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做新時代雷鋒在營口如春風化雨


爭做新時代雷鋒在營口如春風化雨


3月5日,又一個雷鋒紀念日來臨。60年過去,曾經那位來到濱城參軍入伍的戰士,從未離開。他幻化成為互助友愛的志願者、幻化成為馳援出征的醫療勇士、幻化成為愛黨忠誠的黨員幹部、幻化成為誠信擔當的企業家、幻化成每一位,為了祖國和人民而奉獻自己的平凡人!


在祖國和人民需要時,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雷鋒!


戰“疫”路上的“星火心願”


戰“疫”路上,有血、有汗、有淚、有情。沒有人能無動於衷,更沒有人能置身事外。上至耄耋的老人、下至稚嫩的孩童,一名濱城人,就是一顆戰“疫”星火,在濱城營口,家家都有志願的理想,人人都有質樸的心聲。那些散落在戰“疫”路上的“星火心願”,如同暗夜繁星、寒冬苗火,讓人眼前一亮,令人心生希望。


爭做新時代雷鋒在營口如春風化雨


千里傳信,大愛“兩地書”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濱城醫療勇士毅然出征。截至2020年3月4日,濱城營口已經有38名醫療勇士馳援湖北,接管雷神山、襄陽等地部分重要病區。他們在“病毒中心”堅守鏖戰,不計個人生死,以“無我”之雄姿,向疫魔發起總攻。


天涯萋萋,辭鄉而去,向險而行,吾心堅定!


與南下之風同行,御北上之疫於千里,


春風度時,疫魔驅散,


春林盛時,待我凱旋!


爭做新時代雷鋒在營口如春風化雨


《戰“疫”》


——出征勇士胡楠楠


新冠召仁醫,斷髮援鄂去。


遠家千萬裡,淚涕惦雙親。


封城鬥新疫,八方物資抵。


遼鄂中國情,醫患握手親。


待我歸故里,戎裝換綵衣。


爭做新時代雷鋒在營口如春風化雨


《一封家書》


“我最愛的老爸,請原諒我的自私。


作為女兒,我現在不能陪在你的身邊,


因為我選擇去保護國家!……”


——出征勇士牛琳


爭做新時代雷鋒在營口如春風化雨


《一封錦書回》


聽說營口下雪了。


看著朋友圈裡熟悉的街、熟悉的景、熟悉的人.....


.漫天飛舞的雪花,是不是在傳遞我們的思念?


此時的武漢,細雨綿綿,


是不是在訴說北方親人的牽掛!


親人們,吾等一切安好,請勿念……


——出征勇士董麗


爭做新時代雷鋒在營口如春風化雨


這幾天,看著新聞報道中


你的新發型,你的新戰袍,


久久不能平靜……


電話每一次響起,我都想趕緊拿起來,


想第一時間接到你的消息……


世間女子多崇賢良,我獨愛你


為人間大愛,馳騁四方!


董太太,加油!”


——董麗的丈夫董宇


爭做新時代雷鋒在營口如春風化雨


《“情”書》


2020,愛你愛你,


等你平安凱旋,


還你365個情人節。


家裡一切很好,請勿掛念。


等你平安歸來,


奉上你最愛吃的鍋包肉!


——出征勇士李春的丈夫,董野


爭做新時代雷鋒在營口如春風化雨


在祖國和人民需要之時,營口醫療勇士英勇出征,挺進“病毒之心”,將生的希望留給患者,將家的概念淡做煙雲。然而誰也終究不是鐵心銅身,別離母親的孩子,望眼欲穿的老人、日思夜想的愛人、無處安放的團圓期盼,千里之外家人的掛念已成錐心的思念,一頭牽動,兩邊淚漣。這樣的詩歌、這樣的錦書,這樣字字珠璣的行文,早已是營口“安心工作、家中有我”志願服務群的勇士家屬們之間默默達成共識的“私密獨享”,越是平日裡不擅長文字的人,卻在這樣特殊的疫情時刻感到情如海潮,迸發出自己都難以想象的感性與浪漫來。難以割捨的惦念,難以傾訴的惆悵,一種共同的體驗與情感,讓這38個家庭,無形中締結了緊密而又堅韌的“同心網”,這張網聯結著濱城志願者、聯結著市文明辦的工作人員們、聯結著濱城企業家們和濱城人民守望相助的眾志成城之心……越結越密,擰成了一條星光璀璨的星火銀河,流淌著思念與希望,在波濤洶湧的心海中,凝聚成為無窮無盡的力量的源泉。


衝鋒在前,“你信我就行”


五六十斤的消殺壺背在肩頭,上下六七層高樓連續作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消殺”作業簿,從未打過“零分”。一天18個小時堅守奮戰,一天僅有5分鐘時間吃完一餐飯,倒頭睡在“半截美”的後車鬥裡,身上還穿著汗水浸透的防護服……2020年除夕之夜的鞭炮聲之後,再也沒有了往年寧靜的正月,濱城20萬營口志願者線上集結、線下作業,後半夜寒風凜冽中依然值守在卡點,自己拄著柺杖卻依然覺得渾身是勁兒……在人民群眾還在惴惴不安之時,志願者們毅然衝鋒陷陣,“放心,我去能行!你信我就行!”


爭做新時代雷鋒在營口如春風化雨


爭做新時代雷鋒在營口如春風化雨


爭做新時代雷鋒在營口如春風化雨


非常時期,特殊手段。在既有的營口有禮百支志願服務團隊的基礎上,營口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迅速在短時間內統領並整合全市志願服務隊伍,第一時間組建“疫情防控營口志願者雲聯盟。”除夕過後,營口志願者陸續通過各種社交平臺在線上集結,短短兩個多小時就集結了最大容量為500人的營口市志願者疫情防控骨幹志願者微信工作群,短時間內,又迅速孵化衍生出覆蓋全市六個縣(市)區的志願者分群,“7群聯合”打造志願服務骨幹微信矩陣,向全市街道、社區、鎮村輻射、延展。每個縣區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骨幹群內都下設幾十個、上百個分群,覆蓋全市城鄉,構築起營口志願者宣傳發動、傳遞政令、蒐集信息、指揮調度的雲聯盟網絡,實現了疫情防控線上全覆蓋。


浪漫的人,待世間以悲憫


作為善於深夜撰稿的“夜精靈”,營口市文藝文化及新聞戰線工作者們,在戰“疫”以來的日子裡,將感人的濱城故事、戰“疫”故事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講給更多人聽,撫慰更多不安與無助的心靈。營口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工作人員原創發佈“營口市文明辦每日晨語”,配發原創“晨語”美圖,每日為志願者及一線戰士傳遞正能量、凝聚向心力。

邢文才(文)


爭做新時代雷鋒在營口如春風化雨


《戰“疫”的浪花》


……一片白色的海浪,勇敢地奔向你,


帶走了淺淺的傷,填滿了深深的痛,


留下了濃濃的情,奉獻了海洋的心


……願你們平安歸來!


——營口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群眾藝術館文藝部主任 劉耀寰


爭做新時代雷鋒在營口如春風化雨


《英雄》


這幾天我一直在琢磨“英雄”這個詞,


英雄不可以膽怯嗎?


英雄不可以抱怨嗎?


英雄不可以兒女情長嗎?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潛在的英雄,


英雄要是沒有了人情味兒,


就可能僅只是一尊冷冰冰的塑像。


爭做新時代雷鋒在營口如春風化雨


——營口市文藝理論家協會主席、營口理工學院文學藝術導師,趙樹發


《見證人性》


戰“疫”時刻,


攝像機記錄的不再單純是影像,


而是人性。


只有在生死攸關、兇險在前的關鍵時刻,


能夠“逆行”衝鋒的人,


才是真正勇敢的人。


向所有”逆行者”致敬!


爭做新時代雷鋒在營口如春風化雨


——營口新聞傳媒中心資深記者,刁雪峰


文藝文化、新聞戰線,亦是戰“疫”一線。營口知名新聞媒體人泓穎在回覆抗“疫”內容朋友圈時,這樣回覆微友:“有心,哪裡都是一線。非常時期,一線的醫護人員偉大,平凡崗位上堅守的人同樣不易。沒有他們的堅守,哪有普通人‘宅’在家的安穩?每一份平凡的偉大,都將得到媒體最真誠、最溫暖的回應。”


基層燃星火,明燭磅礴燒


疫情當前,戰“疫”一線有“堅守者”負重前行,陣地後方有人民的力量做堅強後盾。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呈現蔓延趨勢以來,營口市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基層黨組織以及來自全市各條戰線的志願者,在短時間內迅速集結,一時間,這個骨幹群體迅速孵化擴展輻射至全市六個縣市區的街道、社區、鎮村,形成了覆蓋全市的志願服務網絡。通過線上線下協同發力,群防群控層層貫穿,營口志願者那一抹亮眼的紅色,成為疫情防控防疫中最美的城市底色。


《什麼才是真勇敢》


在祖國和人民需要時,


我看到那些平日裡默默無聞的人,


勇敢地站出來,


做雷鋒一樣的戰士,


做鋼鐵一樣的衛士,


做向險而行的勇士。


這不是排比的文字藝術,


這是真真正正的戰“疫”感言。


爭做新時代雷鋒在營口如春風化雨


——營口市老邊區路南鎮歡心甸村駐村第一書記,耿靜河


《戰“疫”之我見》


最美“逆行者”,


……


不畏生死、無私奉獻,


讓我感動,


讓我看到了



永遠比病毒傳播更快!


我們永遠比病毒更頑強!


……


爭做新時代雷鋒在營口如春風化雨


——營口市老邊區邊城鎮雙井子村駐村第一書記,劉秀國


《新時代雷鋒》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


到處可見新時代雷鋒的身影。


……


他們勇敢擔當堅守“陣地”,


……


雷鋒精神溫暖著我們的世界,


鼓舞著我們前進的腳步!


——營口市西市區得勝辦事處紅運社區黨委書記,鄭金令


爭做新時代雷鋒在營口如春風化雨


《得失》


疫情當前,


哪有什麼個人得失?!


國好,家才好!


生命,無價!


爭做新時代雷鋒在營口如春風化雨


——營口市大石橋市住建局監督辦主任高齊翔的妻子;


營口理工學院融媒體中心主任,熊璐


《英雄的中國人民》


英雄的中國人民是永遠打不垮的,


在中國人民中,


蘊藏著極其豐富的情感和真摯的愛心,


這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


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

爭做新時代雷鋒在營口如春風化雨


大石橋市黃土嶺鎮七一村駐村工作隊員,張鐵民


在全民“戰疫”期間,營口市站前區355名機關幹部主動請願,將“述職報告”寫在“戰疫”一線;鮁魚圈區組建192個黨員先鋒隊,設置207個黨員先鋒崗,黨員衝鋒在前。西市區組建了210人的機關黨員突擊隊,建立臨時黨組織6個、黨員先鋒隊37支,設立黨員先鋒崗316個,全區共有40餘支志願服務隊伍2000餘名志願者與基層幹部一起進網格、包樓宇、守路口、把入口,有序有力開展防控宣傳、登記排查、消毒清潔、巡查值守、服務群眾等工作。老邊區90多個志願服務團隊,500多餘名志願者在區內200多個防疫檢查點參與疫情防控。蓋州市成立315個黨員突擊隊,283個村組建起志願服務隊,千餘名黨員志願者和4000多名村民志願者參與到戰“疫”中來。在全國縣級市中,大石橋市首開先河,選派30名優秀機關黨員幹部到全市30個社區任“第一書記”,實現第一書記社區全覆蓋,組建175支黨員突擊隊下沉到棄管小區,築起防疫的安全屏障,營口市4000餘名基層社區工作者、營口禮德榜樣、道德模範、遼寧好人等和20餘萬名志願者第一時間挺進戰“疫”一線,群防群控、精準排查,凝聚起戰勝疫情的強大合力,每個崗位都是戰“疫”陣地,每個人都在為戰“疫”奮鬥,默默發光發熱,踐行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


爭做新時代雷鋒在營口如春風化雨


人的力量在心上。在這座雷鋒60年前參軍入伍的城市,半個多世紀以來,雷鋒精神在營口大地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疫情面前,群體志願服務力量爆出發超乎想象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作為具有雷鋒精神基因和雷鋒文化血脈的有禮城市,抗擊新冠肺炎的全民戰“疫”,勢必推動營口市“雷鋒文化 營口有禮”的城市精神向著“更深、更廣、更精準、更高質量”方面延伸,在全民戰“疫”中熔鑄“雷鋒文化 營口有禮”新內涵,使其成為助推濱城各項事業邁向更深層次、更廣外延、趨向於更精準定位、實現更高質量發展的精神動力,是濱城人民共同擁有的集體智慧和共同崇尚的城市精神內核,是全面提升濱城社會綜合治理水平、促進新時代文明實踐示範點(所、站)建設的強大推動力,更是凝聚廣泛共識、匯聚強大持久力量的精神源泉。


戰“疫”路上的“星火心願”,讓雷鋒精神永放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