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瘡痂病主要為害葉片、新梢和果實,需要及時噴藥防治

柑桔瘡痂病俗稱疥瘡疤、癩頭疤、麻殼,是柑橘上常見的真菌性病害

之一,在柑桔種植區都有發生。感病後新梢生長不良,嚴重時易引起大量幼果、嫩葉脫落,未落果也會變小和畸形,從而影響品質和價格。

柑橘瘡痂病主要為害葉片、新梢和果實,需要及時噴藥防治

柑橘瘡痂病為害葉片初期症狀, 主要為害葉片、新梢和果實,尤其易侵染幼嫩組織。

葉片染病,初生蠟黃色油潰狀小斑點,後漸擴大,形成灰白色至暗褐色圓錐狀瘡痂,後病斑木質化凸起,葉背突出,葉面凹陷,病斑不穿透葉片,散生或連片,病害發生嚴重時葉片扭曲、畸形。

柑橘瘡痂病主要為害葉片、新梢和果實,需要及時噴藥防治

新梢染病,與葉片症狀相似,枝梢與正常枝相比較為短小,有扭曲狀。

柑橘瘡痂病主要為害葉片、新梢和果實,需要及時噴藥防治

幼果染病,果面密生茶褐色小斑,後擴大在果皮上形成黃褐色圓錐形,木質化的瘤狀突起。近成熟果實發病,病斑小不明顯。

柑橘瘡痂病主要為害葉片、新梢和果實,需要及時噴藥防治

【病原與發生規律】

柑橘痴圓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生長的最適溫度15-23℃,最高溫度為28-32℃。

以菌絲體在病組織內越冬,翌春陰雨多溼,病菌開始活動,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或昆蟲傳播,侵染新梢和嫩葉,約10天后,產生新的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為害新梢、幼果。

果實通常在5月下旬到6月上、中旬感病。以春梢、幼齡樹受害較重。在柑橘感病時期雨水越多,發病越重。通常新抽出的幼葉尚未展開前及謝花後不久的幼果期最易發病。

柑橘瘡痂病主要為害葉片、新梢和果實,需要及時噴藥防治

【發病條件】

不同柑橘類型和品種的抗病性差異很大,一般寬皮柑橘和檸檬類比較容易感病,雜柑和柚類次之,甜橙類則很抗病。

在栽培的柑橘品種中,最易感病的有溫州蜜柑、早橘、本地早、南豐蜜橘、福橘、衢橘、乳橘、檸檬、檸檬及天草等;

其次是椪柑、蕉柑、枸頭橙、小紅橙等;比較抗病的有柚類、梗橘和大多數雜柑類品種;甜橙類品種表現在高度抗病。另一種瘡痂病菌和新的生物型,可使甜橙類品種嚴重發病。

瘡痂病菌只侵染感病品種的幼嫩組織,初抽出來的新梢幼葉尚未展開前及剛落花後的幼果最易感病,隨著組織的老熟,感病性也隨之下降。

溫度和溼度對瘡痂病的發生流行都有決定性的影響。發病的溫度範圍為15~30℃,最適為20~28℃。在橘區,瘡痂病以對幼果的為害最重,春梢的發病情況在不同年份間有很大差異。溫度偏低是限制春梢發病程度的關鍵因素。

柑橘瘡痂病主要為害葉片、新梢和果實,需要及時噴藥防治

【防治方法】

1、合理修剪、整枝,增強通透性,降低溼度;

2、控制肥水,促使新梢柚發整齊;

3、結合修剪和清園,徹底剪除樹上殘枝、殘葉;並清除園內落葉,集中燒燬對外來苗木實行嚴格檢疫。

在每次抽梢開始時及幼果期均要噴藥保護。在春梢與幼果時各噴1次藥,共噴2次即可。第1次在春芽萌動長至1-2mm時,保護新梢;第2次是在落花2/3時,以保護幼果。

具體用藥,在這裡不做推薦,以免誤導。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或諮詢當地農業技術人員,選擇適合的殺菌藥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