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後,為什麼要把六大名著變成四大名著,刪掉的這兩本家喻戶曉

建國後,為了提升國民文化素養,人民文學出版社就出版了四部文學著作,還定了個名“四大名著”,然後此種說法就流傳開。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各種類型的文學著作都不乏經典作品,那為何當初只挑中了這四部,而不是更多?

建國後,為什麼要把六大名著變成四大名著,刪掉的這兩本家喻戶曉


建國前,其實是有六大名著,深受大家喜愛。另外兩部就是《儒林外史》和《聊齋志異》。尤其是前者,一經面世後,得到很高讚譽。不過為何後來這兩部書,未能“入選只能被刪掉”,有人抱屈為什麼要刪掉,但也有人會解釋,說聊齋有不少“人妖戀”,小孩子看了,不利於身心健康發展。而儒林是為諷刺小說,正能量少些,也不適合。這樣說似乎也是有點道理,所以只能刪掉他們。

中國文化界,很長一段時間內是賦、詩歌及詞的天下,直到明代,小說開始展示它的魅力。四大名著中有三部就產生於這個時代。而且這三部都有歷史原型。《三國演義》的故事,由於關羽關公得到民間的愛戴,讓人都忘了《三國志》這個正版故事的存在。《西遊記》則是將大唐高僧玄奘去天竺國取經的故事,賦予神話色彩。而《水滸》是將歷史上36人造反的故事擴編成108位梁山好漢。

建國後,為什麼要把六大名著變成四大名著,刪掉的這兩本家喻戶曉


當這三本書陸續面世後,社會上就逐漸流傳開一種說法,明朝有幾本奇書。可見這幾本書在當時就得到普遍認可。當然會有人對此表示不滿,時代都這麼進步了,怎麼還能再用古人的“判斷”?

那就談談這三部名著的“優點”。它們都是完整地敘述了一個歷史事件,或者一段歷史。我們為何要讀名著?只是看故事麼?其實,我們是從這個故事中,去讀一個社會的民風民俗、社會生態環境,而這些不光光是讓我們瞭解一個時代,更多是要從中學會如何“為人處世”。

建國後,為什麼要把六大名著變成四大名著,刪掉的這兩本家喻戶曉


就說《三國演義》,作者著筆最多的就是關公,他讓大家看到了一位英雄人物所需具備的“素養”,就是“忠義”二字,當然關公也有自己的致命缺陷。有人也會反駁,這是封建王朝所強調的,現在不適用了。那為何現在還會有很多商家都奉關公為守護神?做人講究“信義”應是一條基本底線,這個不論在古時還是現在,從來沒有變過。

建國後,為什麼要把六大名著變成四大名著,刪掉的這兩本家喻戶曉


《紅樓夢》的文學地位,應是說很難有人撼動。它的面世,直接讓當時其它的作品站於身後。從這部名著中,看到了什麼?人間百態。看似在“談金說玉”,其實從世俗小人寫到到達官貴人,他們一個個都擺脫不了那個時代給他們的“定義”。若想富貴,就要去讀書考個功名。

建國後,為什麼要把六大名著變成四大名著,刪掉的這兩本家喻戶曉


這四部小說,其實已經囊括了小說的所有體裁,言情、玄幻、戰神等。它們能並列站一處,在於它們同時滿足故事情節緊湊,人物鮮明,主題突出。最重要的一點是,善惡分明。

關於《儒林外史》,大家最熟悉的應是那個“范進”,岳父將女兒嫁於他,就是押寶他將來能做官,後來果然中了,連官老爺都來巴結。多現實的故事。這部小說,基本都是這種通過“寫實”手法,來描述一個社會的真實情況。而《聊齋志異》主角就是各種鬼怪,同樣寫出了社會和官場的種種不是。

建國後,為什麼要把六大名著變成四大名著,刪掉的這兩本家喻戶曉


這些不適合小孩子讀麼?其實,只要是好書,都可以看,而且看得雜些,反而會加深、拓寬自己的思考維度。這兩部書所述的一些道理,其實在那四部中都有體現。若是過於強調某個主題,反倒會拘了讀者的思維。這兩部書為何在建國後沒有得到入選為名著,也許不是由於其內容,而是相較於那四部,它們少了些引導人們如何正面思考。

其實不管是六大名著還是四大名著,讀名著就是要讓人在文字中明白事理。就像《水滸》中的“武松打虎”,為何會膾炙人口?而且它還是很多地方評書的熱門曲目。武松打的僅僅是個老虎麼?它只是用一個好漢的故事來說了一個做人的簡單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