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大明风华》怎么样?能看吗?

123zcd


赵山河最喜欢明朝历史,所以对于明朝的影视剧一直青睐有加,从前有胡金铨的明朝系列,现今有《绣春刀》、《女医明妃传》等佳作。

最近在湖南卫视热播的《大明风华》讲述明朝六位帝王的故事。但是这部剧一经播出,便被骂得狗血喷头。

赵山河一直在追,发现没有网上说的不堪,除了服化道错误、男女主情感线拖沓的毛病,只要我们把重点集中在朱家五子身上,就会发现这部剧在用很大篇幅重新解构历史的真实,包括皇室,包括权谋。

解构皇室

以往我们看宫斗剧,觉得皇家都是你争我斗,至死方休,前有《汉武大帝》太子全家被灭,后有《雍正王朝》当中九子夺嫡。

这种权力的顶峰带来氧气的稀薄,观众在看的时候如鲠在喉,感慨孤家寡人可不好当。但这种处理方式,始终给人一种距离感。

毕竟,皇家的人也是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大明风华》尝试进入朱家五子的日常,拍成了《朱家版我爱我家》。那它是怎么解构皇室?

一是靠语言,以往影视剧要么是父皇,皇爷爷,要么是皇阿玛,但是《大明风华》当中没有这么多忌讳,老大,老二,老三,爷爷,这些在平常百姓中的叫法也“移植”到皇上王爷嘴巴上。

尤其是老二汉王不满老大当政,说到“哪家没有没出息的孩子,凭什么他是老大,什么东西都归他?”

想想朱棣马上得天下,这类直接语言倒也符合这家人的性格。

现在关于宫廷的影视剧要么政治化,你算计我,我算计你;要么职场化,层层升级,登上顶峰。所以观众都站在上帝视角,剧情无论是玛丽苏还是杰克苏,基本看到开头就知道结尾,每个角色都脸谱化,那么导致一个问题——人物不说人话。

《大明风华》对待历史人物是平视的,正如鲁迅说过:“历史就是王侯将相的家谱。”剧中朱棣一朝无非是朱家五子的“打打闹闹”——当然这种“打闹”会死人的。

但至少它能拉近我们和剧中人物的距离。

二是靠人物关系。在以往的宫斗剧,主角大都以复仇为己任,一路披荆斩棘,完成使命或者登上巅峰,这就是爽剧——激起人类骨子里的好斗性。

但深埋在人类内心深处却是另一种情绪——恐惧。而《大明风华》挖到这点。

开局一场靖难遗孤的刺杀只是一根导火线,汉王只是想借此让太子下台,于是各路人马的关系逐渐铺展起来。

孙若微害怕好友、心上人还有养父被杀,太子害怕皇上大开杀戒,一起来嬉皮笑脸的朱瞻基后来也被早已得知真相的皇上吓到发高烧。这让我们看到斗争背后的残酷,那是直抵心理而又无法解决的压迫。

正如朱棣对朱瞻基说到“你是选择权力,还是选择孙若微?”孤家寡人可不是说说而已,权力的顶峰意味极致的孤独。

朱棣的心结是不知生死的建文,是害怕自己百年被后世唾骂。于是他需要五征漠北证明自己,希望皇子间和平相处。他的恐惧是剧眼,带来了一连串人物关系的变化。

反倒是汉王,可以说是没心没肺。他心中没有恐惧,暗中搅局,阴谋逼宫,都是因为他不知道恐惧为何物。

知道恐惧,才知道分寸,有了分寸就会知进退,在进退之间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在《鸣梁海战》中李舜臣也有类似的话,大意是你怕,敌人也在害怕,要找到敌人害怕的东西。

可惜汉王不怕,所以才被朱棣玩弄在股掌之间。朱棣让汉王代替太子监国,这等于掌握了国家最高权力,这让汉王高兴地满地打滚,笑得像200斤的孩子。

但这是朱棣一个小计谋——用繁重的公务困住汉王,让其无暇对付太子和太孙一家。这么看,汉王还是一个毫无心机的熊孩子,权力斗争的是非轻重完全不知,别人一颗糖,加上一根大棒就可以整治得服服帖帖。

解构权谋

想到权谋,要么像《权力的游戏》一样,几股势力,我支持你,你支持他,然后他在我后面捅刀子(血色婚礼);要么像《三国演义》一般,帷帐外安排三百个刀斧手,掷杯为号,碎尸万段(单刀赴会),颇有武侠气味。

这种政治腹黑术确实满足我们平头百姓对英雄史诗的幻想,总想着历史是被一群英雄或者枭雄左右,但是其实不是,其实最主要靠的是钱——谁有钱,能持续供给军队,谁的胜率就会更大一些。

说到钱,这是打仗的命根子,太子朱高炽每次用没钱来否决汉王赵王要战争的请求。

《孙子兵法》曾说道:“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没错,战者,国之大事,不可不慎重,因为打仗,打的就是供给,打的就是国力。朱棣第五次征漠北就是因为供给跟不上才导致屡屡受挫,最后病逝于归途当中。所以《大明风华》告诉我们打仗,勇如汉赵两王,谋如朱棣于谦,都会沙场折戟,打仗可不像《三国演义》一样,一声炮响,奇兵四出,就能打退敌人。

《大明风华》的监制是张黎,曾执导过《走向共和》(2003年)和《大明王朝1566》(2007年),历史底蕴深厚的他深谙权谋的表相下是金钱斗争,《大明王朝1566》开篇便以改稻为桑政策为背景,以财权斗争切入到庙堂风云,再延伸一点,明朝灭亡早已在张居正一条鞭法改革中埋下祸根。

所以除去政治斗争人心互轧和计谋频出,《大明风华》掐中了其中关键之处,拔高了全片的立意。

《大明风华》豆瓣评分非常低,实属可惜,比如在男女主角感情线处理上非常拧巴。上文说到主创想突出人物关系当中的恐惧,连朱瞻基喜欢上孙若微的动机也是因为恐惧所以感觉对方是自己的知己,过于直白的心理表现缺少铺垫,让人无法接受。

所以看这部剧,赵山河选择跳过感情线,直接看最喜欢的朱家五子,为朱家五子打call!!!


华东赵山河


看看似风光无限实则苦逼绝望的皇孙朱瞻基的懵懂萌动的爱情之路。

看似风光无限高高在上的皇孙朱瞻基才是那个被人间丢弃的小可怜。

朱瞻基出生的那一年。他的爷爷决定造反,也就是说他一出生就是反贼。他从小被建文帝派遣的锦衣卫紧紧看护,随时都有丢掉性命的可能。朱棣开始造反,他又生活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战场上的任何失利都可能导致他灰飞烟灭。内有刺杀监视,外有刀枪剑戟,他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暗藏祸心转眼要他的命。每天坂上走丸小心翼翼心惊胆战。他为保命,转眼间就能手起刀落结束他人的生命;于己而言,生命也是转瞬即逝廉价而卑微的。命运从一开始就将朱瞻基死死钉在了生存的谷底。

所以,虽然身为皇孙,朱瞻基看起来荣光无限,可是内心的无助绝望才是他生命的本质。等他爷爷继位,内斗开始,他二叔三叔磨刀霍霍准备随时随地干掉他们一家自己上位;朱棣疑心病重,把他像宠物一样宠爱,为了皇权又能随时丢弃这个孙子;同时,“不靠谱”的太子爹天天让他担惊受怕,还要为建立亲爹和亲爷爷之间的信任疲于奔命。可以说朱瞻基每天在刀尖上游走,这无望的人生每天最大的命题就是活下去,生存的信仰就是活着。他每天醒来的那一刻就在活着或者死去的被动选择中,像在一条永远看不见光的甬道中奔命,黑暗中随时会射来一把致命的箭。朱瞻基不过是一锦衣华服的可怜人。生命是一袭华美冰冷的袍,上面扎满了钢刀和毒药。

就是在这绝望的人生中,他遇到了孙若微。孙若微虽然父母双亡,可是她身边有真正爱护她的父亲,聂兴,徐滨哥哥;她有自己的生存底色和奋斗目标,她有杀身成仁的理念和信仰;更重要的是,与靠嗜杀起家的朱瞻基一家不同,她有对生命的宽爱与尊重。虽然命如草芥,可她是一株向阳而生的芦苇,坚定而温和,散发着明亮而不刺眼的光亮。黑暗中的朱瞻基无意中看到了这光亮,便像飞蛾扑火一般接近她。因为她生命中的温暖是朱瞻基毕生可望不可及的东西。在生存的层面上,相较于孙若微,朱瞻基才是那个在冰冷黑暗的生存地狱里遥望星空渴慕温暖的人。

在酒楼上,孙若微即使自己不得不喝毒酒,也没有对朱瞻基下杀手。所以这极大的出乎了朱瞻基的意料,孙若薇大概是朱瞻基人生中第一个,即使站在对立面也没有想要他的命,甚至想要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他的人。

所以,酒楼上,朱瞻基对孙若微说“你这样的女人,我第一次见。”这不是俗套的霸总宣言,而是命若琴弦的朱瞻基第一次迎来生命被呵护的感觉。刹那间的心悸,几乎颠覆了朱瞻基的三观。

孙若微是他绝望的人生中的第一道光,透过这道光,身在地狱的朱瞻基第一次和人间建立了精神联系。生命的另一个层面的东西开始呈现在他眼前。

所以当他和孙若微一起游湖的时候,他问为什么在酒楼上她没有喊楼下的人冲上来杀他?

孙若微轻描淡写的说,要杀一个人容易,可要救一个人就难了。

如果说两个人第一次见面只是刹那倾情,这个时候,朱瞻基已经开始沦陷了。

习惯了在刀枪剑影中拼杀的朱瞻基,感受到了被人无条件的保护的温暖,这种心理冲击多多少少让他有点懵逼,所以他借着酒意歪歪斜斜的站起来说,“以后咱们俩各走各的路”,口是心非也只不过是为了掩饰心头的破浪汹涌山呼海啸而已。

男人,特别是傲娇的男人,面对突如其来的爱的多半是口是心非的。

后来的孙若微多次给了朱瞻基惊喜。题猛虎诗,展示了孙若微的才华和机敏,射箭场上的英姿飒爽又让从小在宫中长大的朱瞻基见识了有别于宫中女人的另外一种风姿。

这个时候的孙若微已经开始镌刻在朱瞻基的生命里了。于是朱瞻基开始尝试把这个女孩子拉进自己的生活。所以他嬉笑怒骂的挑逗间隙问孙若薇有没有成亲。或许这个时候他还有点作为王孙公子的骄矜,这个时候他只是想把孙若微作为宠物一样豢养。等到孙若微在万国游园会上挺身而出为朱棣挡箭,他才真正见识到了孙若微的胸襟气魄以及胆识格局。

这个女人,是值得以命相酬的。

这个时候他也终于意识到,他对孙若微的已经不仅仅是一点喜欢。而是爱了。爱是尊重,平等,理解,包容;是以命相酬。但是,这对于一向唯我独尊的王孙贵胄阶层来说,是陌生又矛盾的。

所以,爱,让朱瞻基恐惧。

他想把孙若薇拉进自己的生活,紧紧的贴着自己,让孙若微的温暖光芒驱走自己身边的黑暗和寒冷。可是他又怕自己保护不了孙若微,在强大的皇权之下,在冰冷的宫殿里,孙若微一定会受到伤害会枯萎凋零。所以在接洽建文和朱棣见面这个项目上,受到奖赏被朱棣赏赐的时候,朱棣说,我以后要给你一份赏赐。

这个时候,朱瞻基或许已经意识到,朱棣要把孙若微赏给他。出于对孙若微的真心保护,他拒绝了。他说他想要的赏赐是赦免靖难遗孤,让他们回到京城。他终于意识到真正的爱一个人不是控制对方,而是让对方幸福获得自由,朱瞻基在爱的这条道路上,逐渐在成长。

教会了他如何去爱的人,正是孙若微。

第一次让他尝到爱的滋味的人是孙若微;帮他打开通向人间之门的也是孙若微;逼他在利益集团和靖难遗孤之间做抉择的是孙若微;教他如何分辨私爱和大爱的人是孙若微;让他学会以天下共主的眼光去统帅芸芸众生的人还是孙若微。像雏鸟识主,孙若微成为他精神上的依靠,弥补了他人性和人格的缺陷,帮他建立了与人间的联系,成为他的光源,成为他温暖所在,成为他一生的依赖。

所以,追逐孙若微是朱瞻基的生存本能;是即将溺水而亡的人能抓到的唯一一根稻草;是生命对阳光本能的渴求。所以他越接近她,他就越不会放手。

所以在灵山和徐宾打了一架输了后,朱瞻基又急又嫉又气又挫败,还有拉不下来的面子和被践踏的骄傲, 更有对徐滨和孙若微之间深深的牵绊的妒忌,他带着王孙公子的傲气和恼羞成怒的霸气,口不择言的宣布:我这辈子黏定她了。你觉得我说的怎么样?


萌娘影视


《大明风华》是由优酷、好酷影视、悦凯影视、北京世纪伙伴、吉翔影坊共同出品,姚昱竹担任总制片人,张黎监制,张挺执导,汤唯、朱亚文、邓家佳、乔振宇领衔主演,吴越、梁冠华主演,张艺兴特别出演,俞灏明特别主演,王学圻友情出演的历史电视剧

汤唯饰演的孙若微经过大明的坎坷和繁华,全面深入的切入了王朝的转折期,本剧如同给了观众显微镜可以深入观察大明。开场经过简单地回顾靖难之役,时间点来到永乐十年。王学圻饰演的朱棣,成为最重要的存在。孙若微与朱瞻基的相遇,便是在刺杀朱棣失败之后。处于历史夹缝中的她,在经历朱亚文饰演的太孙朱瞻基的指引、囚禁、逃脱、反抗后,最终相知相爱。

众所周知,朱棣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帝王,他与父亲明太祖朱元璋、侄子建文帝朱允炆之间的往事,充满着足够的张力。在午夜梦回时,他也会梦到逝去的朱元璋因为自己所做之事而痛骂自己良心不安。他是一个手握江山的帝王,但与此同时也是一个母亲的儿子以及儿子们的父亲。他心中对侄子的愧疚使得他即使躺在病榻上也要让朱瞻基想办法找到建文帝的下落,也会在看到猛虎图中关于亲情的题诗后心中被触动。王学圻塑造的这样一个多面的明成祖让人更能体会到身在帝王家身不由己的无奈,也能启发观众主动思考历史的多面性。在最初的孙若微眼中,朱棣是让自己九族被灭、与妹妹走散的罪魁祸首,她与朱瞻基处于截然不同的阵容,然而孙若微的立场并非那么坚定,她跟随着朱瞻基的目光,见识到了更广阔的山河沟壑。

所有的错综复杂,所有的纠葛与纷争,其实都是一出标准的大戏,明世祖目的当然是希望朱家事业能够千秋万代,家事处理不好,未来朱家的事业也是岌岌可危。但是朱棣又一次遇到了和父亲朱元璋一样的困境,他的儿子们和自己一样不省心。梁冠华饰演的朱高炽和俞灏明饰演的朱高煦这对性格完全不同的皇家兄弟,彼此之间又爱又恨的互动让人忍俊不禁。朱高炽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佛系"的太子了,崇尚仁政的他心性善良,对权力并无太大野心,还一心想将太子之位让给弟弟,自己修身养性。而朱高煦则是一个崇尚武力有野心的人,兄弟两人的斗嘴经常以朱高炽落于下风结束。因为二人的争吵而导致父亲朱棣生气后,二人又共同跪在寺前求父亲原谅,结果又因骄阳之下要不要打伞而起了小争执,这不就是日常生活中兄弟姐妹们的斗嘴日常吗?如此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帝王之家的两位皇子多了几分烟火气。剧中两位演员的演技着实精彩,太子的扮演者梁冠华将一个可爱善良有点妻管严的皇子形象塑造得立体又生动,而俞灏明更是让人惊喜地在他帅气的外表之外看到了他娴熟的演技,可谓是偶像派与实力派兼具的存在了。

历史剧《大明风华》通过江湖与庙堂的双重叙述,建文帝余脉既有为其争夺的一面,也有诸多私心杂念。而坐拥天下的朱棣,总是自疑真的就坐稳了吗?更何况次子、三子与太子的不合昭然若揭,怎样才能让未来的历史起码有五十年太平,高处不胜寒的心态和雄霸天下的睥睨,王学圻将这个角色诠释得很有滋味。孙若微与朱瞻基的相遇,就是从帝王中的帝王朱棣为天下、为天子之家运筹谋划的紧要历史关头,他们也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十年九夏热舞视频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该剧的背景,明朝建文四年,朱棣率兵攻下帝都应天,御史大夫景清夫妻罹难,长女若微被副将孙愚所救,次女蔓茵为太子朱高炽所救。骨肉同胞,一在宫中,一在江湖,同时长大。十年之后,若微随一批靖难遗孤入城刺杀朱棣,刺杀失败,若微遭遇皇太孙朱瞻基,两个年轻人是敌是友,自有一份因缘。

对于这样一部历史剧,网上也是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部分人认为,《大明风华》开播之后可以说是受到了许多的好评,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剧组的用心程度了。从剧集整体画面质感、历史传播价值、演员演技以及戏骨间的互动飙戏等方面进行评价,这部剧无疑都不差。细心的观众就会发现,这部电视剧和别的电视剧不是很一样。

这个不一样就体现在:这部电视剧对于明朝经典故事的全新诠释,是一次让体量与声量兼而有之的巧妙尝试,演技派+老戏骨助阵,大荧屏+小荧屏同框,让很多人惊呼这样的尝试带来的新鲜体验。

然而网上还有一部分人则认为:

如果是作为娱乐剧来看还是挺有意思的,毕竟演员的阵容还是特别强大的,特别是其中有很多的老戏骨,从演技上来说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作为一部历史剧,其中的漏洞太多了,角色的身世、历史依据等等就显得不够严谨。

更是有不少网友觉得这部号称历史正剧的《大明风华》,有不少地方存在与历史不符之处,首先是对于朱元璋的造型,历史上朱元璋虽然不怎么好看,但是这部剧里有些严重歪曲了朱元璋相貌了。而服饰上的明显错误机有点过于不够用心了。比如:皇帝戴的翼善冠,这是一般上朝不会戴的,只有大的祭祀才会戴。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由汤唯扮演的孙皇后,她的身世和剧中胡皇后的身世都是有据可查的,而编剧有点不顾史实的编写,有点不够负责任。

小编认为这部电视剧还是有很多看点的,比如邓家佳的黑化之路等等。剧情中所传达的家国情怀以及人物情感对市场起到了良好的正面引导作用。而且它具有一定的科普意义!


不正经的大雄


《大明风华》是由张挺执导,由汤唯、朱亚文、邓家佳、乔振宇、吴越、梁冠华领衔主演的古装剧。

大明风华,演技的实力派,剧情紧凑连贯,背景都很漂亮,再我看来也是好看的明剧之一了。各个角色之间配合得挺幽默,大明风华的配乐是真的好,很多名家,太会挑了。虽然电视剧颇多争议,但配乐一出,还真有几分大明风华的意思,我们最后的汉人朝廷,恢弘又苍凉,气节还是在的 汤唯(孙若微)很美,朱亚文(朱詹基)演技依旧很好

个人觉得《大明风华》也是少有好看明剧之一值得一看!



铭轩说娱乐


你好我是吉丽影视剪辑,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

大明风华纵使剧中有着朱亚文、汤唯等人实力加盟,但是该剧整体还是令人失望的。女主汤唯真心不适合古装造型,有点显脸大,个人觉得她更适合出演孝庄。最让人出戏的还得是朱元璋,虽然说要符合历史,但是此等造型还是吓到了不少网友。倒是朱亚文为该剧增色不少,转身那个眼神竟显得有些阴柔,倒是符合了之前曝光的海报中类似太监的造型气质,

再一个最糟糕的还得是剧中的配音。汤唯你不会自己配就别配,简直是在侮辱观众,我仿佛能想象到她在录音棚里的语气神态……论配音演员的自我修养。朱亚文配的音真的是一股浓重的矫揉造作的配音腔,搞不懂在卖弄些什么?这是你自己演的剧诶,又不是在参加身临其境。不是说让观众听不出是你自己的声音你台词就有多优秀,最重要的是能让观众入戏啊!

除此之外,剧中服化道更是再一次拉低整体观剧感。形制奇怪就算了,配色搭配材质对比度高的和棒子剧有的一拼,完全抹灭了明式汉服的优点。另外,剧中更是有丑化历史人物形象外貌,以惊悚骇人的画面,这一点完全是对观众造成心理不适,引导观众形成错误的历史认知,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南辕北辙,降低了观众的整体观剧体验。

总体来说这部改编的电视剧基本没有得到大家的好评,个人观点,不喜勿喷哈😊





吉丽影视剪辑


《大明风华》的播出无疑是明粉的一大福利,近些年清宫辫子戏居多,从康熙到乾隆再到最终的大清灭亡,到处都是辫子戏,而且大都展现了大清的太平盛世。前几年的《大明王朝1566》和《大明王朝惊变录》都还不错,可惜也没引起大的波澜。而明朝的宦官、锦衣卫等却深入人心,处处反应大明的黑暗,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满人入关后吧大明给黑了一通吧,《大明风华》的播出,使观众对大明王朝的认识更深一步,下面浅谈一下《大明风华》的优与劣。

    先说优点吧:

    一、本剧中王学圻、梁冠华等老演员演技毋容置疑,俞湛明、朱亚文、张艺兴、乔振宇、汤唯、邓家佳、张妍等演技全都在线,每个演员都有鲜明的角色出演,这是值得肯定的。重点说下梁冠华和汤唯,梁冠华饰演的太子绵中藏针,的确不错(虽然看他的时候很容易联想到狄仁杰),汤唯在剧中的出演有些被观众所诟病,但是,汤唯不同于现在流行的网红脸,真的是很美。

    二,该剧服装道具华林,视觉效果很好,一些场面做的也很大气,制作成本应该也还可以,看剧的时候总体感觉很舒服。

    三,剧中台词没有使用刻板的文言古文,全部现代化用语,总体感觉少了一些造作,多了一些随和,全家老少均可观看。

    四、全局从“靖难之役”始至朱祁镇“夺门之变”结束,延续了朱允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祁钰,再到朱祁镇的过程,展现了明初的历史,并穿插郑和下西洋、朱棣五次北征等历史桥段,看完此剧,对明初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但对于本剧亦有不足之处:

    一,一定程度上改写了历史,如:胡皇后在正史中为一个慈祥善良的皇后,在剧中邓家佳实验的胡皇后成了黑化的代表;另外胡皇后和孙皇后在历史中本不认识,在剧中则成了姐妹,还有张妍饰演张太后在剧中也成了一个小家子气的小女人。

    二,大明王朝前几任皇帝都是很不错的皇帝,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钰都是大明比较不错的君主,而剧中对他们治国的方面基本没有纰漏,特别是朱瞻基、朱祁钰到了末年更让编剧变成了神经病。

    朱亚文饰演的朱瞻基,习惯以锦衣卫的衣服出演,给人一种厂公的感觉,很是有点别扭,邓家佳实验的额胡皇后让人看见就不喜欢。这可能就是他们演技的特色吧,不能称之为是该剧的缺点。

    该剧可以作为家庭剧观看,不可作为历史正剧,闲来无事看看还是挺好的,以上是对《大明风华》一点个人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代表大众观点哦,喜欢的小伙伴们可以去看,看完留言哦。






嘉乐宝公子


大明风华》改编自莲静竹衣经典小说《六朝纪事》,以历经明朝六代皇帝更替的传奇皇后孙若微的经历为主线,展现大明王朝从初建王朝到国力鼎盛的那段历史。

从演员阵容来看,女主角汤唯之前一直是活跃于大荧幕上,凭借《晚秋》《北京遇上西雅图》《黄金时代》《三城记》等多部作品塑造了多个深入人心的角色,成为观众心目中的女神。男主朱亚文此前的硬汉形象也深入人心,近些年凭借综艺节目也收获了大批粉丝。除此之外,还有邓家佳、乔振宇、张艺兴、俞灏明、吴越、王学圻等众多实力与流量并存的演员加盟,演员阵容也是相当强大了。

这部剧的制作班底也不逊色。本剧的导演张挺,曾执导过《海上孟府》《斗爱》等影视作品,还参与了《四世同堂》《花木兰》《创业时代》等作品的创作;监制是曾经打造过《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人间正道是沧桑》等大剧的张黎;美术指导是曾经给《厨子戏子痞子》《黄金时代》《天下无贼》担任美术的赵海和他的团队,赵海获得过香港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

虽然很多人说不符合历史,比如朱瞻基妻子不是靖难遗孤,我也不懂那么多,但作为路人来说觉得剧情还是不错,虽然是有些地方不合理,我还是觉得总体看下去还是十分有趣的,太子真的是搞笑担当,我觉得还是可以去看看。


0赞踩评论分享举报

太阳不能吃哇娱乐领域创作者12分钟前关注

之前也在为大明风华抱不平,觉得死扣细节的朝代粉太矫情了。但这两天看完我非常的失望,甚至愤怒。我现在已经开始怀疑编剧的用心。

借用六老师的名言,细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虽然这部剧拿历史正剧来标榜自己,但我也真没期望过他们能多符合历史。像朱元璋鞋拔子脸这种小事上的戏说我觉得完全无伤大雅,可是重大历史事件的颠倒黑白真的就让人无法忍受了。

历史上孙后魅惑阴险,胡后无辜被废,你们为了讲故事对调了两位女主的善恶属性,我觉得也没什么,毕竟后宫恩怨对历史进程而言只是小事,也没有多少人会在意。

历史上平安盛庸都是建文朝后起的救世名将,在朱允炆和李景隆争相给朱棣送分的时候力挽狂澜,多次把朱棣打得满地找牙,虽然最后都投降了朱棣,但也都为朱允炆尽职尽责到了最后一刻。张辅邱福朱能孟善,多少可以用来充当靖难功臣首领的角色,为什么偏偏要选朱棣的两个死敌?知道平安盛庸的人你说他不熟悉这段历史弄错了我是绝对不信的。好好好,到这毕竟还是无伤大雅,可以看作是编剧的黑色幽默。

朱棣北伐的最后两次确实有点劳而无功,但之前几次北伐草原诸部都被打惨了,最后两次北伐时几乎完全不与明军交战,朱棣在草原上溜了一圈就回去了。你们想表达打仗劳民伤财有很多方法,稍微渲染一下百姓的辛苦生活或者农民起义就能够很好得达到效果了。但你们直接颠倒黑白说朱棣北伐惨败是几个意思?无论哪次北伐,或许会有收获不丰的情况,但明军毫无疑问都是胜利的,朱棣纵横草原未逢敌手。这部剧里呢?朱棣不仅固执得听不进任何意见强行北伐,作战时还多次不听正确的策略,大意轻敌瞎指挥招至大败,连朱棣的中军大帐都被冲垮了,明军的大纛都让也先缴获了,你怎么不直接把土木堡提前二十年,让也先把朱棣俘虏算了?活脱脱一个不懂兵法强行指挥的老顽固,不说我还以为这是朱由检呢。反倒朱棣的手下败将马哈木卧薪尝胆统合草原各部,作战时沉着冷静一步步把明军牵着鼻子走,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铁木真呢?

然后就到了我最不能忍受的地方。历史上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老早就被朱棣废了武功,甚至要靠着朱高炽力保才保住了爵位性命,最后几次北伐的时候朱高煦和朱高燧根本不在朱棣身边也根本没有掌控大军。朱棣病逝军中后是先发丧返京,朱高炽以太子的身份主持完葬礼之后才继位为帝,光明正大地登基流程没有任何问题。这部剧里倒好,朱棣死前想要改立朱高煦,却被朱瞻基联合杨士奇等人阴谋篡改遗诏封锁消息,连赵高这种有名的奸佞小人用鲍鱼掩盖尸臭的招都给挪到朱瞻基身上了。正常继位没有任何问题的朱高炽父子成了阴谋篡位的,一代名臣杨士奇成了赵高式的人物,骄奢淫逸野心勃勃祸乱朝纲的朱高煦成了被阴谋夺位的受害者?编剧一提笔原告就成了被告了?

我现在是明白了,这部剧名为历史正剧,但所有的重要情节全都要跟历史反着来,丑化朱元璋,污蔑成祖仁宗宣宗这些有为帝王。这部剧人物刻画实属一流,每个角色确实都立起来了。然后把这些立体的角色放进看起来正常实则已经黑白颠倒的剧情里,这夹带私货的水平可真是高明。这部剧到后面还有朱祁镇朱祁镇于谦的戏,我倒要看看他们怎么继续颠倒黑白。


龖尐娱乐


由朱亚文、汤唯主演的《大明风华》正在热播,剧中主要讲述朱家的大事小事,家事国事,都是非常有看点的,其中王学圻贡献了精湛演技,朱亚文为了朱瞻基一角特意用三种音色诠释不同时期的他,可谓是下功夫了,俞灏明明明比朱亚文年龄少,但出色演技再加上一脸胡子hold住了这个角色。

于正也点评了《大明风华》,他表示这部剧节奏有点慢,张叔平的审美很差,汤唯演技不好并表示汤唯非常有自知之明且很大气,知道自己演技不好,所以愈发喜欢汤唯。于正评价《大明风华》,总的来说还算客观,其实很多网友对《大明风华》存在一定的误解。

在正剧没播放之前传出的汤唯男装造型,可以说给本剧的播放起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之后就有网友吐槽张叔平的造型有点辣眼睛,再加上同期热播剧《庆余年》的好口碑,所以网友对《大明风华》的关注度有所降低,但真正追剧的网友就感觉很香。

在正剧没播放之前传出的汤唯男装造型,可以说给本剧的播放起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之后就有网友吐槽张叔平的造型有点辣眼睛,再加上同期热播剧《庆余年》的好口碑,所以网友对《大明风华》的关注度有所降低,但真正追剧的网友就感觉很香。

前几集汤唯的男装造型和原音确实有点出戏,但随着剧情的不断深入,汤唯的演技不断被认可,另外王学圻梁冠华 俞灏明朱亚文等一种演员的演技加持,也为本剧增色不少,本剧除了传达儿女情长外,更多的是家国情怀。总的来说于正的评价这次相对客观,这部剧目前需要吐槽的是更新太慢,有些剧情相对拖沓,不够紧凑。






冰梦82296527


电视剧《大明风华》已经有太多人物下线了,从侯岩松饰演的孙愚,王学圻饰演的朱棣,梁冠华饰演的朱高炽,到俞灏明饰演的朱高煦和栾元晖饰演的朱高燧,朱家五子少了谁都不会快乐,整个的《大明风华》也少了太多的精彩。

  《大明风华》是一部大女主戏,所以朱亚文饰演的朱瞻基也不是一直坚持到最后的,现在朱瞻基下线了,朱家五子的戏份全部结束,让人不舍。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的确,老戏骨王学圻、梁冠华演的太好了,俞灏明和栾元晖的演技也十分精彩,反倒是朱亚文,没有发挥得那么好,甚至有人说他用力过猛。

  其实,到底过猛还是恰到好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各的看法和道理。但在朱亚文身上,演技看到他对于《大明风华》的用心,不单单是在声音上,还有很多地方,十分用心和认真。

  比如会研究朱瞻基这个人物,历史上的蛐蛐皇帝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到底是厂里厂气的,还是英姿飒爽的;到底是专一痴情的,还是多情忘义的。作为演员,出演一个人物之前,对这个人物好好的研究,认真的思考,用自己可以诠释和演绎的方法和形式来展现这个人物,才是最应该做到的。

  显然,朱亚文做到了,有人说他缺少皇帝的威严和帅气,其实已经很好了,特别是战争场面的时候,朱亚文的眼神很坚定,也很有感染力,配合上大气的音乐,很有代入感,让人感觉到悲壮、热血和坚毅。

  从皇孙朱瞻基到太子朱瞻基,再到皇帝朱瞻基,朱亚文用三种不同的声音来诠释人物的起伏变化,也有很多眼神的变化,情绪的变化,还有举止动作的变化。比如在打仗的时候受伤了,肺部受到了伤害,导致朱瞻基身体有了很明显的变化,这些小细节,朱亚文都处理得很好。

  朱亚文用心演绎朱瞻基,也和其他的人物配合很好。比如吴越饰演的张妍,是朱瞻基的母亲,和母亲之间的互动也十分可爱,有儿子的调皮和任性,也有当皇上之后的威严和变化;和梁冠华饰演的朱高炽对戏,也让朱瞻基这个人物有了很多的精彩之处。

  此外,精彩的部分是和王学圻及俞灏明、栾元晖了。毕竟母子之间、父子之间的互动要多一些平常心;但和爷爷朱棣、二叔朱高煦和三叔朱高燧对戏的时候,就多了一份圆滑和狡诈,前期有做皇孙的骄傲和勇敢,后期有做皇帝的威严和魄力。

  好的演员,需要好的搭档。无疑,不论王学圻、梁冠华、俞灏明还是栾元晖,他们都是好的搭档,也是好的演员,演活了自己的角色,也成就了搭档的人物。

  而朱亚文的用心,也让我们在《大明风华》中看到一个具备特色、丰富立体的朱瞻基,同时也发现了另一种魅力的朱亚文,今后可以诠释的人物和形象会更多。他的用心,不单单体现在声音上,还有眼神,动作,各类细节,是个好演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