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種植:增加產量的3個實用方法分享,可增產30%

草菇種植週期短,但也普遍存在產量低而不穩的問題。對於廣大種植草菇的朋友而言,如何提高草菇產量成為頭等大事,今天我們就給大家分享一些增加草菇產量的方法。

草菇種植:增加產量的3個實用方法分享,可增產30%

1. 採取二次接種措施:草菇菌絲生長速度太快,極容易老化,導致生活力減弱,不能有效地利用培養料中的養分繼續出菇。在第一潮菇採收後,撬松料面,並用石灰水潑溼,將培養料pH值調整在8~9;然後在料面撒播菌種,播後覆蓋一薄層發酵過的培養料。也可在第1~2潮菇採收後,將料塊翻過來,把底層培養料翻到表層,噴灑1%的石灰水,調整酸鹼度。然後再在料面二次接種,接種量為2%~3%,一般可增產30%左右。

草菇種植:增加產量的3個實用方法分享,可增產30%

2. 調酸鹼度:向培養料噴灑3%的石灰水,在補水的同時,還可使培養料呈偏鹼性;也可向培養料噴灑0.1%的尿素和麥麩水(100千克水加10千克麥麩,煮後過濾,取濾液50千克混合清水50千克),尿素用量為0.1%~0.2%,用量不可過多,否則容易產生鬼傘雜菌;或採用補施幹牛糞和人尿。將幹牛糞打碎,加入40%的人尿,混勻,使用前堆制1天,每採完一潮菇後施於料面上,若加入一些雞、鴨糞,效果會更好。

草菇種植:增加產量的3個實用方法分享,可增產30%

3. 實施覆土:草菇覆土可提高培養料保溼性能和對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使菇體肥大,減少死菇,增產幅度在20%以上。覆土材料可用菜園土(地表8~10釐米以下挖取),覆土厚度一般以2釐米為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