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仙女”严凤英:年少为戏离家,中年为戏离婚,38岁服药自尽

“七仙女”严凤英:年少为戏离家,中年为戏离婚,38岁服药自尽

十年落花无数,何来锦囊,亦无埋花处,花在泪中难为土。举起招魂幡,犹有伤心处,春满江淮花起舞,燕子已归来,君在九天碧落处。——赖少其《纪念严凤英》

引子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中,有着许多有着中国独特韵味的文化,比如中国戏剧。中国戏剧又分为戏曲和话剧,其中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直到宋元时期才基本成型,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形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共有360多个剧种,但是最主要的只有五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七仙女”严凤英:年少为戏离家,中年为戏离婚,38岁服药自尽

黄梅戏

随着时代的变化,如今喜欢戏曲的人越来越少,但是有一首戏曲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那就是黄梅戏中的《夫妻双双把家还》,这首曲子做早是由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演唱。

严凤英,毛泽东曾为其题写“党的好儿女”,作为中国黄梅戏的发展缔造者之一,“七仙女”塑造者,对黄梅戏的发展是不言而喻的,曾经有过一句话“没有黄梅戏,哪有严凤英。”但是没有严凤英,哪儿又有如今黄梅戏的地位。

“七仙女”严凤英:年少为戏离家,中年为戏离婚,38岁服药自尽

严凤英


01

严凤英,原名严鸿六,1930年出生在黄梅戏之乡——安徽安庆,在这样的地方长大,从小就耳熏目染,对戏剧充满兴趣。在其四五岁时,来到罗家岭跟着祖父母一起居住,接触到不少的民歌。在其十多岁时,就拜严云高为师,成为了他的女弟子。而她在这方面也颇有天赋,根据当时与她一同学戏的江继淮回忆说:“她非常聪明,我们至少要学3遍,她学一遍就会了。”

1945年,她在桐城练潭张家祠堂开始了第一次登台演出,但是在当时那个封建的年代,被人们认为是一种“伤风败俗”的行为,而按照规矩,将把她捆起来“沉塘”。她得知此事后,连忙离开家乡,来到安庆继续表演戏剧。

“七仙女”严凤英:年少为戏离家,中年为戏离婚,38岁服药自尽

严凤英

后来在安庆,她因为表演《小辞店》中的柳凤英而出名,因此改名为“严凤英”。在一次表演中,严凤英被一个自卫队队长看上了,队长强迫严凤英做他的姨太太,严凤英不愿意,因此装疯卖傻逃了出来。后来被一恶霸看上,严凤英抵死不从,恶霸就将其绑了起来,并威逼利诱,最后严凤英选择了吞金自杀,索性后来被救了回来。之后严凤英一直流落到南京,进入了一家歌舞团,成为了一个唱流行歌曲的歌女。


02

严凤英在南京歌舞厅唱歌时,认识了当时“甘家大院”的三少爷甘律之。甘家是戏曲世家,曾经还出过“江南笛王”——甘贡三,并且与梅兰芳等梨园英华交情深厚。甘律之对于戏曲也颇有研究,精通老生、小生等戏剧角色,两人因戏剧结缘。1951年,严凤英回到了安庆,甘律之为其购买行头,帮助严凤英重新登上了黄梅戏舞台。

“七仙女”严凤英:年少为戏离家,中年为戏离婚,38岁服药自尽

严凤英艺照

严凤英回到安庆后,与安庆军区的文艺骨干王兆乾在一起了。在1953年,严凤英来到南京演出,带了许多礼物,为了感谢甘律之当初对他的帮助,但是王兆乾不答应,严凤英坚持要去。后来王兆乾偷偷地跟着严凤英,并且还碰见了甘律之,严凤英互相介绍了两人,但是“怒气难抑的王兆乾还是当场打了她一个耳光”。因此严凤英不堪受辱,与王兆乾分手了。

两人分手时,严凤英已经怀孕,但是在严凤英生孩子时,王兆乾并没有在其身边,只是简单的发了一份电报,祝严凤英母子平安。

“七仙女”严凤英:年少为戏离家,中年为戏离婚,38岁服药自尽

严凤英与王少舫主演黄梅戏电影《天仙配》

因为甘律之对严凤英照顾有加,在1954年严凤英与甘律之结了婚。此后严凤英拍摄《天仙配》,事业如日中天。但是由于甘律之是资本家,成分不好,而严凤英算得上根正苗红,因此为了继续唱黄梅戏,并将其唱大唱响,严凤英与甘律之离了婚。

甘律之曾有回忆:“婚后,我与凤英同去合肥,夫妻感情一直很好。以后我随汪剑云(甘律之姐夫,梅派青衣)赴山东、河北一带演出,夫妻分居。后因历史原因,夫妻离异。尽管如此,离婚后凤英还多次在朋友面前称赞我为人忠厚,对她体贴关心,在艺术上对她帮助极大。”

“七仙女”严凤英:年少为戏离家,中年为戏离婚,38岁服药自尽

严凤英


03

1968年,在那个特殊时期,严凤英因为未婚生子,被人说感情混乱,不守妇道,被带上了“文艺黑线人物”、“宣传封(封建主义)资(资本主义)修(修正主义)的美女蛇”的帽子,个性刚烈的严凤英不堪受辱,在4月7日晚上服安眠药自杀

1978年5月23日,严凤英被平反,如今其骨灰安放在安庆市菱湖公园内黄梅阁中。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于今日头条首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