京城距离最近的长城就是几十公里,少数民族的骑兵一旦越过长城,要不了两个小时就能杀到京城下。首都缺乏战略缓冲,准备应战时间就短,容易处于被动。满清曾经在崇祯年间(1628-1644年)五次越过长城抢掠,崇祯皇帝没有更好的抵御办法。虽然组织了抵抗,花了很大人力物力,但是面对满清快速机动的骑兵,明朝心有余力不足。



第三个原因:北方边防耗费了国家太多的钱粮。北方边防是烧钱机,修长城、驻扎大量的军队,每年要花大量的资金。《明神宗实录》记载仅仅是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到四十八年(1620年),北方边防就花了将近2000万两白银,是明朝中央财政近5年的收入,彻底搞穷了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军5万余人与努尔哈赤的大军在辽东萨尔浒大战失败,明军几乎全军覆没,明朝元气大伤,辽东形势急转直下。万历皇帝于第二年去世,想必与此败多少有关。



围绕上面三个问题来分析一下如果朱棣不造反明朝的发展推测:

第一个问题:朱允炆能解决藩王俸禄的问题吗?我分析认为,朱允炆不能彻底解决藩王问题,但可以延缓藩王的繁衍和俸禄的大幅增加。朱允炆上台一年内就削除了5位藩王,将他们贬为庶人,朝廷节省了一大笔开支。如果不是燕王造反,不出意外,朱允炆的削藩工作将会继续推进,这样一来,明朝藩王的数量将会大大减少,藩王俸禄对财政的压力也没有那么快形成。朱棣夺取帝位后,当起了老好人,对藩王的态度是好好花钱养着,但要削除他们对抗中央的军事力量,正是朱棣这个好好养着的做法,后来给财政造成很大压力。从第一个问题分析来看,朱允炆的做法比朱棣更有利于延续明朝的寿命。



第二个问题:迁都北京问题。朱元璋说过,北京并非都城的选项,作为朱元璋的皇太孙,朱允炆应该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朱允炆即便迁都,也不可能会迁到北京去。不迁到北京,首都在南京或迁到西安、洛阳,少数民族的骑兵并不敢大举深入内地,明朝中央政府对付少数民族有足够的战略缓冲,更有利于稳定,至少更有利于守住基本盘,比如长江以南。有人说,明朝如果不定都北京,应该没有那么快灭亡。我认为有道理,起码可以像南宋那样南北对峙很久。

第三个原因:北方边防问题。这个问题,无论谁当皇帝都要面对,不用多说。


综合以上分析,我觉得如果朱棣不造反,按照朱允炆的路子走下去,明朝可能会延续更长的时间,但是很可能后期像南宋一样,南明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



坐看东南了


如果朱棣不造反,朱允炆的王朝也撑不了几年。首先一个成功的皇帝要具备多种能力,加上有利于稳固江山各种因素。

皇帝应具备的能力是什么?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总结了四个字即:仁、明、果、决。简释之就是仁慈,明白,果敢,首先我们从当时的靖难之变可以看出,朱允炆的削藩略显他不会审时度势,这里不是指朱允炆的削藩政策不对,而是时机不到。再加上建文帝在此次战役中,不断的判断出错,朱允炆有造盛世的决心,却没有审时度势的能力,就是时机不成熟,为时尚早。

再说说建文帝当时所依靠的大臣方孝儒,齐泰,是一批儒家为代表的治国之士。这批士人治国之略,还是可以,但也有个通病有其理论,并没有实干之才,提出削藩体现了这几个大臣的不够老练。

再说当时大明王朝的边疆未定,时常受到侵犯骚扰,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忧患,明成祖一辈子都献给了边境,自己也死在了征战的路上。朱允炆的武略怎么也比不上明成祖。

朱允炆治国之力是有,但性情柔弱,再加上盲目的削藩,朱隶不反,也有其他人反,要不了几年也会失去大明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