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小说(影视剧)教会你什么,分别是哪部?

猪大大的精彩故事


我只知道,天龙八部讲的是家国情怀,神雕侠侣讲的是爱情真谛,倚天屠龙记讲的是江湖道义



思袇我的梦


教会我很多小时候每一招都是跟金老爷子学的

还好现在醒了,小时候经常梦到在天上飞

不过令我如痴如醉的,还是降龙十八掌

这个招式我小时候基本已经练到如火纯青了

就差那一条神龙出来了 开个玩笑啊

金庸的武侠小说可以说对我们80.90后的影响是最大的吧,可以把每一部都连起来的也是有金老爷子 这么厉害的编剧了



超子的生活


  1. 《射雕英雄传》

在这部剧里面我比较喜欢郭靖,小时候他的师傅们都教他武功,他从来没喊过累,总是在休息时间加倍练习,从来不懈怠。十几岁后他出了大漠,来到了中原。遇上了黄蓉,并没有看不起黄蓉装扮的叫花子,还请她吃饭。在这之后有洪七公、黄药师都教过他武功,他一直到守襄阳城阵亡的时候都没有落下他每天的武功修习。从这里我学到了人生下来没有完美的,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成功的。


2. 《鹿鼎记》

刚开始韦小宝只是一个无名的小子而已,母亲是青楼的,没有人看得起他,但是他会做事、会说话,没有条件他自己创造条件,他通过自己的本事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我体会到了从古至今会说话会做事的人没一个混得不好的。

3.《神雕侠侣》

这部剧我最喜欢杨过和小龙女这对情侣,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看到这个我很有感触,他们分开了十六年,人生又能有几个十六年呢,小龙女为杨过的付出,杨过对小龙女的专一,让人敬佩。我感觉自己要追求的东西不要放弃,你又怎么知道你的坚持是没有用的呢!


小毅影视


金庸的小说,一本都没看过,真是惭愧啊。但是金庸小说改编的影视剧,倒是看了很多,而且印象还是很深刻的。以下就是我看过最多的几部:

第一部:天龙八部,教会我,兄弟情义比金坚,情妇一个都不能要。千万不要小看任何一个人。

第二部:神雕侠侣,教会我,跨越陈规的爱情,终会修成正果。一直钻研一门学问,到头终会有所收获。

第三部:笑傲江湖,教会我,正派与反派,不一定是对立的,正亦邪,邪亦正。武功秘籍千万不能乱看、乱想,做好自己。

谢谢!



乘着音符去旅行


金庸的小说虽然都冠之以武侠之名,但其实并不是单纯的武功打斗、江湖争霸,而是涵盖了文化、艺术、历史、宗教等众多领域,并且在这些领域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我读金庸的小说,大多是在青少年时期。可以说,他的小说对我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我就说说其中三个比较重要的方面。

1.《射雕英雄传》:“江南七怪”教我做人要言必信,行必果

江南七怪出身市井,武功不高,却极守信用。他们虽然是因为误会,而与丘处机订下十八年之约,但七人言出必行,为此离开烟雨江南,远赴荒凉大漠,一路不避风沙,风餐露宿,用了足足八年的时间,才找到了郭靖。此后,又用了十年的时间,悉心传授郭靖武功,并教导他做人的道理。反观丘处机,虽然是一样的侠义心肠,但在教导杨康时却明显缺乏耐心,导致杨康的品性出了问题。

纵观江南七怪在小说中所为,件件都不负侠义之名。他们为了约定一诺千金的行为,更令我深深的敬佩。虽然三十多年来,我始终做不到像江南七怪这样守信,但我却能够时时刻刻以他们来警醒自己,终于成为了一个还算比较靠谱的人。

2.《射雕英雄传》、《神雕笑侣》:郭靖的所作所为,让我更加明白了什么叫做: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郭靖是当之无愧的侠之大者,他在二十岁的年纪,武功已经达到了一流境界,直追黄药师、洪七公等四绝。同时,他与黄蓉的爱情在经历了几番曲折之后,也终于开花结果。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从此逍遥一生,是何等快活?但郭靖偏偏要给自己找难受,他放弃了本来可以很安逸的生活,和黄蓉一起来烽火连天的襄阳前线,帮助当地军民一起抵抗蒙元的进攻。这一来就是数十年,直到襄阳城破,郭靖和黄蓉偕女儿郭芙、儿子郭破虏一起殉城。

郭靖显然没读过什么书,但是他却践行了儒家的精神: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这种行为令我感动、震撼,让我在跳入社会这个大染缸多年之后,仍然能够坚守住某种底线,仍然能够在别人的白眼下,坚持做一些正确的事情。

3.《笑傲江湖》:风清扬教导令狐冲,令我学会变通

《笑傲江湖》传剑一章中,田伯光受不戒和尚要挟,非要令狐冲随他下山去见仪琳,令狐冲与他定下三十招之约。在思过崖山洞中,令狐冲巧遇风清扬,得其指点,将石壁上的几十招华山剑法串成一片,务使各招之间不露痕迹,融会贯通,以此来破田伯光的快刀。令狐冲练习一夜,觉得收获很大,问风清扬能否挡得住田伯光的快刀,惊闻还是根本挡不住,此时风清扬道:

“要挡,自然挡不住,可是你何必要挡?”

令狐冲顿时省悟,知道田伯光无论如何不会伤害自己性命,于是一路抢攻,只用了几十招就赢了田伯光。

我本来是一个循规蹈矩、不懂变通的人,当年看小说看到这里,一下子感到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于是此后在学习、做事的过程中,逐渐试着多换几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总算将拘泥不化的性格稍微修正。时至今日,我虽然称不上通达多变,但至少不会一条道走到黑了。

其实,金庸的小说对我的影响还有很多:比如岳不群的表里不一让我懂得,要真正了解一个人,要多察其言、观其行,日久自见人心;萧峰、段誉和虚竹生死托付的兄弟情,刘正风和曲洋高山流水般的友情,让我更加注重结交多个层次的朋友;萧峰误杀阿朱、自尽雁门关的悲剧,让我明白刚极易折、情深不寿的道理。诸如此类,还有很多,篇幅所限,不能尽述,希望大家也留下宝贵的经验分享,不胜感激!


磊落故人


“金庸封笔古龙逝,世间唯有英雄志”,这句话在武侠圈广为流传,意思就是说金庸封笔,古龙先生仙去,世间的武侠小说就唯有《英雄志》能堪比一下大家之作。其实在我看来无论是“武侠四大家”的其余三家梁古温还是孙晓的《英雄志》都与金庸的难以比肩。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除了其可读性非常强以外,小说还应用了大量的诗词歌赋,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金庸武侠有浓浓的家国情怀,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能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怀,这是其他“大家”所不具备的,凡是读过小说或者看过影视剧的,哪一个不对被称为“侠之大者”的郭靖和乔峰的所作所为感到深深的动容。无论是郭靖夫妇的战死襄阳,还是乔峰的一生侠肝义胆,重情重义,爱国爱民,虽说经历坎坷,却仍旧心系天下苍生,最终为人民的和平生活不惜以身殉义。这都对我们具有很浓烈的“育人”功能,对培养当代青少年的爱国情怀能发挥突出重要。

所以金庸武侠小说或者影视剧教会了我们什么?我觉得就是为国为民、家国一体的“儒侠”思想。

金庸武侠小说或者影视剧“儒侠”思想是贯穿其中的,每一部金庸小说或者影视剧中都能看到“儒侠”思想,无论是《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天龙八部》的乔峰、《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还是《碧血剑》的袁承志,即使是至今还充满争议的《鹿鼎记》里都能体现“儒侠”思想。

在《射雕英雄传》里郭靖天生愚钝,杨康天资聪明,郭靖接受能力差,但为什么郭靖后来成为武林高手,成为侠之大者,而杨康沦落为人人喊打,身败名裂?”在现代社会看来郭靖其实是一个很傻的人,什么都为别人着想,最终还战死了襄阳,也些有人会说电影里的那个时代过去了,现实太虚假了,你重情重义有的人还把你当傻子,背后还可能给你来一刀,现在是物质社会,人人都是把真实掩藏用虚伪包装,像郭靖这种在现代社会只会处于社会底层的,其实不然,当代社会确实物欲横流,但如果人人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得失,那这个社会在大灾大难面前是挺不过去的,但我们中国上下五千年了,现在依然还伫立在世界中央,这就是因为我们有着很多像郭靖这样不顾个人安危,心怀苍生的“侠之大者”。

而《射雕英雄传》这部小说或者影视剧的精忠报国的家国情怀和扶危济弱的侠之大义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从杨铁心郭啸天用门挡住金兵开始家国情怀就贯穿始终,最后,铁木真临死召见郭靖对何为英雄的终极思考?这也是正是这部小说的价值所在,爱国、忠孝节义是一个永恒的价值理念,放到当代中国仍有现实意义,作为中国人,这部小说把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写出来教化后人教育当代青年是多么难能可贵啊!而且这也是金庸写作时的部分想法吧!所以如果要说金庸武侠教会了我们什么,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爱国情怀,能培养我们家国一体的思想。


小五说影视


天龙八部个人最喜欢《笑傲江湖》和《白马啸西风》。

毫无疑问,金庸的小说各有特色,且不断超越自己。一般意义上,从《射雕》三部曲开始,金庸确立了自己“武林盟主”的地位;《天龙八部》可谓是传统武侠的登峰造极之作,聚贤山庄一战更是荡气回肠;而《笑傲江湖》则一反过往主人公个个内力超强的特点,把令狐冲写成了一个毫无内力之人,把武侠小说写得更像一部政治寓言小说;正当人们认为金庸从此再无可写之时,金庸写出了《鹿鼎记》,这部最不像武侠小说的武侠小说,再次一反常态,将主人公写成一个毫无武功之人,甚至在很多可以笔锋一转之际,都没有动摇。

能在《天龙八部》的基础上写出《笑傲江湖》和再往后的《鹿鼎记》,这样的超越和反思,已经超越了武侠本身的含义,让我真正对金庸钦佩之至。

首先是《笑傲江湖》,这是我读的第一本金庸小说。看完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太喜欢令狐冲这样自在的生活节奏,洒脱的人生态度了。再往后渐渐体悟到这其中权利的勾心斗角,真伪正邪的道理,说明了它绝不是那么的简单。当然和《连城诀》一起,它们是金庸小说中最有”现代性“的小说。

这部小说,除了令狐冲,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并且非常喜欢的人就是田伯光。

这位“万里独行”田伯光和南海鳄神,血刀老祖同是金庸小说中我最喜欢的三个恶人。也许刚开始还有会有些许厌恶,但到了后来,见识到岳不群,林平之之辈的虚伪后,我想大多数人会喜欢上他那种真真切切的恶,这也正是金庸出色的地方,把一个恶人写得那么生动,那么可爱,带给我们的却是关于世间何为正,何为邪,何为善,何为恶,何为真,何为伪的思考,年纪越大,见到了太多虚伪的东西,才越发懂得其中的道理。在我看来,这就是一部探讨人性,探讨政场险恶的教材,或许令狐冲那样的生活姿态也是我们这些想保持外在顺从与内在独立的人的真实向往。

还有一位让本人神往的人物便是莫大先生,关于他,温瑞安先生的《谈笑傲江湖》之莫大先生推荐给大家。

然后是《白马啸西风》,这部在倪匡眼中名列第十四位的小说。这部小说吸引我的地方,并非其中的武功与剧情,而是那种错综的爱恨情仇,以及平淡似无物的语言,淡淡的忧伤,深深的情怀。那句,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确偏不喜欢,更是让人沉迷。小说中,马家骏是为了李文秀而来;李文秀是为了苏普而来;苏普则是为了阿曼而来——阿曼被瓦耳拉齐抓进迷宫,而瓦耳拉齐之所以抓阿曼,则又因为阿曼的妈妈雅丽仙当年正是瓦耳拉齐的心上人!同样的,面对得不到的情人,李文秀和瓦拉尔齐截然不同的态度也令人叹息。甚至于,可以认为李文秀那样的喜欢阿曼是出于某种“初恋情结”,不管事实如何,每次读到李文秀,总有一种无可奈何之感,却又有一种心满意足的美好,大概这也是“情”道不明的地方了。

结尾说道:白马带着她一步步的回到中原。白马已经老了,只能慢慢的走,但终於是能回到中原的。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青年,倜傥潇 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这段文字的魅力已无需我多言,戛然而止而又余味无穷。看过一篇孔庆东老师关于金庸语言的评论,那是一种语到极致是平常的感觉,不若很多学者骚客,以为语言绮丽,用词怪异才是读书人的风采。个人的感慨,读了很多书后,终于明白,哪些是雅,哪些是俗,哪些是媚俗,哪些却是媚雅,其实语言本身已无关紧要,话糙理不糙,这是我一直相信的真理。

正因此,《白马啸西风》是一部让我一见钟情的作品,即使,从武侠的角度,从细节的角度,它有诸多不足,即使它们都是很好很好的,但是我却偏不喜欢。

同样的,温瑞安先生的《白马啸西风》的善与恶和陈墨先生的天铃鸟依旧在歌唱-陈墨评《白马啸西风》推荐给大家。

不得不说的是,金庸小说值得解读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比如金庸小说对于其它经典小说的借鉴,《罗生门》之于《雪山飞狐》,《基督山伯爵》之于《连城诀》,《白鲸》之于《倚天屠龙记》。每个故事,金庸都力求突破原有的故事情节,比如说对于《罗生门》(罗生门的故事到了黑泽明那里才得到真正的发挥),金庸在《雪山飞狐》中设置了苗人凤这样一个,在故事中存在,并且一直活下来的角色,并且构造了一个更大的历史谜题,包括最后开放式的结局,都是其极力想摆脱,不落窠臼的地方。除此之外,很多描写有其它经典的影子,比如《鹿鼎记》中的环境描写有和《红楼梦》中神似的,诸如此类。

其次是关于金庸小说中爱情观,心理学甚至是儒道释的探讨,这在《神雕侠侣》中尤为明显。那么多女子喜欢杨过,但是心态却各不相同,尤其是郭芙的情感,曾有心理学同学给我滔滔不绝地讲述过类似的理论,这里限于自己的知识,就只抛砖引玉了。 儒道释的话题其实可以引出很多讨论,《射雕》中郭靖代表的即是一种儒家大侠的风采,为国为民,不辞辛劳,而到了《神雕》中,杨过代表的更多是一种道家的风采,虚无而又不拘束,正义却又不在乎,到了《天龙八部》,关于善恶因缘,关于佛家的讨论,更是让人感慨这是一本很好的佛学入门读物。其实金庸想告诉我们的也许就是,侠之大者,不在于其形式,无所谓其行为,无论是郭靖,杨过,抑或是扫地僧。不拘于表面,不断突破,大概本就是金庸的特点吧。

再次是金庸小说中武功的描写。我想很多人读到金庸小说的武功都会感到一种由衷的舒服。有太多的关于武功的讨论,金庸对于一招一式细致入微的描写,金庸对于武功的取名,几乎是绝了。以至于到了古龙,则基本是“无招”胜“有招”了。还有个细节,有些人说金庸小说色情,不过似乎金庸小说中关于床戏最露骨的描写就是《鹿鼎记》中“胡天胡地”的描写了,止四个字,引出无限遐想。

最后说一下《鹿鼎记》,这么一部反武侠的小说,很多人说金庸是向往韦小宝那样的生活。但我认为,金庸应该是批判的,批判像韦小宝那样的国民素质与性格。《鹿鼎记》中,深刻地揭露了官场的状况,人性的残酷,在那里,大侠已是无能为力,诸如陈近南这样的人,要的是韦小宝这样的人,能圆滑变通,能狡兔三窟,这何尝不是一种讽刺呢?而韦小宝周围形形色色的人的表现不更是一个典型国民劣根性的体现么?从这个意义上,我觉得他和鲁迅的《阿Q正传》有相似之处,同样的伟大和真实。甚至于韦小宝的名字”小桂子“和阿Q的名字”阿桂“都有一个”桂“字。我相信金庸先生决不是赞成这样的人物,而是想反对的,只是他的表现形式那么真实又诱人,也许让很多人产生了错觉吧。而正是基于我对《鹿鼎记》这样的判断,使得我对金庸先生怀有了深深的敬意。

当然,既是解读,就有过度解读之嫌,无可否认,这个度很难把握,个人的感觉就是,理说给大家听了,信不信自己判断便了。对于某些细节,真伪,年龄,武功的讨论,能获得考据的快感,以之为乐即可,又何必太认真呢?关于过度解读,推荐《异元批评和过度阐释——金庸小说研究与批评中的两种常见现象》这篇文章给大家。

反正,能读到金庸的小说是我们的幸运(本人是在一个半月内通读了一遍),也许具体分析能评出个一二三四,但是我遵从的还是自己的第一感受,那种非理性,发自内心的感动,喜爱与激动,其实刚才说了那么多与真正当初看时的感受已经大不相同了,不过,还是那句话,也许它们都是很好很好的,但是我却偏不喜欢。


123大冒险


怎么说呢,就是武功没练好其它还行[笑哭]

金庸的武侠小说包罗万象,不光是单纯一个武侠世界,天龙八部的乔峰,射雕英雄传的郭靖等等,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很多处事的道理,做人的道理,还有他们身上狭义,坚强,豁达的性格,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不光武侠里有江湖,其实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生到处谁非客,得意江湖便是家!

一首电影里的诗送给大家: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 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


长城新讯


我最爱看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谈点感受不一定对,请批评指正。

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是一部人物刻画细腻、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步步紧扣人心的小说。整篇小说,在作者妙笔生花之下,人物塑造的活灵活现,尤在眼前跳跃。如同画卷一点点铺开引人入胜。

小说中的郭靖,小时候至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心性呆愚、练功笨拙的形象。但他的伏笔却是展现了,郭靖的天性善良、慈悲心肠、君子坦荡、忠厚倔犟、诚实守信,以及道德人格最高的智慧。由此,郭靖得到:

1,他换来了黄蓉对他一声的陪伴与辅佐。使之步步而进鱼跃龙门。

2,得道多助。天下武林大师如江南七怪、丘处机、马钰、洪七公、周伯通、《九阴真经》、段皇叔等高人对其傾囊相授,使之武功独步天下。

3,得到了国家的信任百姓的支持。承担起了国家民族的大义。

而小说中最主要的反面人物杨康,被描绘的刻骨入木淋漓尽致。杨康的母亲包弱惜迫嫁于金国六王子,杨康改成完颜康,杨康开始贵为王子。从此便认贼作父、贪图富贵、忘了国危家亡之耻。从一个悟性聪慧、知书有识的人,变成了一个欺师灭祖、心肠歹毒、诡计多端,背叛国家的汉奸。最后身败名裂下场凄惨。

这就是小说用杨康做为反面教材告诉人们:一个人对自己的国家、对自己的民族是不允许背叛的!


长江源远流长


“金庸封笔古龙逝,世间唯有英雄志”,这句话在武侠圈广为流传,意思就是说金庸封笔,古龙先生仙去,世间的武侠小说就唯有《英雄志》能堪比一下大家之作。其实在我看来无论是“武侠四大家”的其余三家梁古温还是孙晓的《英雄志》都与金庸的难以比肩。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除了其可读性非常强以外,小说还应用了大量的诗词歌赋,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金庸武侠有浓浓的家国情怀,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能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怀,这是其他“大家”所不具备的,凡是读过小说或者看过影视剧的,哪一个不对被称为“侠之大者”的郭靖和乔峰的所作所为感到深深的动容。无论是郭靖夫妇的战死襄阳,还是乔峰的一生侠肝义胆,重情重义,爱国爱民,虽说经历坎坷,却仍旧心系天下苍生,最终为人民的和平生活不惜以身殉义。这都对我们具有很浓烈的“育人”功能,对培养当代青少年的爱国情怀能发挥突出重要。

所以要说金庸武侠小说或者影视剧教会了我们什么?

我觉得就是为国为民、家国一体的“儒侠”思想。金庸武侠小说或者影视剧“儒侠”思想是贯穿其中的,每一部金庸小说或者影视剧中都能看到“儒侠”思想,无论是《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天龙八部》的乔峰、《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还是《碧血剑》的袁承志,即使是至今还充满争议的《鹿鼎记》里都能体现“儒侠”思想。

在《射雕英雄传》里郭靖天生愚钝,杨康天资聪明,郭靖接受能力差,但为什么郭靖后来成为武林高手,成为侠之大者,而杨康沦落为人人喊打,身败名裂?”在现代社会看来郭靖其实是一个很傻的人,什么都为别人着想,最终还战死了襄阳,也些有人会说电影里的那个时代过去了,现实太虚假了,你重情重义有的人还把你当傻子,背后还可能给你来一刀,现在是物质社会,人人都是把真实掩藏用虚伪包装,像郭靖这种在现代社会只会处于社会底层的,其实不然,当代社会确实物欲横流,但如果人人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得失,那这个社会在大灾大难面前是挺不过去的,但我们中国上下五千年了,现在依然还伫立在世界中央,这就是因为我们有着很多像郭靖这样不顾个人安危,心怀苍生的“侠之大者”。

而《射雕英雄传》这部小说或者影视剧的精忠报国的家国情怀和扶危济弱的侠之大义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从杨铁心郭啸天用门挡住金兵开始家国情怀就贯穿始终,最后,铁木真临死召见郭靖对何为英雄的终极思考?这也是正是这部小说的价值所在,爱国、忠孝节义是一个永恒的价值理念,放到当代中国仍有现实意义,作为中国人,这部小说把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写出来教化后人教育当代青年是多么难能可贵啊!而且这也是金庸写作时的部分想法吧!所以如果要说金庸武侠教会了我们什么,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爱国情怀,能培养我们家国一体的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