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禅,黄雀在后”你看到的只是眼前的利益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战场上的利与害是一对矛盾。

从静态角度看,两军交战,对己方有利的,对敌方必然有害,反之亦然。利与害又有统一的一面,在此时此地是利或害,在彼时彼地则未必是利与害。

从动态角度看,利与害又互为缠绕。比如利于己方展开进攻的方向,又正是敌方重兵把守之处,这是利中之害。而兵陷死地之后,又往往能唤起将士死中求生的决心,这是害中之利。

正因为利与害的对立统一,相互制约,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所以,孙子的“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告诉我们:

第一、

明智的将帅在考虑战争问题时,要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既要看到利,也要看到害,不要见利忘害,也不要见害忘记利。

第二、

要利用敌人贪功求利心理,巧妙调动敌人,达到化敌之利为敌之害,化我之害为我之利。即“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这正是历代兵家运用“杂于利害”谋略,摆脱困境、趋利避害、因敌制胜的重要方法。

“螳螂捕禅,黄雀在后”你看到的只是眼前的利益


春秋时期,吴王想出兵攻打楚国。当时楚国正处在强盛时期,此时出兵凶多吉少,大臣们便纷纷进行劝阻。

吴王一心想称霸,根本不听劝谏之言,他拔出寒光闪闪的宝剑说:“我主意已定,谁再劝阻,我就把他碎尸万段。”吓得大臣们再也不敢开口。

王宫里有个年轻的卫士,对吴王的一意孤行十分忧虑,但又不敢对吴王直接讲。为了引起吴王对他的注意,他手里拿着弹弓,在王宫的花园里转悠了三天。

吴王发现了卫士奇怪的行踪,他把叫来,询问原因。

卫士恭恭敬敬地说:“这些天我在观察一件有趣的事。花园里一个大树上,栖息着一只蝉,它整天在那里得意地鸣叫着,却不知道身后躲藏着一只螳螂,正准备捕捉它呢。可那螳螂也没有料到,它的身后有一只黄雀正悄悄地伸长脖子想吃它呢;而那黄雀却不知我在树下,正拿着弹弓瞄准它呢!”

卫士继续说:“大王,蝉、螳螂、黄雀只顾他们眼前利益,却没考虑到身后隐藏的危险。”

吴王恍然大悟,原来卫士在借题发挥,用寓言来巧谏他停止进攻楚国。吴王感到卫士讲得很有道理,就取消了攻打楚国的计划。


“螳螂捕禅,黄雀在后”你看到的只是眼前的利益


春秋时期,晋献公预灭掉虢国和虞国以扩大地盘,先派荀息带上名马、宝玉出使虞国,向虞候借路出兵去打虢国。宫之奇劝谏虞候道:“虢国是我国的屏障,虢国灭亡了,我国也随之灭亡了。谚语曰:辅车相依,唇亡齿寒,我们决不能给晋国借道啊。”可虞候贪图晋献公送的稀世珍宝,不听宫之奇劝谏,借路给晋军。晋军灭虢之后路过虞,虞候出城犒军,晋人一拥而上,捉住虞候,夺回名马、宝玉,顺手灭掉了虞国。虞候贪利而不思害,为贪珠玉财宝而导致亡国。

“螳螂捕禅,黄雀在后”你看到的只是眼前的利益


利与害是客观存在的,要做到趋利避害,化害为利,就应在顺利的时候多虑可能之害,防患于未然。

“螳螂捕禅,黄雀在后”你看到的只是眼前的利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军到了离柏林六十公里的奥得河,胜利在望,全军上下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可朱可夫元帅却没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发现由于进攻神速,后方的补给一时跟不上,苏军中还出现了掉队的现象。他记得大战初期,德军攻到离莫斯科三十公里处时,补给线太长,侧翼出现空隙,自己就是利用这一空隙从侧翼反击,一举挫敌,扭转战局。现在情况倒过来了,德军会不会也利用空隙,从侧翼包抄我们呢?于是他下令部队放缓进攻速度,收缩战线,同时向侧翼派出坦克部队。结果,坦克部队遇上了敌人包抄的反击部队。由于朱可夫事先作了预防,使苏军顺利地攻占柏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