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氨酶的误区你懂吗?


关于转氨酶的误区你懂吗?

血清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脏中,是反应肝细胞受损的敏感指标。

正常情况下,血清中的转氨酶含量很低。当肝细胞变性、坏死时血清中的转氨酶会明显升高,临床上常将血清转氨酶作为筛查肝功能异常的重要指标。

但对于转氨酶大家常存在以下常见的误区。

01

肝功能=转氨酶?


一提到肝功能人们会把它等同于转氨酶,认为转氨酶正常肝功能就正常。转氨酶只是其中一项,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反应肝细胞损伤的生化指标。


肝功能检测指标包括肝细胞损伤标志物、胆红素代谢标志物、肝脏合成功能标志物以及肝纤维化相关血清指标。


02

转氨酶水平高低=肝脏损伤程度的高低?


大多数急性肝炎患者的血清转氨酶(ALT 和 AST)升高的水平与肝细胞受损程度呈正相关,但在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的患者中转氨酶(ALT 和 AST)水平的高低则不能真实反映其肝脏受损的严重程度。


临床上约 33.3% 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在免疫耐受期转氨酶水平正常,但其肝细胞受损却呈进行性发展;各种原因的肝硬化患者,无论是代偿期还是失代偿期,其转氨酶水平也可表现为正常;肝衰竭的患者可出现「胆酶分离」的现象,即血清转氨酶可能表现为正常,而胆红素却持续上升。可见,仅仅根据血清转氨酶水平的高低评价肝细胞损害状态是不合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