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进了银行工作就一辈子无忧了?

庄见愁666


这真是一个很傻很天真的问题!

1. 银行并不是永远的铁饭碗。这个时代瞬息万变,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出来一个新科技一个新事物,一个时代可能就被改变了。从宏观意义上来讲,银行业,特别是传统银行业,能不能一直存在,这也并不是百分百肯定的事情。从时代发展的现实角度来说,人工智能会取代越来越多的操作性工作,以后能留在银行的都是智力型的管理层人才,将来的某个时点可能会出现大规模的裁员或转业之类的,就像2000年左右出现的一次大规模的内退和买断工龄,谁也不能保证类似的事情不会在某个时点再次发生。

2. 无忧?进了银行才是苦难的开始。如果家里没有银行人,那可能会以为银行工作非常的安逸。毕竟营业时间9:00-17:00,标准的朝九晚五。办公室有空调,冬暖夏凉,不必忍受日晒雨淋。工资又多,各种躺赚的传说。告诉你,这些真的都只是传说。朝九晚五?不存在的!就算是最底层最不动脑的柜员,那也至少是朝八晚六,还没有节假日,需要轮班为人民服务。其他的普通岗位,指标、任务层层下压,身心疲惫,谁做谁知道。领导更难做,所有的责任和压力都跑不掉,当领导就是头上悬着一把刀,脚下踩着一颗雷,不知道底下员工谁一个不小心出一个案件就把自己炸死了。这个说法一点也不夸张。


不过相对来说,银行还是一个很不错的工作,福利待遇至少都中上,不敢说一辈子无忧但至少不用天天担心公司倒闭老板炒鱿鱼,压力很大,身心疲惫,虽然银行人都自嘲是“银行狗”,但是更累更差的工作还有更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那就知足吧。


读毒独310


没有什么工作是无忧的先说现在的互联网+ 和无人银行的慢慢普及 已经开始着手逐步的减少银行人数 虽然短时间不会裁员 但是也会开始有岗位变化 开始从柜面岗位转向营销岗位

有些银行也开始了促进行内员工提前退休

现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一直在开展部分银行业务 所以来自互联网的竞争也会越来越大

而国家层面政策已经允许银行破产 就是从政策上肯定了银行人员可能失业 会失业 破产清算 接管后 能保证每一个银行员工还会像先前一样被安置吗

所以无论是什么岗位都一定要居安思危 时刻警醒 一定要有危机意识 时刻的给自己充电 使得自己哪怕走出了银行的舒适区 也能顺应的找到下一份好工作

今年甲骨文的裁员其实就已经是个警示作用了

连这种高端公司的尖端人才都有失业的可能

那我们 又怎么能高枕无忧呢


波斯小木


对于您说的这个问题,其实我只能从当今形势和我几个在银行工作的朋友那里综合给你一些我自己的看法。

第一,在当今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我可以很明确的告知您,没有任何一项工作趋于完全稳定,因为发展太快了,竞争又很激烈,只要你不去追赶学习就会被淘汰,社会的淘汰、工作单位的淘汰。

第二,就如上面所提,因为是高速发展的社会,每个行业的追赶和行业的发展都是在不断的创新和变革着的,只要不愿意去变革创新,这个单位可能就会被这个社会淘汰。

第三,社会发展大趋势和整个经济的大环境也会对这些看似极度稳靠的单位和行业进行冲击,这就对你的工作形成了危机。就如07年的金融危机,美国很多银行都倒闭了。

个人建议: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有危机意识,越是在安逸的时候更要有危机感。


一直在路上的蘑菇君


进了银行,忧虑才刚刚开始……


第一美图


”鸡鸣犬吠原相似,到处杨梅一样红“,只要不是民企差别都不是很大,“饿不死活不旺”。在这些单位里,如果死爱面子就得活受罪,撇下尊严,到哪都吃得香。同一个银行、同一个部门,同一个银行不同部门,工资差别都是很大的。当然,我说的都是基层。


法眼观金融


前段时间包商银行事件你怎么看呢?银行就稳定了吗?

眼下的环境没有什么一辈子不一辈子的工作

提出这个问题 可能是对未来的一种担忧 这种担忧来自安全感的缺失

去年开始 大公司小公司都在裁员 前段时间 巨人外企甲骨文裁员事件一时霸屏,有的人拿了赔偿开心而去,有的人拉横幅抗议 其实说白了 就是对自我安全感的一种把控

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任何人身上

我们想要的安全感还得靠自己

时刻充电 做好规划 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任何时候都有勇气和能力面对这个现实的社会


行走的产品经理


总行确实是,分支机构就不一定了,很少加班,机关单位主要是需要管理型人才


悠悠然望天


别天真了,这世上没有天上掉下来的蛋糕。


80后银行高管辞职创业


你爸,你妈都有被人工智能,5G 网络取代的可能


用户21939642789


没有什么工作是可以一辈子无忧无虑地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不断充电,学习!

尽可能地让自己进步,掌握技能,让自己不可被代替就行!而不是混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