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养殖四大家鱼是否科学?

Mc毒


可以混合养殖的,但是有个比例密度的问题需要懂

四大家鱼亲鱼的放养密度 种类 每 亩 放 养 数 每亩搭养其他鱼类数 青鱼 10~15尾(总重200~250公斤) 可搭养鲢亲鱼8~10尾或鳙亲鱼4~5尾 草鱼 15~20尾(总重125公斤左右) 可搭养鲢亲鱼5~10尾鳙亲鱼1~2尾,池内螺蛳...

关于四大家鱼(青、草、鲢、鳙)的养殖历史

唐代以前,鲤鱼被是最为广泛养殖的淡水鱼类。但是因为唐皇室姓李,所以鲤鱼的养殖,捕捞,销售均被禁止。渔业者只得从事其他品种的生产,这就产生了青、草、鲢、鳙的四大家鱼。在北宋时四大家鱼继续发展到更广泛的区域养殖,在长江、珠江的养殖逐渐兴盛起来。根据南宋末年周密在《癸辛杂识》中的记载,当时四大家鱼鱼苗的捕获,运输,筛选,贩卖已经达到专业化程度。而且,宋代产生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而且迅速普及。混养技术不仅充分利用了养殖资源,而且丰富了鱼户的产品结构,降低了生产的风险。





玲度凡享


混合养殖四大家鱼是否科学?

在淡水养殖中我们常说的四大家鱼是指: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这四种鱼,其中青鱼也叫螺蛳青、黑鲩;草鱼有的地方称为草根子、白鲩之类的;鲢鱼则一般称为白鲢、鲢子;鳙鱼的叫法很多种,例如:花鲢、大头鱼、胖头鱼、麻鲢等。在水产养殖中很多养殖户也喜欢将这四种鱼类混养在一起,那么混合养殖四大家鱼是否科学呢?


对于这一问题,踏火以为是非常科学、合理的一种养殖方式,这样不仅合理利用了各种饵料也起到了提高单位水面积的产量,这一养殖方式科学、合理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合理利用了水体:每一种鱼因自身的生活习性不同,其生活的水体也不尽相同,而这四种鱼则是不同水层的代表性鱼类,鲢鱼通常是生活在水体的最上层,而鳙鱼则是生活在水体中上层,草鱼一般在水体的中层,青鱼是典型的底层鱼类。从这里可以看出这四种鱼类所生活的水层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将这四种鱼类混合养在一起则可更好地利用水体空间,起到增产的作用。
  2. 合理利用饵料:四种鱼类分别以四种不同的饵料为主,自然环境下白鲢是以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为主,鳙鱼则以水中的浮游动物为主,草鱼主要以吃草料为主,青鱼则是吃一些底栖动物为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四种鱼类的饵料基本上是不存在重复的,这样可以更好的利用水中的饵料。当然在现代养殖中,有时池底的螺数量少,这种情况下也可以用鲫鱼或鲤鱼来代替青鱼,这样起到的作用更好。
  3. 改善水质:鲢鱼和鳙鱼这两种鱼喜欢生活在水体肥的水中,而在水产养殖中有时我们也用这两种鱼来调水,让其将水中的过多的浮游生物吃掉后起到改善水体的作用,这样可以让养殖水体更加稳定,而草鱼和青鱼则喜欢生活在水质较瘦的水体中,如果将这四种鱼放养在一起从水质这一块来说则更利于水质稳定和鱼的生长。

  4. 利于鱼病防治:虽然这四种鱼都是淡鱼类,但是这四种鱼之间有一些鱼病是不会相互感染的,例如草鱼的出血病一般只会感染草鱼特别是当年草鱼,而赤皮病则主要感染青鱼和草鱼,我们常说的打印病则主要以鲢、鳙鱼为主。这样的话因易感群在水体中的密度降低之后对于鱼病防治来说更有利,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分散一些风险。

综上,踏火个人以为,混合养殖四大家鱼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养殖模式。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踏火逍遥说鱼


四大家鱼放养比例根据塘口条件不同有不同搭配比例。选择主养品种,搭配其他鱼种。目前除青鱼价格较高外(但青鱼的养殖成本也较大)四大家鱼的养殖效益不大好,建议主养品种选择市场效益较好的鱼种,采取“80:20”模式较为合理。 池塘80:20的概念是指:在池塘增加鱼产量,收获的鱼产品的产量80%是由商场经济价值较高的主养鱼组成,20%的产量由配养鱼类组成,如有助于净化水质的滤食性鱼类和有助于控制野杂鱼类和其它杂食性鱼类的掠食性鱼,在生产实践中,从鱼苗培育成鱼种或从鱼种养成商品鱼均可采用80:20这一模式技术。任何一种取食性养殖鱼类都有可以作为占80%的主养殖鱼类,如鲫鱼、沟鲶、团头鲂、草鱼、鲤鱼、罗非鱼、淡水白鲳和其它高价值鱼类。 基本方法: 1、用标准方法准备养鱼池塘。 2、用标准方法选择规格均匀主养(如鲫鱼、沟鲶等)的鱼种,选择规格整齐的配养殖鱼种(主要是鲢鱼)放养到准备好的池塘,收获时主养殖鱼类的重量大致占80%,配养殖鱼类的重量占20%,鳜鱼、大口鲶、加州鲈或其它肉食性鱼类也可以放养一些,以控制鲫鱼的繁殖或其它野杂鱼的滋生。 3、以一种营养完全、特性良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的计划表和方法饲喂鱼类,也可以用标准方法管理池塘,这样会比传统混养体系少发生鱼病,少充氧,少动水。 4、养殖周期结束时,能一次收获所有的鱼,主养殖鱼类所有个体均可达到市场规格,并且规格比较均匀,在养殖中期,市场价格较好的地方可捕捞上市也是经营中的选择。 三、鱼种的选择及放养 1、适合池塘80:20养殖的主养殖鱼类有鲤鱼、鲫鱼、团头鲂、草鱼、青鱼、斑点叉尾回、罗非鱼、淡水白鲳等,适合作为配养鱼类的有:鲢、鳙鱼,也可选择加洲鲈、鳜鱼等。下面我们以鲫鱼为例来说明养殖鱼类的基本选择标准。 2、放养鱼类的选择及其操作指南: ①选择体格健壮、无病、规格均匀的鱼种; ②尽量选择原、良种; ③在所有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对鱼造成的各种应激,或使之减至最小程度; ④选用在一定养殖周期内能达到市场规格的平均放养体重,规格均匀的鱼种进行养殖,即要选择规格整齐的大规格鱼种(下面以鲫鱼为例) ——在水温26℃的条件下,从鱼苗养殖至250克大约需要190天;从15克养殖至250克大约需要120天;从60克养至250克大约需要80天。根据投放时间,选择鱼种。 2、池塘80:20养殖放养殖参考模式 表一、池塘80:20养殖放养殖模式 品种 放养情况 收获预估 备注 主体鱼数量尾/亩 主体鱼规格克/尾 鲢鳙尾/亩 主体鱼产量公斤/亩 主体鱼规格克/尾 鲢鳙公斤/亩 鲫鱼 800- 1000 50 150 405 300 100 不放或少放小规格鳙鱼 鳊鱼 1500 50 300 500 450 150 未达到性成熟的一令鳊鱼种 鲤鱼 1000 150 350 1200 1300 260 草鱼 800 150 400 800 1000 250 夏季上市 淡水白鲳 800 50 350 650 750 250 罗非鱼 1000 50 350 720 500 260 单性罗非鱼 斑点叉尾回 600 50 200 550 600 150





东山岛渔妹


四大家鱼指的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我认为四大家鱼混合养殖是非常科学的。四大家鱼在中国,已经有1000多年的混合养殖历史。通过混养,能大大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增加鱼的产量,其实四大家鱼的生活习性都各有不同。

青鱼又称黑鲩体型与草鱼相似,属于底层鱼,一般以螺蛳、蚌、蚬、蛤等为主食,有时也会捕食小虾和昆虫幼虫。青鱼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长江以北较为稀少。


草鱼又称鲩鱼一般生活在水体的中层。以水生和陆生的植物为主食,尤其喜欢禾本科植物,有时也会吃小昆虫。草鱼是生长速度快,适应性较强的鱼类。

鳙鱼也称花鲢、大头鱼。一般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以水中的浮游小动物为主食,有时也吃多种浮游藻类。
鲢鱼又称白莲,一般生活在水体的上层,主要以浮游的藻类为主食,是水质过滤很好的鱼类。

鲢鱼、鳙鱼有净化水质的作用,喜欢肥沃的水质。青鱼、草鱼则喜欢水质偏瘦无污染的水域,四个品种混养就能起到循环水质、互不干扰、减少病害、增产增收的作用所以说四大家鱼混合养殖是非常科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