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的“一問三不知”,指的是哪三不知?

前一陣有一位"一問三不知"的唐主任被免職,那麼古人說的“一問三不知”是哪三不知嗎?在古代三不知,指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一問三不知是一個漢語詞彙,意現指是怎麼問都不知道,問什麼都不知道。

如今經常問一個人事情,這不知道,那不知道,常常會斥責為:“真是一問三不知啊”。另外,一問三不知也有裝糊塗,假裝不知道,故意不告訴對方的意思,有明哲保身的意味。

一、“一問三不知”的出處


古人說的“一問三不知”,指的是哪三不知?


首先“一問三不知”是表示很糊塗,不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一問三不知”出自春秋《左轉》一書:“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相傳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國家叫晉國,有一個國家叫鄭國。晉國的荀瑤派兵攻打鄭國,這本就是兩家的爭鬥,可是齊國非要插手,齊國為了防止晉國強大,就派一個人帶兵支援鄭國,此人名叫陳成子。

陳子成這就帶兵出發了,到了兩軍對壘的時候,有一個叫荀寅的人就對陳成子說:“我聽說晉國派出了1000輛戰車攻打我們的營門”。“有一個從晉軍來的人告訴我說,晉軍打算出動一千輛戰車來襲擊我軍的營門,要把齊軍全部消滅。”

荀寅聽到陳成子這麼說,就知道自己失言了,於是他自言自語說:“君子之謀也,始中終皆舉之,而後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古人說的“一問三不知”,指的是哪三不知?


這裡的“始中終”是解答一問三不知的鑰匙,意思就是對開始、發展和結果詳細的瞭解之後,才能向上面報告情況,這些不瞭解清楚就會陷於被動,這不是自找麻煩嗎?

由此,《左傳》中所說的“三不知”的意思就很明白了,是始、中、終三階段三方面都不知道,逐漸產生了其它的意思,後來用“三不知”指對內情一無所知。

二、又有何演變


古人說的“一問三不知”,指的是哪三不知?


《左傳》中所說的“三不知”很明白,是始、中、終三階段三方面都不知道。鄧拓在他的《變三不知為三知》一文中,對“始、中、終”做了很詳細的闡述。

始,就是事物的起源、開端或創始階段,它包括事物發展的歷史背景和萌芽狀態的種種情況在內。中,就是事物發展的全部過程情形,它包括事物在不斷上升或逐步下降的期間各種複雜變化過程。


古人說的“一問三不知”,指的是哪三不知?


最後,這就是事物發展變化的結果,是一個過程的終了,當然它同時也可以說是另一個新過程的開始。“三不知”從最初的始、中、終三方面都不知道,逐漸產生了別的意思,後來用“三不知”指對內情一無所知,有時指裝糊塗。明代小說《二刻拍案驚奇》卷三說道:“桂娘一定在裡頭,只作三不知,闖將進去,見他時再作道理。”用“三不知”表示匆匆忙忙、冒冒失失。可見,“三不知”還有突然、一下子的用法。


古人說的“一問三不知”,指的是哪三不知?


清代無名氏所作《定情人》中寫道:小姐一見彩雲,就問她:“我剛與若霞說的幾句話,怎就三不知不見了你,你到哪裡去了這半晌?”而到現代,“三不知”就只是表示對情況一無所知了。

而到現代,“三不知”就只是表示對情況一無所知了。也有假裝不知道,故意不告訴對方的意思,有明哲保身的意味。所以有的時候並非是自己不知道,而是裝作“一問三不知”的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