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的路上:到底金錢更重要?還是陪伴更重要?

幾天前,被好友邀請進了一個媽媽群,群裡大部分媽媽是全職媽媽。

就昨天,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掐了起來。

掐架原因是:“自己成功重要,還是陪伴孩子重要?”

職場媽媽認為: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就先成為那樣的人,言傳身教也不過如此。

全職媽媽認為: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愛,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給孩子完整的安全感。

育兒的路上:到底金錢更重要?還是陪伴更重要?

剛開始全職媽媽略佔優勢,畢竟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深入人心。

後來,有職場媽媽說:“沒有成功,沒有錢,你拿什麼維持你的親情,穩定你的家庭,聯絡你的友情,靠陪伴嗎?別鬧了,大家都很忙啊!”

然後,群裡突然安靜了。

俗話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萬萬不能。這句話用在日常生活裡放之皆準;用在教育孩子身上,卻只相信前半部分。

01

龍應臺曾經寫過:父母和食物一樣,都有“有效期”。

0-10歲,是孩子最依賴父母的十年,也是父母有效撫養、教育孩子的黃金時期。

一旦到了青春期,父母就“過期”了,這時候,再花多少時間、心力,也很難對孩子有實質影響,只剩下嘆息、後悔的份兒。

育兒的路上:到底金錢更重要?還是陪伴更重要?

可惜,很多無知父母卻正在揮霍著自己僅剩的餘額。

他們以為:

等等等!等自己“有空”了,還有機會“補償過去”;

買買買!多花點錢,買一堆玩具、電子產品、興趣開發課程、夏令營遊學旅行……就能代償父母的功能。

拜託!花錢只是在彌補你自己的內疚感,壓根不能改變孩子孤獨的事實好嘛?

02

最近去拜訪了朋友,當我們都坐在朋友家的後院吃東西聊天時,他們的大女兒回家了。

大女兒今年18歲,已經不住在家裡了。她跟著她同居的男友一起走了進來,兩個人手上都拿著一支菸;穿著很新潮,露著小肚子,後面露出的腰還帶有一個刺青。那個男孩子的手腕跟手臂上也有刺青。兩個人互相竊竊私語,有說有笑,但對外人都露出很不屑的眼神。

育兒的路上:到底金錢更重要?還是陪伴更重要?

這讓我蠻感慨的。

我第一次見到這女孩時,她才8歲。

10年前,她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把我送的一瓶清酒上的字和圖,一模一樣地畫出來。

一箇中國小女孩,居然可以把“日本清酒”和品牌上的櫻花,三兩下輕鬆地描繪出來。

我好驚訝,自從那次以後,我經常慫恿她的父母帶她去拜師學藝。

但他們永遠都可以找出一大堆不是理由的理由來搪塞我。

奇怪的是她的父母一面搪塞我,卻又一面跟我炫耀她女兒最近又畫了什麼。

突然感覺10年的時間過得好快,好像才昨天的事情,現在已經是10年後了。

育兒的路上:到底金錢更重要?還是陪伴更重要?

我不認為她的父母現在有資格去批評他們的女兒,因為一直以來,她的父母只顧著自己,從沒重視過她的教育問題。

現在再想教育已經不可能了,理由很簡單,那就是因為父母的教育功效已經“過期”了。而且她的父母在“有效期限”內也沒努力過。

孩子在小的時候,父母對他們來說是萬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這就是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黃金時期。

等孩子到了青少年時期,父母的“有效期限”就快到了。

該說的,該教的,該做的,早就做足了,是到驗收的時候了。這驗收的是父母的教育方針,也是孩子對外界的應變能力。

“過期”後的父母再怎麼努力,也比不過10年前來得有效了。

03

金錢上的成功,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成功。

既然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就該給他生命的尊嚴,把創造自己,成就自己的權力還給他,而不是讓“金”刺傷他,毀了他。

育兒的路上:到底金錢更重要?還是陪伴更重要?

通過以上3點,想必大家都對今天的這個話題理解了吧,小編對以上內容做了個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認真看,仔細看。

1.時間安排上多陪孩子,給孩子一些溫度,一些陽光

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抽空多陪孩子看看書,是最低成本的陪伴方法。與孩子一起閱讀,不僅能帶動孩子的學習動力,還能形成共同語言。

多陪孩子運動,既鍛鍊了身體,又會促進開朗性格的形成。多陪孩子做遊戲,能引導孩子不斷探索,加強與孩子的平等對話。

陪伴看似簡單,實則不易,在平衡工作的基礎上,多擠些時間,當孩子在你的陪伴中感受到滿心的喜歡,他會在你的期待中越來越好。

育兒的路上:到底金錢更重要?還是陪伴更重要?

2. 別在能教育孩子的時候,用錢說話

努力讓孩子形成正確的金錢觀,讓孩子及早的認識金錢,合理地安排孩子的零花錢。

讓孩子接觸錢,是讓孩子感受實體的存在,為以後安排零花錢打下基礎。

科學地給孩子零用錢,能讓孩子意識到金錢的花銷是有節制的,避免形成揮霍的習慣。

幫助孩子學會存錢,合理分配金錢。

給孩子準備儲蓄罐或者到銀行開戶,讓孩子自己存錢,感受金錢的積累。買東西時,教會孩子學會將東西列出優先次序,用之有道。

不要用錢無限度地寵溺孩子,讓孩子有節制地花錢,合理地用錢,學會做金錢的主人。

育兒的路上:到底金錢更重要?還是陪伴更重要?

3. 讓孩子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

孩子從來都不是一個片面的個體,只有當孩子能獨自處理綜合性的事物時,他才能在任何時候都能獨擋一面,別在孩子成長的時候,去過分溺愛他。

父母要端正態度,學會放手。即便家境較好,自己仍然要學會生活自理,自己穿衣吃飯處理自己的一切事宜。

給孩子鍛鍊的機會。父母要積極的創造機會,讓孩子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諸如讓孩子去倒垃圾、洗碗、擦地板。

要讓孩子學會處理各種事情,不能完全撒手不管,要有耐心,認真剖析,讓孩子真正理解事情背後的因和果。

育兒的路上:到底金錢更重要?還是陪伴更重要?

孩子只有獨立成個體,才能走得越來越遠。

父母真正的成功是對孩子的培養,千萬別隻做孩子的“印鈔機”,讓“金”傷害孩子一生。

雷氏普愛 20年 專注女性產後健康,產後修復就找雷氏普愛(小編:三七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