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漸遠 幸福漸近——扶綏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 本報記者 農彩雲 鍾文芬

扶綏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2015年的12348戶41563人,降至2019年的816戶1766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5%;10個未脫貧摘帽村均已達到“十一有一低於”脫貧摘帽標準,其中7個完成了縣級認定和市級初驗,正接受自治區考核組的核驗。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扶綏縣採取超常規措施,舉全縣之力通過產業就業扶貧、搬遷扶貧、教育扶貧、生態扶貧、健康扶貧、兜底扶貧等多渠道攻堅扶貧,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決戰貧困,凝聚攻堅最強力量

精準識別貧困戶,是脫貧攻堅的重要基礎性工程。扶綏縣通過開展“回頭看”專項行動,組織各鄉鎮、幫扶單位和幫扶幹部抓好建檔立卡貧困戶數據信息核准、脫貧戶風險排查、邊緣戶排查等,對扶貧對象進行實時動態管理,精準識別貧困對象,精準核定“誰該扶”。2019年,該縣共排查出邊緣戶211戶645人,監測戶240戶787人,促進扶貧對象更加精準,系統數據質量更高。

“誰來扶”,直接影響到扶貧成果。幫扶幹部是脫貧攻堅的中堅力量,扶綏採取行政村派駐第一書記全覆蓋措施,從幹部隊伍中選派329名優秀幹部擔任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隊員,脫產吃住在村,全力開展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各項工作,縣委組織部和後盾單位共同做好工作隊員駐村保障工作。同時,提拔在扶貧一線、基層一線表現突出的幹部,樹立“優秀幹部從基層來,年輕幹部到基層鍛鍊”的用人導向,激勵廣大幹部在脫貧攻堅主戰場勇擔當、善作為。穩定的脫貧攻堅隊伍極大地促進了扶貧工作的順利開展。

採取最優先級別保障扶貧攻堅項目資金,是扶綏脫貧攻堅工作的法寶之一。扶綏把全縣扶貧項目統籌建立了項目庫和數據中心,通過大數據及時對扶貧項目建設和投入進行及時跟進,提早做出預算和安排,精準落實項目資金。2019年以來,全縣沒有扶貧項目因為資金不足或不及時到位導致建設滯後的現象。

創新機制,打好脫貧致富“組合拳”

促進貧困人口就業增收,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內容。扶綏縣牢牢咬定就業扶貧這個致富之源,以“一戶一薪”為主抓手,創造性開展有勞動能力家庭無薪清零攻堅行動,努力保障貧困人口實現充分就業。僅2019年,扶綏就實現農村貧困勞動力新增轉移就業3873人,占上級下達350人任務的1106.6%。

為激勵群眾積極就業,扶綏縣出臺系列本地化就業扶貧優惠政策,獎勵帶動就業突出的農民工5000元,屬於貧困戶的再獎勵1500元,易地搬遷戶的另外再給予最高達3000元的就業獎勵。2019年,全縣已獎勵1295名貧困勞動力共計188萬元。

縣內三大園區的218家企業2萬個就業崗位,為扶綏貧困勞動力就業提供了優勢平臺,企業承諾優先招錄貧困勞動力。扶綏藉此實施農村貧困勞動力免費職業技能培訓,開展就業清零活動,既為企業輸送了勞動力,又穩定了貧困戶的收入。2019年,扶綏共開展叉車、電工、焊接等職業培訓2606人,近3000戶貧困戶依靠就業實現脫貧。

以黨旗領航,大力發展電商扶貧產業是扶綏扶貧工作的又一有力舉措。該縣投入3000多萬元建設電商與產業融合平臺,利用電商龍頭企業深度拓寬優質農產品產銷渠道,建立以天晟農貿綜合批發市場、電商網絡平臺和縣域內400多家專業合作社為構架的農產品產銷體系,形成了黨建引領、電商發力、群眾受惠的良好局面。

僅在2019年舉辦的兩場電商大集活動中,扶綏就吸引了300多家商家進駐參展和交易,推動線上農產品交易500多萬元,線下交易1000多萬元。

在扶綏,黨員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發揮了巨大作用。通過黨支部帶動、黨員帶頭,扶綏大力推行“黨支部+黨員+能人+農戶”黨建促脫貧模式,成立合作社,帶動群眾發展特色產業或就近就業等方式增加收入。目前,全縣共建立548個黨群致富合作社,有效帶動33.86萬群眾增收。

渠黎鎮渠蘆現代農業合作社,是其中最耀眼的一個黨群致富合作社。通過流轉土地入股,渠蘆合作社共建高標準甘蔗“雙高”基地5200畝,社員年人均收入超萬元,不少貧困戶因此脫貧致富。

同時,該縣建立龍頭企業與貧困戶深度結成產業利益聯結機制,深入推廣“龍頭企業+貧困戶+訂單”扶貧模式,動員縣內及周邊4家制糖企業分別與全縣農戶簽訂糖料蔗購銷合同,實行最低保護價收購原料蔗,推進糖料蔗特色扶貧產業穩定發展,促進貧困戶穩定增收、脫貧和致富。

近年來,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已成為扶綏脫貧攻堅的新能源。截至目前,全縣共有80家規模企業與40個貧困村結對幫扶,在貧困村公共服務設施、“愛心超市”、關愛貧困學生和弱勢群體等方面出錢出力,共資助250多名貧困學子踏上求學之路。

補齊短板,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扶綏將穩定實現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作為精準扶貧的重點內容,統籌協調,強化資源整合,確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針對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看不起病的問題,扶綏縣貫徹落實“198”醫療兜底保障政策,採取建檔立卡貧困戶“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結算服務、大病患者“一對一診療方案”、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覆蓋、上門認定及辦理慢性病卡等措施,有效防止貧困戶因病致貧、返貧、致困的境地。

截至2019年11月30日,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加城鄉醫保41462人,符合政府兜底機制的住院報銷4144人次,醫療費總額3737.49萬元,報銷比例達90%,門診特殊慢性病報銷6298人次,醫療費用總額471.26萬元,報銷比例達87%。

為使貧困學子不失學,扶綏縣還大力推進教育均衡發展工程,實施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減免學雜費、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享受生活費補助等舉措,全縣共有61474名學生享受國家各類資助,發放受助金額3718.6815萬元。同時,持續高位推進控輟保學工作,高效落實“雙線四包”制度,加大力度對輟學學生進行勸返,截至去年11月30日共勸返安置421人。

基礎設施建設是脫貧攻堅的重要基石。近年來,扶綏縣全面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全力解決貧困群眾用水、用電、出行、住房等生活難題。截至目前,全縣共完成1885戶6618人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解決1885戶貧困家庭穩固住房問題,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556戶;建設農村人飲改造工程項目142個;全面推進農村道路建設工程,投入資金1733.3萬元實施基礎設施項目54個。

如今,一系列看得見、摸得著、可持續的扶貧成效在扶綏大地上“開花結果”,扶綏正向全面消除貧困發起最強進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