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蝗到底会不会危及中国?监测防控预案来了!最后还要防这里

今年以来,沙漠蝗在东非、西南亚罕见暴发,对当地粮食和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会不会浸入我国?引起了国内的广泛关注。

在3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就表示,去年以来农业农村部部一直密切地关注沙漠蝗的发生发展态势,今年多次组织专家会商,分析认为,沙漠蝗迁飞入侵我国的概率很小,即使迁入我国,我们也有能力应对。

怎样应对?实招了!3月9日,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国家林草局联合制定印发《沙漠蝗及国内蝗虫监测防控预案》,“御蝗于境外、备战于境内”,坚持“两手抓”,努力夺取小康之年粮食和农业丰收。

不可小觑的一种蝗

沙漠蝗为何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全球的蝗虫种类有近万种,沙漠蝗是最不受待见的一种。沙漠蝗虫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破坏力的迁徙性害虫之一,每天可以随风飞行150公里,存活时间3个月左右。且繁殖能力强,取食植物多。据悉,占地一平方公里的蝗虫群一天可吃掉3.5万人的口粮,所到之处禾草皆光。

沙漠蝗到底会不会危及中国?监测防控预案来了!最后还要防这里

目前,沙漠蝗已在肯尼亚、索马里、印度、巴基斯坦等10多个国家严重发生。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监测,肯尼亚已有100多万亩作物受到危害,是70年来发生最严重的一年,巴基斯坦预计今年受沙漠蝗影响造成粮食减产30%以上,印度有555万亩农田受害。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出蝗灾危险级红色预警,警告沙漠蝗可能在今年6月份进一步暴发,届时蝗群规模可能增长至当前的500倍。

2月23日-3月5日,应巴基斯坦政府请求,农业农村部紧急派出中国蝗灾防治工作组,赴巴实地考察蝗灾情况,协助制定防控方案,协商确定援助事宜。专家组调查认为,此次巴基斯坦蝗灾受外来迁飞和本地孳生双重影响,发生形势十分严重。目前,沙漠蝗已处于成虫期并交配产卵,面临进一步暴发的风险,对巴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沙漠蝗会侵入我国吗

沙漠蝗是否会侵入我国,对我国农业造成影响呢?

国家林草局发布的相关通知显示,据专家研判,如果气候条件适宜,巴基斯坦、印度等邻国蝗灾将会持续暴发。6-7月在西风急流与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共同作用下,沙漠蝗如果迁入我国可能有三个通道:从巴基斯坦和印度沿青藏高原河谷地带直接侵入我国西藏,或继续向东迁飞经缅甸侵入我国云南,或从巴基斯坦向北迁飞经哈萨克斯坦侵入我国新疆的可能性,存在对我国造成危害的风险。

沙漠蝗到底会不会危及中国?监测防控预案来了!最后还要防这里

但中国蝗灾防治工作组分析认为,由于中巴、中印边界存在高山高寒地区天然屏障阻隔,雪山、冰川等低温环境也不利于蝗虫大规模迁移和生存;沙漠蝗适宜热带和亚热带沙漠地区发生,我国生态环境不适宜沙漠蝗生存,难以成活;此外再考虑巴基斯坦和印度已采取防控措施等因素,沙漠蝗入侵我国造成危害的风险较小。

即使沙漠蝗迁入我国,我们也有能力应对。我国有上千年治蝗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蝗灾发生程度已显著减轻,积累了丰富的治蝗经验。期间不乏有“牧鸡治蝗”“牧鸭治蝗”这样的案例探索。目前我们有完善的监测体系、成熟的应急机制和较强的专业防治队伍。而且防蝗的药剂、器械储备比较充足。

御蝗于境外、备战于境内

虽然沙漠蝗迁飞入侵我国的几率很小,但考虑到有草地贪夜蛾入侵的前车之鉴,且事关粮食安全,一刻也不能放松。

按照“御蝗于境外、备战于境内”的策略,《沙漠蝗及国内蝗虫监测防控预案》中提出“两个努力确保”的总体目标,努力确保境外沙漠蝗不迁入造成危害,努力确保国内蝗虫不暴发成灾,全力夺取小康之年粮食丰收,有效保障生态安全。

《预案》对沙漠蝗监测防控做出了具体部署。加强云南、西藏、新疆等可能迁入区虫情监测、及时预警,按照迁入风险,设定50万亩应急防治任务。配套组建专业防治队伍,储备应急防控物资,一旦迁飞入境,立即启动应急防治。

沙漠蝗到底会不会危及中国?监测防控预案来了!最后还要防这里

2018-2020年沙漠蝗虫主要迁飞路径图。(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为此,要求农区沿中印、中巴、中缅边境线,以交通沿线及海拔较低的山口和河谷等风险地带为重点,在200公里范围内,以县为单位布设一批监测点,第一时间掌控沙漠蝗迁入动态。3月底前,农业农村部门将在云南、西藏、新疆等沙漠蝗可能迁飞入境的边疆地区,组建50支应急防治专业队伍,配备高效施药机械,组织防控技术培训,开展应急防治演练。同时,提前储备50吨至60吨防治药剂,云南3月底前逐步到位,西藏、新疆4月底前运送到县。

除农区、森林草原监测防控外,这次《预案》还特别指出,加强口岸监测及入境检疫,闸禁从口岸入侵的隐患。“强化入境口岸疫情监测,加强对非洲和印巴地区进境货物和运输工具的植物检疫,严防沙漠蝗虫卵、幼虫及成虫从口岸进入我国,一旦发现,立即作除害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