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守护——唐山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全力救治重度低钠血症患者

2020年元旦前后,新冠肺炎开始在祖国大地肆虐,其传播途径多样,传染性强,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仍在战斗,时至今日,疫情尚未退去。对于一些急需治疗的慢性病或急性病患者,为了保证他们在疫情期间仍能得到及时、正规的治疗,唐山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在疫情期间正常开诊。在这特殊时期,全体医护人员坚守岗位,恪守职责。

疫情下的守护——唐山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全力救治重度低钠血症患者

2月16日,内分泌科潘双双医师在病房值夜班,一个急诊电话的呼入,标志着夜班忙碌的开始。通过简短的电话了解到,一名66岁的重度低钠血症患者急需住院治疗。了解到患者已经在急诊科进行相关项目排查,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立即收入内分泌科病房。此时正值疫情严峻时期,一些患者若不是急症、重症,会选择疫情平息过后再来医院接受治疗。而这名患者的病情不容片刻等待,血钠已经低到随时可以危及生命的程度,急需治疗。这正体现疫情期间普通病区仍然开诊的意义。

为保证院区内每一个人的安全,避免交叉感染,按照医院规定,患者及家属进入病房后第一时间进行了体温测量及询问有无疫区旅行、居住史等。此时护士已经将床位安排妥当,患者入病房接受治疗。患者病情复杂且病情严重,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并不能全面评估病情,但是病情随时有可能急转直下,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嘱咐家属要有心理准备。通过治疗,患者一夜病情平稳。接下来的两天,患者血钠水平在控制范围内平稳上升,复查指标在逐步好转。

疫情下的守护——唐山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全力救治重度低钠血症患者

疫情下的守护——唐山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全力救治重度低钠血症患者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而有时病情变化亦是如此。入院第三天,患者突然行为和言语异常,出现幻觉、迫害妄想,甚至拿着输液杆坐在病房窗台上。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想尽办法劝说、安慰患者,但都是徒劳。医护人员无法靠近患者,无法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也无法进行相应的治疗,这无疑给治疗又增加了很大难度。得知患者病情变化,内分泌科张丽华主任立即查房,分析患者血钠上升速度适宜,可排除神经脱髓鞘可能,又详细地对家属询问病史,结合患者入院前曾有一过性幻视,重度低钠血症可引起代谢性脑病,加之患者性格内向,近期精神心理压力大,不除外肺占位脑转移等多方面因素,导致了患者此次精神异常症状。根据患者病情,同时指示请心理科、神经内科、胸外科、放化科等多学科会诊综合评估患者病情以进一步诊治。患者躁动、幻视,不配合治疗,需要更多的家属协助以配合医护施治,而且患者妻子要求在她赶到医院后再给予镇静治疗。但由于路途稍远及疫情原因交通不便,家属在路上用时较长,患者躁动不安,在此期间值班医护都在竭力保护患者安全以免发生外伤等意外。潘双双医师作为管床医生除了开立医嘱就是在病人旁边不断地安抚患者,试图缓解患者紧张躁动的精神状态。张丽华主任更是反复于病房查看患者,一直到家属到场。向患者妻子及其他家属交代病情及下一步治疗,家属表示同意后,张丽华主任果断地说:“立即镇静治疗,随时准备抢救!”在张主任的带领和指挥下,值班医护人员一齐上阵为患者的治疗保驾护航。幸运的是,虽然患者从躁动到恢复镇静历时较长,但总体治疗过程顺利。看到患者病情平稳之后,张主任才放心地离开了病房,此时已是晚上八点钟。

疫情下的守护——唐山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全力救治重度低钠血症患者

该患者接下来的治疗进展顺利,病情和情绪都在一天天好转。出院当天,患者执意要到医生办公室与潘双双医师道谢道别,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患者的每一个神态和每一句言语都透露着他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患者病情好转,医务人员的付出就是值得且有意义的。

疫情下的守护——唐山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全力救治重度低钠血症患者

患者住院期间还有一个小插曲,患者家属为了表达感激之情,潘双双医师被家属强行塞了“红包”,当她完成手头儿工作之后立刻把钱如数交到了患者住院押金里。患者家属还写了一封感谢信,虽然家属在信中说自己文化水平不高,不免写有错别字也没有华丽的辞藻,但能体会到他们内心的感激之情,这正是他们对医护人员发自内心的,最质朴也是最真实的表达。

疫情无情人间有情,内分泌科全体医护人员坚守岗位以保证患者在防疫期间仍能接受正规治疗,促进康复。最后,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战士们道一声辛苦了!疫情期间我们一起战斗,迎接春暖花开。( 唐山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