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碑断文虽难辨 县志族谱可寻踪


残碑断文虽难辨 县志族谱可寻踪

靖城石质山惊现一块特大墓碑

残碑断文虽难辨 县志族谱可寻踪

墓碑拓片(南靖县方志委提供)

这是一则旧闻了:

“近日,笔者在南靖县靖城镇古湖石质山上发现一块罕见的特大墓碑,只可惜墓碑被毁截断,仅剩下一截宽5.6米、高0.4米的底座,墓碑石厚0.41米,周边零星散落着许多墓沿石片,南靖县文物工作者江清溪闻讯后到实地进行考证。

经过对这半截墓碑拓片,发现墓碑上镌刻着“时吾高公,慈懿蔡氏,茔。会魁翰林院检;主考孝子克正,湖游戎转漳州;士授通判朝彩等营建,举人授广东,惠州府同知分试官会孙维桧、维桢等修”等残断的文字。由于年代久远,断文碑残,考古人员无法辨认墓主是谁,生卒年月,但从碑中“翰林院”“主考”、“士授通判”、“举人”、“知分试官”等词,可以想见墓主人地位之尊贵。

据古湖村村民张明坤老人回忆,石质山古墓主是厦门海沧人高时吾,位居三省巡抚官职。墓葬规模宏大,占地约0.8亩,两个墓埕,两对石狮、两根旗杆、两只石桌。昔日清明时节,前来扫墓的后裔均骑着高头大马浩浩荡荡而来,场面壮观。只可惜坟墓在“文革”期间被毁,如今只剩下残碑散石遗留在原址,任凭风吹雨打。”(蔡其标、陈楼忠报道)

——《闽南日报》2014年3月21日第9版的社会新闻《靖城石质山惊现一块特大墓碑》

当年当日看到之时,不由得暗喝一声:原来是你!

追踪古月港历史人物由来已久。高克正是我关注的人之一。

一、碎片还原:半截墓碑拓片上那些人

从墓碑现有刻字可知,其中有一人叫“高克正”,从他入手,就是破解此墓由来的关键。

高克正,字朝宪,福建海澄县五都(今龙海市浮宫镇际都村)人,明万历二十年壬辰科(1592年)进士三甲第14名。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纂修国史,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任浙江主考官。

从“孝子克正”、“ 时吾高公,慈懿蔡氏”可以判断,墓主人是高克正的父亲和母亲。

据康熙年间修的《闽漳際都高氏族谱》(注:際都,即今龙海市浮宫镇际都村)上载,高克正之父,名叫高存爱,字静吾,原名曰仁。族谱中有《赠太史静吾公传》一文介绍其生平事迹。高存爱,八岁时生母去世,“哀毁不欲生”,事继母蔡氏至孝。万历癸卯(1603年)春赠翰林院检讨,妻蔡氏,赠孺人,“合葬于靖员山古湖之麓”,即今南靖县靖城镇古湖石质山上。

这就要简要提一下古代的“封典”(也叫“封赠”)制度。 封典(封赠),是封建帝王以爵位名号赐予臣下及其家属的荣典。始于晋代,其制各代略有不同。以封典给官员本身称为“授”,给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和妻室,存者称为“封”,死者称为“赠”。一品官其曾祖父母以下均有封典,三品以上封其祖父母以下,七品以上封其父母及妻,九品以上仅给予官员本身。“翰林院检讨”, 明官名,常以三甲进士出身之庶吉士留馆者担任,职责是“掌修国史”,属从七品。封典制是典型的“父以子贵”,虽然封的不是实职,又大多只是死后追封,但在古代,能得到朝廷皇帝恩典,那是莫大的荣耀。高克正之父也享受到了这份“荣耀”。乾隆版《海澄县志》卷之九“历代封典”上载:“高存爱,以子克正,赠翰林院检讨。”

高存爱虽然科举不第,但后代子孙在科举和仕途上却很有一番作为。综合《海澄县志》和《闽漳際都高氏族谱》可知,高存爱共有五子:长子克正,进士,翰林院检讨;次子克萃,六鳌所把总;三子朝彩,万历二十八年例贡,有文名,别驾;四子、五子朝章、克夔,邑庠生。克正子元洙、侄元宽,亦皆邑庠生。克正孙高维桧,广州府东莞县知县兼摄新安县事,广东同考试官(县志上记载的其最后的职务“博罗知县”,此处采用族谱说法,因族谱系高维桧所修);维桢,顺治十一年甲午(1654年)举人;维栻,通判。真可谓人丁兴旺,英才辈出。

结合墓碑残文,可知该墓是明朝时高克正兄弟们为父母双亲高存爱、蔡氏建造的,后来于清朝时高存爱的曾孙辈高维桧、维桢、维栻等又重修的。

二、史海寻踪:那个不该被忘却的人——高克正

高存爱一族人才济济,然贡献最大、名气最响者非高克正莫属。

他天资聪颖,才华横溢。 据乾隆二十七年版《海澄县志》载:高克正“八岁能属文” ,“甫九岁,试有司,高等学使者甚奇其文,因谓曰:‘花事太早,将来或虞委艳,我为若迟之。’命给酒食,赐蹄遣归。比年十二,遂为第一人。”“自是屡试辄第一”。 万历二十年(1592年)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每遇庶常馆考试,又是成绩最优者。国史馆同事疏请册立,皆其撰稿。

他为政清廉,见识深远。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高克正主持浙江乡试,选取的都是才俊之士。却有人嫉妒,蜚语中伤。少宰杨时乔心知克正清白无疵,设法加以申辩,准备外调。恰逢克正祖母丧事,南归守制。明朝张燮《东西洋考》完整收录了克正所著《海上采金议》全文,文中他鲜明地反对当朝所谓的“海上采金”。 万历三十年,有一个自称“善望气”的张嶷奏称,吕宋(今属菲律宾)机易山产金银,每年可采金十万两,银三十万两。明朝廷信以为真,于1603年派遣官员随张嶷等赴吕宋查看。此事虚妄,自然是无功而返,但是接待的西班牙人却不这样看,他们怀疑这是为明朝进攻吕宋而来查看虚实。西班牙人既有此疑,便开始防范当地华侨。他们先是收缴华人的铁器,引起了华人的不安,于是开始设防自卫,西班牙人愈疑,遂派军队开始屠杀华人。据说此次被屠杀的华人达到了两万五千多人,而其中又以澄人居多。假如当朝听取高克正之建议,事情如何发生,当还有变数的,不得不说高克正是富有远见的。

他热爱家乡,心系桑梓。高克正家居之后,四方执经问业的拥挤一堂。明万历间在漳州有一个以退处林野的士大夫为主组成的“玄云诗社”,是民间松散的文学团体。诗社的中坚分子,有高克正和张燮、蒋孟育、林茂桂、王志远、郑怀魁、陈翼飞等七人,被称为“漳州七才子”。 诗社主要活动是鼓吹发展生产,促进贸易,振兴经济,其次为切磋诗艺,“玄扬风雅”。在玄云诗社影响下,漳州府城入清以后结社蔚然成风,一直廷续至光绪初年。

闲居乡里时,高克正平常言谈都以乡里利病为主题,如禾平庄(今龙海市海澄镇和平、罗坑两村)的田赋、九都(在今海澄镇)的水利等事,常为当道主持或分忧,里人多蒙其惠。高克正曾在书斋题联,联云:“惟桑梓之地,何意气可以加人;苟名节所关,即锱铢犹若浼己。”性好急人之急,囊中有钱,常散与族人及贫士,几乎干净无余,也不追悔。

他文如其人,纯正气厚。《海澄县志•艺文》载其文《澄邑禾平庄碑》,述海澄建县而赋归龙溪,胥吏恒从中舞弊,因向知县龙国禄报告而矫正之;又载《新开九都水利碑》一文,叙知县姚之兰兴九都水利事,都与桑梓民众利害相关。所著有《玉堂初稿》、《木天署稿》若干卷。

更难得的是,他天性笃孝。在突接双亲相继逝世的讣信后,他擗踊号哭,悲哀几绝。上疏请求服丧6年,诏许加2年,“以展孝思”。他和兄弟们在今南靖县靖城镇古湖石质山上营建父母双亲的合葬之墓,更多的不是炫耀,而是寄托哀思的一种表现吧。

三、纠谬:报道中的几处疏漏之处

“会孙”应该是“曾孙”。“会”繁体字为“會”,与古时“曾”的习惯写法 很相近,若碑文不很清楚,极容易混淆。“会魁翰林院检”,后漏掉的字应该是“讨”,即,“会魁,翰林院检讨”,指的是高克正。“游戎”指的是高克萃,《海澄县志》上介绍其职务是“六鳌所把总”,《族谱》上则记载“钦依游戎”,意思基本一样,表达不同而已。至于老村民记忆中石质山古墓主是“厦门海沧人高时吾,位居三省巡抚官职”则纯属口口相传,“海沧”当是“海澄”,音近而误也,海沧明时亦属于海澄县;“时吾”,当是“静吾”之误也;而“三省巡抚”,该全属想象吧。

一则报道,勾起众读者的好奇心,进而寻根究底,问本追源,真相明了之后,也不失一种乐趣。不是吗?

残碑断文虽难辨 县志族谱可寻踪

《闽漳際都高氏族谱》上关于高静吾封赠的记载

残碑断文虽难辨 县志族谱可寻踪

《闽漳際都高氏族谱》上关于高氏古湖墓祠的图文

残碑断文虽难辨 县志族谱可寻踪

《闽漳際都高氏族谱》上关于高静吾和蔡氏合葬地的记载

残碑断文虽难辨 县志族谱可寻踪

《海澄县志》“封典”上关于高存爱的记录


残碑断文虽难辨 县志族谱可寻踪

《海澄县志》中关于高克正的传记(部分)

残碑断文虽难辨 县志族谱可寻踪

《海澄县志》“艺文志”高克正的《海上采金议》(部分)

附:闽南日报2014年3月21日第9版原报道

靖城石质山惊现一块特大墓碑

本报讯(蔡其标 陈楼忠)近日,笔者在南靖县靖城镇古湖石质山上发现一块罕见的特大墓碑,只可惜墓碑被毁截断,仅剩下一截宽5.6米、高0.4米的底座,墓碑石厚0.41米,周边零星散落着许多墓沿石片,南靖县文物工作者江清溪闻讯后到实地进行考证。

  经过对这半截墓碑拓片,发现墓碑上镌刻着“时吾高公,慈懿蔡氏,茔。会魁翰林院检;主考孝子克正,湖游戎转漳州;士授通判朝彩等营建,举人授广东,惠州府同知分试官会孙维桧、维桢等修”等残断的文字。由于年代久远,断文碑残,考古人员无法辨认墓主是谁,生卒年月,但从碑中“翰林院”“主考”、“士授通判”、“举人”、“知分试官”等词,可以想见墓主人地位之尊贵。

据古湖村村民张明坤老人回忆,石质山古墓主是厦门海沧人高时吾,位居三省巡抚官职。墓葬规模宏大,占地约0.8亩,两个墓埕,两对石狮、两根旗杆、两只石桌。昔日清明时节,前来扫墓的后裔均骑着高头大马浩浩荡荡而来,场面壮观。只可惜坟墓在“文革”期间被毁,如今只剩下残碑散石遗留在原址,任凭风吹雨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