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永乐店这支“金花志愿者” 筑起安全“隔离墙”

全村党员组成“防疫队”,24小时4班严守出入大路口,村内的“半边天”也行动了起来,值勤、消毒、捐赠,她们在疫情防控中撑起半边天,用“她力量”为村民筑起安全“隔离墙”。

通州永乐店这支“金花志愿者”  筑起安全“隔离墙”

全村党员组成“防疫队”

战“疫”打响之初,永乐店镇熬硝营村党支部高度重视,积极部署,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动员全村党员群众35人,组成一支强大的防疫队伍。封闭了村内4个大路口,仅留1处出入;村口全天24小时4班值守,每班2人在岗执勤;对出入车辆进行严格排查、做好登记;并在村口铺好的地毯上喷洒消毒液,为过往的车辆进行消毒。

通州永乐店这支“金花志愿者”  筑起安全“隔离墙”

与此同时,村委会工作人员划分责任区进行入户排查,做好详细登记。并挨家挨户发放宣传册,在村内悬挂横幅,张贴海报,还通过微信、广播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防范疫情的相关知识,督促村民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不扎堆、多锻炼。

疫情防控期间,共有3名返京人员回村,3人均来自湖北荆州。村委会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组织工作人员分别去到这3人家中,为3人测量了体温,没有发现异常后,便告知3人,为了自己和大家的身体健康着想,即刻起必须居家隔离14天。

通州永乐店这支“金花志愿者”  筑起安全“隔离墙”

隔离的是疫情,不变的是真情。为保障居家隔离人员的日常生活,村党支部书记杜克军每天与隔离人员通电话,微信联系、关心他们的身体和生活情况,生活中缺少什么就补给什么,他还自掏腰包为隔离人员购买近半个月的生活用品。“抗击疫情,人人有责,作为党员,我责无旁贷。”杜书记坚定地说。

抗“疫”一线,巾帼有为

在熬销营村的抗“疫”一线有这样一群人:在生活中,她们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在工作中,她们坚守一线,撑起半边天,用“她力量”扛起责任和担当。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有不少“女战士”挺身而出,村妇联主任张凤侠、村委委员贾春兰、村妇联执委刘俊玲等防控一线的志愿者们不畏严寒,坚守岗位,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一个个柔弱的肩膀筑起了基层疫情防控的“隔离墙”。

志愿者吕文玲,几年前丈夫因患癌症去世,家里只有她和92岁的婆婆。婆婆年纪大了,还身患白内障、高血压等疾病,平时都靠吕文玲照顾。防疫工作开展之初,吕文玲毅然要求上一线执勤。她说:“自己虽然是一名群众,但近年来上级妇联及村两委对她家非常照顾,她铭记于心。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她要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党的感谢。”

吕文玲每天早早地将婆婆吃的、喝的提前准备好,还给婆婆准备好口罩、洗手液。嘱咐婆婆不要出门,并告诉婆婆,疫情期间自己比较忙,让婆婆克服一些困难。婆婆非常理解和支持她的决定,让她安心工作。

通州永乐店这支“金花志愿者”  筑起安全“隔离墙”

志愿者马文雪,上有96岁的老婆婆,下有2岁的孙子,像她这样上有老、下有小的人员,本来是不安排她去一线执勤的。可她却说:“全国人民都在抗击疫情,我作为普通百姓也应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无论刮风下雪,每天在划分的责任路段,都会看到马文雪背着几十斤的喷雾器,进行不间断地消毒,打扫、清理各类垃圾。街道被她打扫得干干净净,还不时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

自疫情工作开展以来,入党积极分子杜景芝、贾春兰、吴桂春主动去一线执勤。并为执勤人员捐赠方便面、牛奶、口罩等物品,用实际行动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力量。她们用一名合格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接受组织的实战考验。“疫情当前,我绝不退缩。”她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记者 田兆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