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柔情,她们奏起"戏乡罗岭"战疫宣传曲

没有白色战袍,却用笔杆记录下白衣天使忙碌、向险而行的故事;没有绿色军装,却像人民子弟兵一样"有召必回"、坚守疫情防控一线战场;没有红色马甲,却像入户走访的工作人员一样,把"疫"线战报、防疫政策宣传到家家户户……她们是女儿、妻子、妈妈,时时被家人惦念,常常念叨"我家宝宝"的逗趣故事,有似水柔情,却在没有硝烟的战"疫"中,用镜头抗战疫情,用画面凝聚众力,用笔杆传递力量。她们是罗岭镇疫情防控宣传战线的"乐手",吹起战疫的号角,敲响战疫的鼓点,奏起宣传的最强音。


韩敏:手握指挥棒,调动战"疫"的音符

"今天的新闻要点是'三长'、企业复工复产……"

"娜娜,我们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

"书面的宣传不能少,多形式的呈现更有感染力,佩佩,你想想,我们试着拍一拍宣传视频,让宣传更有力度……"

……

宣传战线上,她是训练有素的指挥员,握着手机"云"指挥棒,每天第一时间发布宣传要点,及时提示战疫"乐谱"的起止符,引领全员有序进入角色;组织镇、村宣传干事利用微信群、公众号、应急广播、电子显示屏、走访入户等多种形式,宣传发布疫情信息,挖掘新闻线索,强化定位,扩大视角,她有力地指挥,带领全队起承转合打出宣传的节拍;监测网络舆情,她挥棒提点,叩响乐谱最重音;深入一线,参与排查,开展"阻断的是疫情,阻不断的是乡情"关爱活动,用朴实的行动语言,传递戏乡罗岭战疫曲温暖的音乐情绪。

在战疫的剧场,她的指挥棒婉转自如地旋舞,让一线的战斗乐手随其抑扬顿挫而辅翼翕和起来,一丝不乱,忘我地投入于戏乡罗岭的战疫曲调中。

似水柔情,她们奏起


宋欠:首席提琴手,奏起宣传主旋律

"组织领导一体化、疫情防控一本账、宣传发动每一人、综合防治一张网……"扎实深入的《罗岭镇多措并举疫情防控有序有力》,拉开罗岭战疫宣传的序幕。

40余天,她靠前站位,每日参加疫情防控调度会议,向各村发布防疫政策方针、宣传信息,调正队伍"音准";奔走在社区村落,发掘一线战疫新闻线索,找准宣传素材,精准地拉响宣传主旋律。她时而聚焦大政方针,奏出《织起最密防护网,筑牢最严防疫墙》、《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发挥大作用》之曲;时而入微记录"疫"线故事,用《并肩作战 "疫"不容辞》传递正面力量;时而记录最美人物,拉响《戮力同心"亮剑"疫情》的冲锋前奏;时而关注民生动态,铺出《守好疫情防控的"环卫防线"》、《一张"连心"卡,超前谋划为返乡外出群众做好服务》的华彩乐段。

在她的拉奏诉说下,《"六个到位"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党员干部奋战一线勇战疫情》等几十篇宣传报道录入省、市媒体网站,彰显了她灵活多变的宣传水平。她是战疫宣传"乐队"的首席提琴手,不计日夜,为一线工作者发声,为战疫发声。

似水柔情,她们奏起


王娜:舞动的键盘,弹奏深入人心的钢琴音

"娜娜,你怎么了?"

"没事,没事,我就是有点感动"隔着电脑屏幕,只听到一阵阵哽咽声。她一边敲着键盘,一边努力克制着情绪。

她是情感细腻的钢琴手,善于抓住人物的特点,抓住"听众"的内心,在款款而来的弹奏中,感动了自己,更感动了他人。

一线坚守的怀孕妈妈,触动了她的柔情;网课学习的孩子,成了她久久的惦念;党员、志愿者的爱心助力,是她战曲中涌动的暖流;90后单身小伙,在她的战曲中绽放光华;七旬的睦邻长在她的战曲中凝聚着抗"疫"的正能量;退伍的军人,在她的战曲中凸显一线担当;她把95后的新生力量融入战疫,把基层老干部的英勇无畏传扬……

她跳动的手指,把一线"最美人物"、"好人"故事,化作音符,汇入最真挚的情感,用柔情似水的曲调,或亢奋人心的旋律,诉说衷肠,与基层所有工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凝聚人心,为戏乡罗岭的战疫曲目,注入动人的温暖。

似水柔情,她们奏起

董佩佩:有序的节奏,敲响战曲的鼓点

准点参加会议,记录调度的现场;收集"疫"线材料,研析战"疫"动态;制作学报,传播政策主张;撰写稿件,为一线发声。早八点晚十点的工作安排,是她有序的宣传节奏,连续不断,为战疫宣传曲注入灵动的生命力。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她用"鼓槌"记录下了乡镇防控的每日动态、乡镇的"四不抓"战略布局,记录下了基层"党旗飘扬,党徽闪耀,党员引领"的力量,记录下了"战'疫'中的脱贫户"、贫困户上"疫"线报党恩的动人故事,记录下一线"战士"不畏严寒抗争疫情的感人经历。在跳动的"鼓点"中,人们听到了春耕的讯息,看到了忙碌的复工车间,遇见了"扶贫人"勇士,见证了基层社区的创新治理,期待着春季增绿建设后的崭新的"罗岭"模样……

似水柔情,她们奏起

宣传"乐队"的她们,投入地指挥、动情地演奏,把心中的信仰、眼里的故事、笔下的灵感、身后的力量传递,强信心、暖民心、聚人心,营造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舆论氛围,合奏起了戏乡罗岭战"疫"的宣传强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