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裡諸葛瞻父子以逸待勞為何不抵遠途跋涉的鄧艾殘兵?

獨處空間


可以說,諸葛瞻、諸葛尚父子守綿竹,阻截偷渡陰平的鄧艾三千軍,最終失敗的原因有三個,一個比一個深刻。

首先,從兵法上講,鄧艾軍孤軍深入險境,背城借一,背水一戰,所謂的哀兵必勝,就猶如當年項羽的破釜沉舟,不勝就沒有活路了,所以三軍用命。

《三國演義》說三千兵,按照正史,鄧艾當時已經是徵西將軍,富有對姜維的作戰經驗,領兵三萬,由狄道進擊在沓中避禍的姜維。另一支軍為諸葛緒,領兵三萬,進攻武都,配合鄧艾切斷姜維退路。鍾會領軍十萬,直趨漢中,意欲叩關直接進入四川盆地,進而佔領成都。

蜀軍放棄漢中外圍據點,退守漢、樂二城,鍾會派兩萬兵圍二成,主力直趨陽安關斬將奪關。姜維見狀急趨陰平,被鄧艾擊敗,在橋頭受到諸葛緒的堵截。姜維做了個假動作,假意攻擊諸葛緒的後軍,誘使諸葛緒出擊三十里,姜維趁機快速通過橋頭,與前來支援的右車騎將軍廖化合兵劍閣。

蜀兵堅守劍閤,鍾會不得以過,欲退兵。鄧艾建議走小道偷渡陰平。鄧艾率本部兵逢山開路,遇水鋪橋,七百里路,最後鄧艾身先士卒,以一條毛氈滾下山坡,終於來到了成都平原。以兵威屈江油守將投降。

蜀漢的衛將軍諸葛瞻領兵列陣於綿竹,與鄧艾接戰,連勝兩場。鄧艾激勵大家,沒有退路,生死存亡,在此一舉,親自督戰,終於大敗蜀軍,諸葛瞻諸葛尚父子死於軍陣中。

鄧艾軍一鼓作氣,攻取雒縣,於是劉禪從成都遣使來降。

當時鄧艾的軍隊,如果兵鋒稍有頓挫,恐怕連就食都有困難,其實就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如果失敗了是不可能再順陰平小道回去的,蜀國整個一個盆地,就是關門打狗。

其次,從軍事經驗上講,鄧艾是老兵油子了,被司馬懿提拔於行伍,在對匈奴、東吳和姜維的作戰中屢立戰功。而諸葛瞻不但沒有實戰經驗,甚至諸葛亮沒有將自己的文韜武略一點傳授給他,只是教給他好好做人。自古在將不在兵。

鄧艾是司馬懿看上的人,一開始興修水利和屯兵都乾的不錯。在對匈奴和對東吳用兵中都有建言之功。在平叛毋丘儉、文欽中立功,之後被委任以西線對蜀軍戰事。

諸葛瞻是總覽尚書檯,但蜀國的政事都歸於宦官黃皓,他對黃皓有意見,但又沒有什麼辦法。他對姜維也有意見,認為窮兵黷武,曾試圖將姜維的軍權剝奪給右將軍閻宇。

可見在政治上他沒什麼鬥爭經驗。軍事上從來沒有領過兵。他也曾怨恨父親沒有將文韜武略傳給他,諸葛亮的《戒子文》我們都看過,其實就是教他老實做人。

任何將軍都是從失敗起家的,比如曹操一開始起兵討伐董卓就敗於徐榮,諸葛亮的一出祁山在軍事安排上就有明顯失誤,而諸葛瞻也是要經過失敗摔打的,可惜他兩次擊敗鄧艾,惟一的一次失敗就是訣別,值得一說的是,實際上諸葛瞻的兵力可能比鄧艾還少,鄧艾至少三萬兵,諸葛瞻可能連三萬都沒有。

諸葛瞻父子的死節是他們自己主動的,兩千年後這還是讓人唏噓不已,主子早就沒有什麼鬥志了,還有這樣的賢臣,這點連司馬昭都不得不稱善。

第三,蜀國長期偏安一隅,多年用兵未果,宦官弄權,政治昏聵,以譙周為代表的投降派佔了上風,人心思安,不願死戰。

蜀國要是政治清明還好,偏偏劉禪非常昏聵,寵信黃皓,將帥失和,姜維受到讒譏,避禍於沓中。這種情況下一般老百姓又不是世受國恩,誰願意給他賣命呢?

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是十一次北伐,蔣琬、費禕在世的時候,都有北伐,雖然說,這是以攻為守的國策,但是在一般老百姓看來,這是瞎折騰什麼呢?

所以到了後期,以譙周為代表的蜀國本地投降派的思潮,逐漸佔了上風。譙周本來是諸葛亮的從官,後主封他為光祿大夫,政治上其實沒有作為,是一個大儒,大家有問題都愛問他。他與當時的尚書令陳祗爭論蜀國連年用兵的不利,著有《仇國論》。鄧艾拿下雒縣後,他力排眾議,力主投降,後來也因此司馬昭給他封侯。

應該說,在那個時機,蜀國投降也是順應天下潮流了,所以即使諸葛瞻取得局部戰爭的勝利,最終也還是逃不過失敗的命運。


洗雲忘言


既然說到《三國演義》,那就只能以三國演義為背景來分析問題了。

鄧艾能夠戰勝諸葛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出其不意,當然還有其它一些原因。先來看一下,鄧艾是如何打敗諸葛瞻的?



在三國演義中,鄧艾與鍾會都被姜維阻在劍閣時,鄧艾曾向鍾會建議由他從陰平進軍,但是鍾會卻不以為然,認為鄧艾走陰平只能是死路一條,但是鄧艾卻堅持。

鄧艾是先讓他的兒子鄧忠引五千精兵作為工兵,不穿甲冑,拿著斧頭鑿子等器具,鑿山開路,遇河搭橋,鄧艾本人自率精兵三萬,帶著乾糧繩索出發,每行軍一百多里,就留下三千士兵安營紮寨。



鄧艾行軍二十多天後,已紮下數個兵寨,到達摩天嶺時,鄧艾手下只有二千士兵了,突然前面沒有路了,只有險崖峭壁,鄧艾率領部分士兵以氈子裹著身體從險崖上滾下去,鄧艾身先士卒第一個滾下去,沒有氈子的士兵用繩索綁住,依次魚貫而下。

到了山下後,鄧艾清點士兵還有二千人,稍作休息,但準備繼續前時,這時士兵們在路邊發現一塊石碑,上面還有字,內容是:“二火初興,有人越此。二士爭衡,不久自死。”落款是:丞相諸葛武侯題。鄧艾大驚,盛讚諸葛亮是神人也。



鄧艾繼續前進,前面是一個大空寨,再往前走就是江油城了,於是鄧艾率軍突襲江油城,江油守將馬邈毫無防備,軍備鬆弛,鄧艾軍一到,馬邈就投降了,毫無抵抗,鄧艾輕鬆佔領江油城。

然後鄧艾不作休息繼續前進,兵發涪城,涪城蜀軍也是毫無防備,全部投降鄧艾,鄧艾不費吹灰之力,拿下兩城,直逼成都。



江油守將馬邈還向鄧艾獻上地圖一本,上面標明瞭涪城到成都三百六十里的山川道路,鄧艾大喜,馬上安排士兵攻佔綿竹。而蜀漢朝廷也正好派出諸葛瞻領兵七萬去抵抗鄧艾軍隊,雙方在綿竹相遇,於是一場大戰不可避免。

鄧艾以師纂、鄧忠為前鋒,率軍出擊,而諸葛瞻首戰是用木質雕刻出自已父親諸葛亮的木像坐於四輪車上,然後打著諸葛武候的旗號,師纂、鄧忠看到四輪車上坐著一人,都以為是諸葛亮借屍還魂出來,嚇著大敗,沒怎麼打就敗了二場。



後來鄧艾親自出馬,並探知蜀軍主帥是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然後鄧艾以天水太守王頎、隴西太守牽弘作為伏兵,自已率軍引誘諸葛瞻進入伏擊圈,諸葛瞻果然中計,蜀兵大敗,退入綿竹城,被魏軍圍城。

諸葛瞻所在的綿竹城被魏軍團團圍住,又沒有援軍,於是諸葛瞻親自率軍想殺退魏軍,結果被鄧艾大敗,於是諸葛瞻自殺以謝國家,其子諸葛尚見父親自殺,也衝入敵陣戰死,諸葛瞻與諸葛尚父子一死,蜀軍潰敗,鄧艾佔領綿竹,綿竹一丟,鄧艾通往成都的門戶大開,最終直接導致劉禪的投降。



諸葛瞻父子之所以不敵鄧艾軍隊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鄧艾出其不意。鄧艾從陰平偷渡時沒人會想到,連鍾會都不看好,江油城、涪城不戰而降,鄧艾很容易就佔領這兩座城池,就有了立足點,軍隊人員物資都得到了補充,為後面的綿竹決戰創造了勝利條件。



2、諸葛瞻指揮不當。諸葛瞻身為蜀軍主帥,不顧個人安危衝擊魏軍,勇氣可嘉,但同時讓自已身處險境,主帥一死,其他蜀軍毫無鬥志,全軍潰敗。這其實也從側面說明了諸葛瞻能力不行 ,與趙括一樣是紙上談兵,最終才會失敗。

3、蜀軍軍心不穩定。敵軍已經進入蜀漢首都附近,對蜀漢造成的震憾是相當大的,前有鍾會大軍在劍閣對峙,後有鄧艾奇兵在綿竹決戰,整個蜀漢朝廷從皇帝到士兵都已是人心惶惶,軍心不穩定,所以鄧艾就很輕鬆的擊敗了諸葛瞻。



4、蜀軍善於山地戰,魏軍擅長野外戰。這是由於蜀漢地形決定的,蜀漢大部分國土是山地,蜀軍經常在山中行軍訓練,善於山地決戰,但是魏軍就不同了,魏軍擅長在平原空曠處決戰,綿竹已是平原,這個時候魏軍的特長就發揮出來。再加上蜀漢的精稅都在姜維那裡抵抗鍾會,諸葛瞻手下都是些老弱病殘,無法對魏軍構成威脅。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鄧艾只能算兵少,不能算得上是殘兵!事實上綿竹關之戰,鄧艾所投入的恰恰是自己最精銳的部隊。

之所以很多人認為鄧艾帶領的是殘兵敗將,很大程度是受到了三國演義的影響,鄧艾率領所部三萬官兵秘密走陰平小路,跨越山路700裡,抵達成都城下時僅剩官兵2000餘人,因此也長期給人一個錯覺,以為鄧艾的三萬大軍如同紅軍長征一樣,大部分官兵已經在行進當中折損,但事實上鄧艾的主力仍然尚存,至少在真實的歷史上,由於鄧艾要打通一條前所未有的通路,因此行進途中一直不斷開山修路,以為後期主力部隊進軍成都做好鋪墊,因此鄧艾的大軍在行進途中不斷留下軍隊駐守和修路,穿過山路抵達江油城下時,鄧艾雖然只剩下數千官兵,但他的本部主力兵馬仍然在後面的山路上隨時準備進軍,甚至在鄧艾抵達江油的時候,正在與劍閣與姜維相持的鐘會,也分兵順陰平小路向江油方向進發。



所以綿竹關之戰爆發前,迎戰諸葛瞻的鄧艾軍隊也許數量不多,但在他的背後還有著強大的預備隊,而阻擊鄧艾的諸葛瞻,在蜀漢軍隊主力被拖在劍閣的情況下,已經沒有了後備人員。

在綿竹關之戰中,雙方究竟誰佔據優勢,史書中並沒有給予明確的交代,但結合蜀漢後期並不充裕的軍事力量,以及姜維正率領主力五萬步騎在前線阻擋鍾會的大軍,諸葛瞻的手中能利用的軍事力量恐怕相當有限,雖然以逸待勞但缺乏後備的軍事力量卻難以承受持久性作戰,而對面的鄧艾雖然經歷了數百里的山路行軍,但所剩餘的先鋒部隊皆為萬軍之中所歷練出來的精銳,且已經沒有退路只能背水一戰,又有後備兵團隨時跟上,在綜合對比之下,綿竹關之戰恐怕在戰爭之前就已經呈現了勝負局面,諸葛瞻的失敗,是敗在了綜合實力的大方向上。



諸葛瞻在這一戰中備受詬病的部分,莫過於沒有選擇快速行軍搶在鄧艾進入平原之前守衛險要地段,避免放鄧艾的先鋒部隊進入成都平原,由於諸葛瞻將綿竹關保衛戰演變成了綿竹關野戰,最終葬送了成都為數不多的可用軍隊,對於這個舉措的失敗,可以歸咎於諸葛瞻關鍵時刻的猶豫,也可以歸咎於鄧艾軍隊的偷襲太過於突然,在沒有搞清鄧艾究竟有多少軍隊的情況下,諸葛瞻不敢貿然前進以至於錯失良機,但歸根結底也離不開那兩個重要的因素:對手戰略的成功和實力上的根本差距,在曹魏綜合實力壓倒蜀漢集團的情況下,主動權始終在曹魏集團的手中,諸葛瞻敗的並不冤枉!


遼寧資深球迷


鄧艾帶的可不是殘兵,而是魏軍的精銳野戰軍,而且正史裡諸葛瞻的兵比鄧艾少,結果戰敗了,《三國演義》裡自然也不可能讓他打勝。

在《三國演義》裡,鄧艾率三萬大軍繞道陰平小路,每走百餘里,就留三千兵下寨作為接應,到江油城下時還有兩千人馬,乘虛奪取了江油城。但是鄧艾並沒有只用兩千人繼續攻擊,而是將屯駐在陰平小路上的各路軍馬都召集到江油,然後才進攻涪城。

鄧艾取了江油,遂接陰平小路諸軍,皆到江油取齊,徑來攻涪城。

鄧艾在陰平小路上沒有經歷過戰鬥,所以即使在路上有所損失,也不會太大,到江油城集中時,還有三萬大軍。

在書裡,劉禪撥了成都兵馬七萬給諸葛瞻,讓他去迎敵。按照書裡的兵力對比,是諸葛瞻的兵力多於鄧艾。但是在正史裡,卻是鄧艾比諸葛瞻兵多。

正史裡鄧艾除了本部三萬多人外,在抵達江油以後鍾會派部將田章率軍繞路增援鄧艾,所以鄧艾的部隊超過了三萬。

而諸葛瞻所部雖然沒有明確記載,但是從蜀漢投降時全國總兵力不過十萬二千,姜維統帥的蜀軍野戰部隊主力在匯聚了廖化、張翼、董厥等援兵以後不過四五萬人看,蜀軍在成都的兵力不會太多,諸葛瞻的兵力肯定也少於鄧艾。

而且鄧艾的部隊是久經沙場的老兵,而蜀軍的主力部隊都在姜維部下,成都守軍戰鬥力堪憂。所以雖然諸葛瞻沒有即使佔據險要,阻擋魏軍前進之路有所失策,但是他的部隊兵力和戰鬥力遠不如魏軍,這是他失敗的主要原因。

正史裡諸葛瞻失敗了,在《三國演義》裡羅貫中也不可能寫成諸葛瞻把鄧艾砍了,所以最後他也只能兵敗。


不沉的經遠



在《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八回 鄧士載偷渡陰平,諸葛瞻戰死綿竹 可知諸葛瞻在與鄧艾相抗衡時確實戰敗。但是這樣的結局又讓人感到十分的不可思議。因為畢竟諸葛瞻所率領的軍隊精力充沛,並不像鄧艾的軍隊那樣經歷了艱苦跋涉,精疲力盡。況且諸葛瞻的軍隊經歷了長時間的休整,應當處於全盛時期。但又為何會敗給鄧艾所率的殘兵之師呢?個人認為有以下三點原因。


第一,諸葛瞻父子的領兵經驗不足導致戰敗。

根據《三國演義毛宗崗批評本》第一百一十八回可知,諸葛瞻與諸葛尚父子是在鄧艾率兵偷渡陰平攻打蜀地內部時才被後主劉禪拉出來應戰的。但此時諸葛瞻並沒有經過足夠的歷練,行軍打仗的能力並不如人們所期望的那樣,足以比肩其父。相反,諸葛亮多次北伐都沒有帶上諸葛瞻,使諸葛瞻並未學到父親的用兵之策。而諸葛亮的早逝更導致諸葛瞻無法繼承諸葛亮的衣缽。面臨鄧艾這樣軍事能力高超的強敵,諸葛瞻的失敗也不足為奇。

眾所周知,諸葛亮的親傳弟子並非其子諸葛瞻,而是姜維。但是姜維作為諸葛亮的衣缽的繼承者,在與鄧艾的洮水之戰、段谷之戰等多場戰爭中皆以敗北告終。可見鄧艾的軍事實力是遠在姜維之上的。而諸葛瞻與姜維相比就已經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又怎麼會敵得過比姜維實力還強的鄧艾呢?由此可見,鄧艾與諸葛瞻父子之戰,諸葛瞻必敗無疑。


第二,諸葛瞻盲目自信不聽勸告導致戰敗。據《三國志》記載:

留蜀子崇,為尚書郎,隨衛將軍諸葛瞻拒鄧艾。到涪縣,瞻盤桓未近,崇屢勸瞻宜速行據險,無令敵得入平地。瞻猶與未納,崇至於流涕。

由此可看出當時諸葛瞻並沒有聽從黃崇的建議,盲目進攻,正中了鄧艾的計謀,導致其戰敗。黃崇乃蜀漢大將黃權之子,其自身在蜀國也是有名有姓的尚書郎。但是他對這場戰爭的局勢的正確分析與判斷卻沒能得到諸葛瞻的認可,其中的一大因素不正是因為諸葛瞻的盲目自信嗎?若諸葛瞻肯聽從黃崇的建議,那麼蜀漢的歷史就會因此而‘改寫也未可知。


除此之外,蜀漢自身的腐敗也間接導致了這場戰爭的失敗。在《三國演義》中,身為江油城守將的馬邈在聽聞東川己失後,雖有所準備,但也僅僅是提防大路。又仗著有姜維把控劍閣關,對軍情不以為意。當鄧艾攻至城下時,馬邈又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投降,顯然是做了十分充分的準備。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蜀國在此時軍隊中已是人才盡失,軍心渙散。再加上後主劉禪的無所作為甚至聽信寵臣,導致此時的蜀國早已經是空有其表。在這樣的條件下,諸葛瞻所帶領的軍隊勢力不低鄧艾之軍也是理所當然。


第三,鄧艾的背水一戰拉導致了諸葛瞻的戰敗。

《三國演義》中鄧艾之所以選擇偷渡陰平、跨過摩天嶺這樣困難的道路,也是實在是被逼無奈。同在曹營的大將鍾會與鄧艾不和由來已久。鍾會更說鄧艾"今日觀之,乃庸才爾。"因此鄧艾此次與諸葛瞻的戰爭實在是關乎重大,是背水一戰。《三國志·魏書·王貫丘諸葛鄧鍾傳》所言,當鄧艾領兵渡陰平,過摩天嶺時,因為糧運將匱,頻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足可見鄧艾對此次戰勝的期望之大。


但又有人說,畢竟鄧艾所率領的僅有三萬之兵,更何況等鄧艾渡過摩天嶺之後,差不多隻剩三千人。而諸葛瞻父子帶領的卻是七萬軍隊。如此懸殊的差距,怎麼看鄧艾的勝算都不大。這實際上更體現了鄧艾的背水一戰。以三千之兵勝七萬之軍,況且當時諸葛瞻所帶領的軍隊是"成都兵",成都位於蜀國都城,平原廣闊,沃野千里,在這裡長時間駐紮的軍隊早已經失去了原本的血性與戰鬥力,又怎麼能與鄧艾所率領的經歷過一路的艱苦磨鍊的三千精兵相抗衡呢?如此懸殊的差距,使得這場的勝利果實最終奔向鄧艾。

諸葛瞻之弱與鄧艾之強皆是此次諸葛瞻父子以逸待勞卻不敵鄧艾殘兵之師的原因,但鄧艾之強也並不都是強在軍事實力,更多的是強在自身對這場戰爭的拼命。歸根結底,所有戰爭戰敗的原因並不在於對方有多強大,而在於對方有多拼命。越努力,就越幸運。

你是如何看待諸葛瞻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三國逐鹿


諸葛瞻,美聲溢譽,有過其實,直接導致蜀國滅亡!蜀亡諸葛瞻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諸葛瞻只善長於書畫,記憶力比較好,而政治軍事並不善長,就因為是諸葛亮之子,所以國人都愛他的才思敏捷。國中只要出臺好的惠民政策,其實不是諸葛瞻所建議提倡的,而國中之人都認為是諸葛瞻所為,以致於諸葛瞻的名聲被過份的讚譽,而實際上是有過其實。

蜀漢景耀六年,鄧艾偷渡陰平,後主劉禪在情急之下,更加是諸葛亮之子,倉促任命美聲溢譽,有過其實的諸葛瞻領兵抗拒鄧艾,諸葛瞻率兵駐守涪縣,前鋒被鄧艾打敗,諸葛瞻退守綿竹,鄧艾遣使寫信勸降,說若降必定表奏瞻為琅琊王,諸葛瞻看完信後大怒,斬了鄧艾派來的使者,率兵出城與鄧艾交戰,結果大敗,戰死,時年三十七歲,其長子諸葛尚亦亡!

《晉書文帝紀》說; 魏景元四年,司馬昭徵四方之兵十八萬,《魏書鍾會傳》說; 鄧艾與諸葛緒各統兵三萬,鍾會統兵十餘萬,兵分三路伐蜀,鄧艾想和諸葛緒一起偷渡陰平,但是諸葛緒接到的命令是牽制姜維,所以沒有同往,而是向鍾會軍靠攏,結果鍾會說諸葛緒怯懦不前,用檻車把諸葛緒押回洛陽,收繳了諸葛緒的兵馬,進兵攻劍閣,不克!無計可施,故鍾會有退兵之意,在軍中商議著退兵之事,就因得報鄧艾偷渡陰平成功,諸葛瞻戰死之後,鍾會立刻改變主意,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才大舉進兵的。

《魏書鄧艾傳》說; 景元四年冬十月,鄧艾率兵自陰平沿景谷道前進,鑿山開路,伐木架橋,穿越七百餘里無人煙之地,山高谷深,糧草不繼,兵到馬閣山道路絕,鄧艾身先士卒,用毛氈包裹身體滾下山崖,部隊到達江油城下,摔死摔傷者有多少不得而知,《蜀書姜維傳》裴松之引《孫盛曰》鄧艾入江油,士眾鮮少。《晉書文帝紀》說;鄧艾率萬餘人自陰平逾絕險至江油,而《三國演義》說; 鄧艾兵才二千人。

當然鄧艾攻下江由城後,馬邈降,鄧艾兵力上有所補充,但也不過萬人。在兵力上諸葛瞻與鄧艾差不多,而劍閣雄關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美譽,在厲史上還沒有人能從正面攻下此關。一旦姜維得知鄧艾偷渡陰平,必分兵來救綿竹,只要姜維援兵到達綿竹與諸葛瞻裡應外合,鄧艾休矣!鄧艾若死鍾會必退兵無疑。

由此可見諸葛瞻無大將之才,更不夠謹慎持重做事不計後果,無全局觀,沒有考慮到此戰責任重大,不知此戰關係國家存亡,亦沒有平下心來與其周旋。

純粹就因為鄧艾派遣使者來勸降,諸葛瞻大怒腦袋一發熱,然後率眾出城與其決戰,結果大敗,父子雙雙陣亡。按理說諸葛瞻已經三十七歲了,己經過了血氣方剛的年齡,怎會如此草率行事?令人不解!諸葛瞻身死鄧艾兵鋒直詣城都,此時城都己無兵可調,後主劉禪只得投降!

這就是諸葛瞻美聲溢譽,有過其實,蜀人在愛屋及烏的情況之下,把諸葛瞻過份的讚譽之後,後主劉禪在不察之下,高估了諸葛瞻的才能,倉促任命諸葛瞻領兵拒敵,丟失了大好河山,若後主劉禪派他人為將,厲史必將改寫。

當然諸葛瞻的無能,諸葛亮在其八歲時就已經看出來了,《蜀書諸葛亮傳》說;建興十二年,諸葛亮兵出武功,寫信給其兄諸葛瑾說,諸葛瞻年已八歲,聰慧可愛,因為過早的成熟懂事,恐怕他成不了什麼大器,果然被諸葛亮言中。

三國孔融小時候也非常聰明,而太中大夫陳煒確說,小時候聰明,長大後未必能成為大器,《後漢書孔融傳》說;孔融自負高氣,而才疏意廣,雖是漢朝的大忠臣,但是因屢屢迕逆曹操,曾與禰衡談論父母與子女的關係,說父親與子女的關係,其實就是為了發洩慾望,母親與子女的關係,就好比罐子裡面裝著一個東西,東西從罐子倒出來之後,兩者之間就沒關係了,之後孔融與禰衡互相吹捧讚揚,禰衡讚揚孔融“仲尼不死”,孔融讚揚禰衡“顏回復生”,此論實不敢恭維,最終被滅門。

俗話說; 三歲看長,七歲看老,大器晚成,看來還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 !










蘭臺令史


所以說,做人特別難,做忠臣更難,做身居高位的忠臣難上加難。


以諸葛亮的才能,要想把自己的兒孫培養培養,調教調教,甚至提拔一下,那是輕而易舉的事情。至少,水平和地位不會比王平、廖化張嶷這些人差吧?

但諸葛亮不能這麼幹啊。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鄧艾偷渡陰平後,率領幾千疲兵遇到的是王平、廖化、張嶷這些將領,那他就徹底完蛋了,非把他活剝了不可。

鄧艾運氣好,遇到的是諸葛瞻這種徒有忠勇,而無實際能力的弱將。




諸葛亮沒有辦法,為了國家,他不僅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和生命,還犧牲了自己後代的前程。其他功臣的兒孫們都能在朝廷或者軍中混個不錯的官職,但諸葛亮的兒孫卻被他有意地抑制,是從蜀漢的大局出發。

以諸葛亮的功勞、威望和地位,假如扶植自己的兒孫,他活著的時候還能加以控制,他若去世,他的兒孫們即使有他的崇高人品,也未必有他的政治智慧,很容易被人利用,形成一股強大的勢力,讓後主劉禪怎麼處理?

古今這樣的例子不少,要麼如霍光的後代,要麼如曹操的後代。但這都不符合諸葛亮高潔的政治理想。

於是,諸葛亮對自己兒孫更注重品行操守方面的教育,而缺少在能力方面的培養,地位的扶持。

諸葛瞻的能力就很弱。得知鄧艾偷渡陰平的消息,他奉命出戰,很忠誠,也很有勇氣,但缺乏良策。

鄧艾派兵來攻,諸葛瞻先把老爸的塑像搬了出來,可把魏軍嚇壞了。當年靠這一手,“死諸葛能走生仲達”,把司馬懿都嚇跑了。

鄧艾不是司馬懿,能偷渡陰平,說明這廝是敢於行險的,你能嚇他一跳,能嚇他兩跳三跳?

鄧艾派鄧忠和師篡再來戰,諸葛瞻又派出了諸葛尚迎戰。

諸葛尚特別可惜,他的武力值應該是後三國時期的數一數二的猛將了,武藝不在文鴦之下。鄧忠曾經與姜維三十合戰平,師篡能做前鋒,武力也應該不弱。諸葛尚一個打他們倆,還把他們打跑了。

這樣的武藝,蜀漢居然一直沒有把諸葛尚放到軍中去效力,真是無奈了。

贏了兩把,諸葛瞻就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居然中了鄧艾的誘敵之計,被陷入包圍圈,父子倆一同壯烈殉國。

為什麼就不能逃跑,為什麼不能投降呢?別人可以,但諸葛亮的兒孫們不行。名譽這個東西,有時候還真是害人不淺。


所以說,諸葛瞻擋不住鄧艾,一是能力和頭腦確實不行,二是為名聲所累,輸不起。


饞嘴肥貓鏟史官


第一、鄧艾的兵馬通過小路到達成都的都是九死一生的兵了,戰力不弱。並且這些兵都知道,唯有拼死一搏打到對方才能活命了,因此戰鬥力特強。

第二、諸葛瞻父子的兵馬已經畏懼魏兵了。突然冒出的這麼一支兵馬,並且到了成都附近,讓他們想不到是怎麼到來的,猶如天助,因此畏懼魏兵。

第三、連年的戰爭讓蜀國軍民人困馬乏,越來越艱難,軍士都已經厭倦了戰爭生活。

第四、諸葛瞻的戰略錯誤。鄧艾的兵馬此時經過翻山越嶺來到這裡,沒有任何的糧草輜重後援,急需速戰取勝補充後勤補給。而諸葛瞻卻主動出擊,這就給了鄧艾機會。


歷史朝代趣事


鄧艾與諸葛瞻就個人而言,可類比白起和趙括。就部隊而言,鄧艾軍雖然人少,卻是身經百戰的精銳之師,可類比美軍的海軍陸戰隊;諸葛瞻雖然人多,卻只是老弱病殘的後備部隊,其中可能還包括部分衙役、囚犯和臨時徵召的平民,可類比美國的國民警衛隊。兩者的戰力不可同日而語。

1、鄧艾率領的不是疲敝之師

根據《魏書·鄧艾傳》記載,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裡,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先登至江由,蜀守將馬邈降。

在馬邈投降後,鄧艾部隊進入江油城,當然會進行適當修整,補充糧草、兵器,同時,也會將部分蜀軍精銳編入自己的部隊。

2、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引爆魏軍士氣,蜀軍士氣低落

鄧艾傳記載:蜀衛將軍諸葛瞻自涪還綿竹,列陳待艾。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馬師纂等出其左。忠、纂戰不利,並退還,曰“賊未可擊”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舉,何不可之有”乃叱忠、纂等,將斬之。忠、纂馳還更戰,大破之,斬瞻及尚書張遵等首,進軍到雒。”

這也很明顯,鄧艾在初次與諸葛瞻交鋒時是吃了敗仗的。由於是奇襲戰略,後面還有姜維的援軍,一旦陷入持久戰,鄧艾軍可能全軍覆滅,通過對士兵的動員,背水一戰也提升士氣。

而蜀軍卻軍心動搖,天險被偷渡,前方持續敗仗和馬邈的投降,無論是戰略還是精神上都大大打擊了蜀軍士氣。

3、諸葛瞻犯了明顯錯誤

諸葛瞻完全佔據了主場優勢,如果他堅持固守,一段時間後,想越塔搶人頭的鄧艾軍糧草不繼,自然全軍覆滅。諸葛瞻可不戰而勝。

4、鄧艾個人能力遠勝諸葛瞻

在冷兵器時代,將帥個人能力尤其重要。

鄧艾長期與姜維對戰,身經百戰,對蜀軍情況熟悉。同時,他是靠著戰功一步步提拔起來的,戰略戰術水平在當時已是最頂尖的,相當於遊戲中的滿級英雄,就是裝備差點。

諸葛瞻從未正式上過戰場,完全是靠父蔭當官的,雖然忠勇,畢竟經驗為0,1級英雄裝備再好也打不過滿級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