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枣庄出土的青铜器看去:秦朝以前的枣庄人是如何当个吃货的

秦朝距今已经有2230多年的时间了,漫漫历史长河,多少风云烟消云散,又有多少变化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活在今天的人们真的无法想象两千多年前人们是怎么样子的一种生活状态,对于现在只有不想吃,没有吃不到的人们来说, 你一定不知道在秦朝当一个吃货有多难:

从枣庄出土的青铜器看去:秦朝以前的枣庄人是如何当个吃货的

从枣庄出土的青铜器看去:秦朝以前的枣庄人是如何当个吃货的

从枣庄出土的青铜器看去:秦朝以前的枣庄人是如何当个吃货的

从枣庄出土的青铜器看去:秦朝以前的枣庄人是如何当个吃货的

从枣庄出土的青铜器看去:秦朝以前的枣庄人是如何当个吃货的

从枣庄出土的青铜器看去:秦朝以前的枣庄人是如何当个吃货的

以上图片分享自@达达兔

01

那么问题来了,秦朝和秦朝以前的人们都吃些什么,都怎么吃的呢?

作为枣庄人我们是比较幸运的,因为枣庄地区在古代是比较发达的地区,那些先人们通过墓葬陪葬的方式为我们留下了很多那时候的实物,尽管陪葬品更多的是礼器,就是用来祭祀的礼仪用品,但我们可以通过出土在枣庄地区的青铜器来“畅想”一下,那个时候我们的祖先们是如何饮食的 !

02

古人是如何做菜的呢?炒菜在那时并不存在


从现在的考古来看中国的最早铁锅是出现在宋代,那秦朝以前的人是用什么来烹饪的呢?


从枣庄出土的青铜器看去:秦朝以前的枣庄人是如何当个吃货的

从枣庄出土的青铜器看去:秦朝以前的枣庄人是如何当个吃货的


从枣庄出土的青铜器看去:秦朝以前的枣庄人是如何当个吃货的

从枣庄出土的青铜器看去:秦朝以前的枣庄人是如何当个吃货的


三足或四足,中空,下面可架火直接烧


那时最常用的烹调方法是蒸和煮(加油翻炒的做法那时不存在),最有名的菜式是“羹”,基本就是把肉类放进“鼎”,有时也加点蔬菜或水果同煮。还有一种肉酱叫“醢”值得一提。它是用碎肉加小米浆和盐,放在米酒里发酵做成的。在六朝以前基本的烹饪方法和现在的欧洲差不多,直到宋朝才有。当时实际上在调味的时候非常简单,特别是肉类是没有入味的。当时调味主要靠酱,所以现在日本韩国酱这么重要。我们先秦酱的做法有1200种。肉要切得薄才好吃,为什么呢?因为肉要蘸酱才能入味。古代有很多动物做成的酱,比如蚂蚁、虫、鱼、青蛙、蜂窝等,现在我们已经不能接受了。


03

秦朝以前生活在枣庄地区的人们都吃些什么呢?

从现在枣庄地区的考古发现来看,古代城池往往会建立在依山傍水的地方,那可不是为了寻求环境好,除了利于防御再就是河水可以方便庄稼的灌溉,同时山林和河流还能为他们提供良好的食物来源。


古时食物的话分为四大类:食、饮、膳、羞。


用于盛放食物的器皿,是不是和现在的盘子或饭盒用处一样呢?当然青铜器盛放食物,那也只是贵族们才能有的待遇,一般老百姓恐怕还是以陶器为主要生活器具。


从枣庄出土的青铜器看去:秦朝以前的枣庄人是如何当个吃货的

从枣庄出土的青铜器看去:秦朝以前的枣庄人是如何当个吃货的

从枣庄出土的青铜器看去:秦朝以前的枣庄人是如何当个吃货的

从枣庄出土的青铜器看去:秦朝以前的枣庄人是如何当个吃货的


先秦时期一天大多只有两顿饭。第一顿在太阳行至东南方时就餐。第二顿在申时(下午四点左右)进餐。

肉食主要煮羹来吃,也就是类似于比较粘稠的肉汤。肉食吃的时候往往蘸酱。-先秦时代很多现代的蔬菜和谷物都是没有的。这些从外国传进来的作物包括:玉米、小麦大麦、西红柿、胡萝卜、辣椒、红薯等等。-先秦时期本地的蔬菜大都口感很差,留传到现在的也就是萝卜、韭菜、葱、蒜等寥寥几种。其余的已经基本退出蔬菜行列成为野草了。-先秦时期的油主要是动物油,制作植物油的技术大概汉朝才出现。最开始用来榨油的原料是芝麻。-肉酱是汉代之前主要的调味料。做法主要是把肉风干成肉末,加入配料和酒,封存一段时间,发酵成酱。-先秦时期是没有炒菜的,如果有但是非常少、并不普遍,所以没什么记载。如果那时有人会炒菜应该是个只有少部分让人会做的技术活。


食是主食,主要有九谷:粱、粟、稷、稻、麦、大豆、小豆、麻、苽。

前三个的关系比较乱,原笔者的观点是粱=粟 = 小米,Setaria italica (北方人说的谷子(南方人说的谷子是稻子,广东人管玉米叫粟米)

从枣庄出土的青铜器看去:秦朝以前的枣庄人是如何当个吃货的


从枣庄出土的青铜器看去:秦朝以前的枣庄人是如何当个吃货的


黍=黄米Panicum miliaceum 粘豆包就是用的黄米

从枣庄出土的青铜器看去:秦朝以前的枣庄人是如何当个吃货的


而稷有两种说法,有说是小米,也有说是黄米。还是英语里简单,把它们通通叫做millet
这有篇非常复杂的文章叫做“论黍和稷 ”我没读完就晕了,它的观点是稷 是小米。
稻=Oryza sativa, 稻米,原产中国

从枣庄出土的青铜器看去:秦朝以前的枣庄人是如何当个吃货的


水稻长这样的。。。大米我就不贴图了哈。


麦=Triticum spp.小麦2000年左右传入中国。不排除也有少量大麦Hordeum vulgare,青稞就是大麦

从枣庄出土的青铜器看去:秦朝以前的枣庄人是如何当个吃货的


从左到右:小麦,裸麦(又叫黑麦,黑面包的),大麦(酿啤酒的)
一个人能认出小麦,裸麦和大麦的区别,我就算他“五谷分”了。
大豆=Glycine max大豆,原产中国,黑豆(黑色种皮)、黄豆、青豆(毛豆)


从枣庄出土的青铜器看去:秦朝以前的枣庄人是如何当个吃货的

饮酒

2002年夏天小邾国贵族墓地发掘中,小邾国国王颜友的墓室内的两个造型精美的长圆形密封青铜器内装有无色、无味透明液体,据专家估计很可能是2700年前的“陈酿”。

从枣庄出土的青铜器看去:秦朝以前的枣庄人是如何当个吃货的

饮是指酒跟浆(硬饮料跟软饮料),酒分为祭祀用的和平常用的。祭祀用五齐:泛、醴、盎、(糸是)、沉,五齐按酒的清澈度分。平常饮用的是三酒:事、昔、清,三酒按酿造时间分。浆是饮料:水、浆、醴、(氵京)、医、酏。水不必说,浆是酢浆,有点像现在的醋;醴是去了滓的醴酒;凉是糗饭杂水(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医可能是药酒,似乎有争议;酏是粥,不知道跟现在的粥一不一样。这些东西都是粮食酿出来的。

从枣庄出土的青铜器看去:秦朝以前的枣庄人是如何当个吃货的

不用说,这个是倒酒用的酒壶。


膳,就是牲口,肉食

要是六牲:牛、羊、豕(猪)、犬、雁、鱼。没错,中国人吃狗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孟子说“七十者衣帛食肉”,年老的人才能有资格吃肉。当然天子之类的怎样我就不知道了。


羞,有滋味者谓之羞

就是调味酱。总类比较多,有五齑、七醢、七菹、三(上难下肉)。大概是肉酱之类的东西。

04

以下这些青铜器也是用来盛放食物的

从枣庄出土的青铜器看去:秦朝以前的枣庄人是如何当个吃货的

这个简单,应该是水壶

那么下面的这些呢?

从枣庄出土的青铜器看去:秦朝以前的枣庄人是如何当个吃货的

从枣庄出土的青铜器看去:秦朝以前的枣庄人是如何当个吃货的


根据网络资料编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