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折都救不了的阿爾法,中國市場將何去何從?

引言 | 蛋糕雖大但不見得每個人都能分到

提及阿爾法·羅密歐時,你會想到什麼?是意大利人的浪漫,還是標誌性的倒三角,亦或者是法拉利?

前兩者就不多說了,實際上阿爾法與法拉利的關係並不大,當年法拉利創始人恩佐·法拉利曾在阿爾法·羅密歐擔任過試車手和賽車手,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分道揚鑣,恩佐也因此創立了自己的品牌法拉利。

六五折都救不了的阿爾法,中國市場將何去何從?| 談境遇

發展路上遭遇的坎坷

用幾句話概括阿爾法所遇到的障礙,公司的資金不足,材料及能源短缺,公司內部的矛盾,社會政治的干擾,世界大戰的影響。

1915年,阿爾法由實業家尼古拉·羅密歐接管,公司大規模重整改造。同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意大利捲入戰火,公司陷入財政危機,車廠被迫停產。

六五折都救不了的阿爾法,中國市場將何去何從?| 談境遇

1929年,公司再次陷入經濟危機,退出了一度叱吒風雲的賽車項目。

1932年,阿爾法再度易主,重返賽車領域沒有多久再次退出。

20世紀40年代初期,二戰的爆發使工廠飽受轟炸,生產原材料嚴重短缺。

到了70年代,全球能源危機及意大利社會政治問題造成公司財務吃緊,管理層再度大改。

2017年4月,阿爾法·羅密歐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國內銷量低迷

細心的讀者朋友會發現,進入中國市場也成為了其中一道坎,其在華銷量實在是慘不忍睹,本想著藉助龐大的中國市場來幫助車廠煥發活力,卻事與願違,反倒重創了自己。

六五折都救不了的阿爾法,中國市場將何去何從?| 談境遇

就2018年的銷量來看,10月份Giulia銷量為189臺,前10月累計2066臺,月均206臺;而Stelvio 前10月累計銷量1768臺,月均不足180臺。

阿爾法·羅密歐2019年前10月雙車累計在華銷量為3,834輛。阿爾法·羅密歐在華共有73家經銷商,期間平均每月每家經銷商銷售新車數量僅為5.25輛。

雙車平均每家經銷商單月銷量甚至都不及BBA單款車型的零頭,這也是為什麼阿爾法·羅密歐在馬路上十分少見了,畢竟銷量都擺在那裡。

經銷商也開始尋找出路,最直接的方法便是降價。從2018年年底到2019年年初的國五清倉,期間出現過"6.5折出售",也出現過"購買瑪莎拉蒂贈送阿爾法·羅密歐Giulia"的消息,可謂花式各樣就為銷量呀。

六五折都救不了的阿爾法,中國市場將何去何從?| 談境遇

同期Giulia200HP豪華版官方指導價為34.98萬元,而實際給出的所謂內部團購價已經成了22.737萬元;Stevio200HP豪華版官方指導價為42.68萬元,而團購價為27.742萬元。

動輒十幾萬的裸車優惠實屬少見,這樣的降價幅度令人髮指,放眼其他品牌能做到這種優惠的的確不多,即使有,大多也是本身定位較高的C級車或者D級車市場。

儘管如此,阿爾法·羅密歐的銷量依舊是不溫不火,不見起色。因此有些網友甚至調侃阿爾法·羅密歐:"叫好不叫座,賠本賺吆喝,你買我力薦,我買我想想。"

六五折都救不了的阿爾法,中國市場將何去何從?| 談境遇

賣不動的背後

1、 先從品牌來分析,不可否認阿爾法·羅密歐是個具有賽車文化積澱的歷史悠久的品牌,不過這更多的只是在意大利,只是在歐洲市場。

要知道到了新的市場,一切都得從零開始,BBA品牌形象深入人心絕非一蹴而就,當年的奧迪A6官車形象到如今依然被人津津樂道。無論哪一個豪華品牌進入中國市場都需要一個合適的契機,在這之前對中國市場做了無數的研究,對中國消費者的偏好可以說是輕車熟路,只有這樣才能有一個良性的可持續發展。

與之相反,阿爾法對中國市場瞭解甚少,意大利人只知道這是一塊可口的大蛋糕,然而在你沒有學會如何切蛋糕時切勿囫圇吞棗。相信到目前為止還有相當一部分中國車主沒有聽說過這個品牌,BBA在國人心中早已根深蒂固,想要和他們搶蛋糕,顯然對於品牌的宣傳太少了。

六五折都救不了的阿爾法,中國市場將何去何從?| 談境遇

2、 設計層面,無論外部設計還是內部設計佈局無不彰顯著意大利人的大膽和不拘小節的風格。

倒三角的中網設計註定了這個品牌要走的是小眾路線,這無疑就把銷售範圍縮小了大半,也許只有熟悉這個品牌,追求個性,標新立異的年輕消費者才會為這份情懷去買單。

車內用料和同級別的BBA相比顯然要差一點,人機工程學一向也不是意大利人的強項,人機交互系統也顯得較為雞肋,操作不簡便。空間更是阿爾法·羅密歐的一大短板,小編175cm的身高,主駕調好本人駕駛坐姿後再來到後排,毫不誇張地說這後排和Polo表現差不多,甚至頭部空間還不及Polo充裕。對於國人最看重的空間也沒有給到位,只能說是自斷後路了。

3、 阿爾法·羅密歐至今也沒有自己獨立的銷售渠道,幾乎所有的經銷商都在瑪莎拉蒂4S店內銷售,本身瑪莎拉蒂就屬於高端豪華品牌,門店佈局較少,這樣一來導致阿爾法·羅密歐銷售點也並不多。

六五折都救不了的阿爾法,中國市場將何去何從?| 談境遇

關於車輛後期的維護保養也是給車主帶來了很大不便,也讓很多心動者打消念頭,本身市場上零部件較少導致後期維修費用極其高昂,和瑪莎拉蒂同店經銷意味著店內保養也是享受這瑪莎的"待遇"。

車主怎麼說

關於車輛後期的使用情況,恰巧小編大學同學有臺已經開了一萬多公里的280HP豪華版Giulia,因此也和他交流了一番,詢問了一下他長期使用下來關於車子的槽點。

用他的話來說,配置、用料不符合這個級別的定位。如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放眼BBA誰家不是眾多高級別車型上的配置慷慨下放,二線豪華品牌更是如此。

六五折都救不了的阿爾法,中國市場將何去何從?| 談境遇

反觀阿爾法·羅密歐,落地三四十萬的車全系標配氙氣大燈。用料跟同級豪華品牌的競品自然也不太能比,前些時候也有位車主坦白"買這輛車純粹是為了操控,真正論用料可能十幾萬的自主品牌都不如"。

乘坐空間和儲物空間侷促。(這點上文中也有提到,就不過多闡述,當然會去買阿爾法羅密歐的人也絕對不會自己坐後排)

製作工藝一般,各種異響。後排座椅異響,中控臺異響,天窗數次失靈,空調不製冷,行駛起來隔音較差,毫無舒適感可言(和操控成反比)等等。

小編也不止一次聽說過車主的這類吐槽,槽點都是大同小異。例如車身接縫較大且不均勻、後尾燈安裝位進深有誤差、後備箱內襯板蓬鬆、空調異味、發動機故障燈無故點亮等。

六五折都救不了的阿爾法,中國市場將何去何從?| 談境遇

這樣來看Giulia乃至阿爾法都屬於一個偏科生。阿爾法既能將它的特長髮揮得淋漓盡致,也能將他的缺點暴露無遺。想要選擇它勢必要包容要忍受它所有的不完美,所以說阿爾法的車主真的都是真愛,都是為信仰為操控買的單。

車談小結

誠然,阿爾法是有著極其強大運動基因的品牌,但是絕大多數人買車更多的是為了代步。熱愛飆車,習慣於激烈駕駛的人畢竟還是少數,所以阿爾法應該把重心放在如何去迎合絕大多數消費者,BBA在這點就做得很好。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如果一旦妥協了,那就不純粹了。不過魚和熊掌何時能兼得過,很多事情本身就是矛盾的,在純正的品牌基因和銷量之間必須要做個選擇。

如果說阿爾法一路遭遇的坎坷絕大多數是外因所導致的,那麼盲目樂觀,沒有認真地學習對手,更沒有深刻地瞭解中國消費者則是在中國遭遇滑鐵盧的內因。

當你沒有真正尊重消費者和對手的時候,市場也一定會給你顏色看,對此各位朋友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