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新时代雷锋在营口如春风化雨


争做新时代雷锋在营口如春风化雨


3月5日,又一个雷锋纪念日来临。60年过去,曾经那位来到滨城参军入伍的战士,从未离开。他幻化成为互助友爱的志愿者、幻化成为驰援出征的医疗勇士、幻化成为爱党忠诚的党员干部、幻化成为诚信担当的企业家、幻化成每一位,为了祖国和人民而奉献自己的平凡人!


在祖国和人民需要时,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雷锋!


战“疫”路上的“星火心愿”


战“疫”路上,有血、有汗、有泪、有情。没有人能无动于衷,更没有人能置身事外。上至耄耋的老人、下至稚嫩的孩童,一名滨城人,就是一颗战“疫”星火,在滨城营口,家家都有志愿的理想,人人都有质朴的心声。那些散落在战“疫”路上的“星火心愿”,如同暗夜繁星、寒冬苗火,让人眼前一亮,令人心生希望。


争做新时代雷锋在营口如春风化雨


千里传信,大爱“两地书”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滨城医疗勇士毅然出征。截至2020年3月4日,滨城营口已经有38名医疗勇士驰援湖北,接管雷神山、襄阳等地部分重要病区。他们在“病毒中心”坚守鏖战,不计个人生死,以“无我”之雄姿,向疫魔发起总攻。


天涯萋萋,辞乡而去,向险而行,吾心坚定!


与南下之风同行,御北上之疫于千里,


春风度时,疫魔驱散,


春林盛时,待我凯旋!


争做新时代雷锋在营口如春风化雨


《战“疫”》


——出征勇士胡楠楠


新冠召仁医,断发援鄂去。


远家千万里,泪涕惦双亲。


封城斗新疫,八方物资抵。


辽鄂中国情,医患握手亲。


待我归故里,戎装换彩衣。


争做新时代雷锋在营口如春风化雨


《一封家书》


“我最爱的老爸,请原谅我的自私。


作为女儿,我现在不能陪在你的身边,


因为我选择去保护国家!……”


——出征勇士牛琳


争做新时代雷锋在营口如春风化雨


《一封锦书回》


听说营口下雪了。


看着朋友圈里熟悉的街、熟悉的景、熟悉的人.....


.漫天飞舞的雪花,是不是在传递我们的思念?


此时的武汉,细雨绵绵,


是不是在诉说北方亲人的牵挂!


亲人们,吾等一切安好,请勿念……


——出征勇士董丽


争做新时代雷锋在营口如春风化雨


这几天,看着新闻报道中


你的新发型,你的新战袍,


久久不能平静……


电话每一次响起,我都想赶紧拿起来,


想第一时间接到你的消息……


世间女子多崇贤良,我独爱你


为人间大爱,驰骋四方!


董太太,加油!”


——董丽的丈夫董宇


争做新时代雷锋在营口如春风化雨


《“情”书》


2020,爱你爱你,


等你平安凯旋,


还你365个情人节。


家里一切很好,请勿挂念。


等你平安归来,


奉上你最爱吃的锅包肉!


——出征勇士李春的丈夫,董野


争做新时代雷锋在营口如春风化雨


在祖国和人民需要之时,营口医疗勇士英勇出征,挺进“病毒之心”,将生的希望留给患者,将家的概念淡做烟云。然而谁也终究不是铁心铜身,别离母亲的孩子,望眼欲穿的老人、日思夜想的爱人、无处安放的团圆期盼,千里之外家人的挂念已成锥心的思念,一头牵动,两边泪涟。这样的诗歌、这样的锦书,这样字字珠玑的行文,早已是营口“安心工作、家中有我”志愿服务群的勇士家属们之间默默达成共识的“私密独享”,越是平日里不擅长文字的人,却在这样特殊的疫情时刻感到情如海潮,迸发出自己都难以想象的感性与浪漫来。难以割舍的惦念,难以倾诉的惆怅,一种共同的体验与情感,让这38个家庭,无形中缔结了紧密而又坚韧的“同心网”,这张网联结着滨城志愿者、联结着市文明办的工作人员们、联结着滨城企业家们和滨城人民守望相助的众志成城之心……越结越密,拧成了一条星光璀璨的星火银河,流淌着思念与希望,在波涛汹涌的心海中,凝聚成为无穷无尽的力量的源泉。


冲锋在前,“你信我就行”


五六十斤的消杀壶背在肩头,上下六七层高楼连续作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消杀”作业簿,从未打过“零分”。一天18个小时坚守奋战,一天仅有5分钟时间吃完一餐饭,倒头睡在“半截美”的后车斗里,身上还穿着汗水浸透的防护服……2020年除夕之夜的鞭炮声之后,再也没有了往年宁静的正月,滨城20万营口志愿者线上集结、线下作业,后半夜寒风凛冽中依然值守在卡点,自己拄着拐杖却依然觉得浑身是劲儿……在人民群众还在惴惴不安之时,志愿者们毅然冲锋陷阵,“放心,我去能行!你信我就行!”


争做新时代雷锋在营口如春风化雨


争做新时代雷锋在营口如春风化雨


争做新时代雷锋在营口如春风化雨


非常时期,特殊手段。在既有的营口有礼百支志愿服务团队的基础上,营口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迅速在短时间内统领并整合全市志愿服务队伍,第一时间组建“疫情防控营口志愿者云联盟。”除夕过后,营口志愿者陆续通过各种社交平台在线上集结,短短两个多小时就集结了最大容量为500人的营口市志愿者疫情防控骨干志愿者微信工作群,短时间内,又迅速孵化衍生出覆盖全市六个县(市)区的志愿者分群,“7群联合”打造志愿服务骨干微信矩阵,向全市街道、社区、镇村辐射、延展。每个县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骨干群内都下设几十个、上百个分群,覆盖全市城乡,构筑起营口志愿者宣传发动、传递政令、搜集信息、指挥调度的云联盟网络,实现了疫情防控线上全覆盖。


浪漫的人,待世间以悲悯


作为善于深夜撰稿的“夜精灵”,营口市文艺文化及新闻战线工作者们,在战“疫”以来的日子里,将感人的滨城故事、战“疫”故事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讲给更多人听,抚慰更多不安与无助的心灵。营口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工作人员原创发布“营口市文明办每日晨语”,配发原创“晨语”美图,每日为志愿者及一线战士传递正能量、凝聚向心力。

邢文才(文)


争做新时代雷锋在营口如春风化雨


《战“疫”的浪花》


……一片白色的海浪,勇敢地奔向你,


带走了浅浅的伤,填满了深深的痛,


留下了浓浓的情,奉献了海洋的心


……愿你们平安归来!


——营口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群众艺术馆文艺部主任 刘耀寰


争做新时代雷锋在营口如春风化雨


《英雄》


这几天我一直在琢磨“英雄”这个词,


英雄不可以胆怯吗?


英雄不可以抱怨吗?


英雄不可以儿女情长吗?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潜在的英雄,


英雄要是没有了人情味儿,


就可能仅只是一尊冷冰冰的塑像。


争做新时代雷锋在营口如春风化雨


——营口市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营口理工学院文学艺术导师,赵树发


《见证人性》


战“疫”时刻,


摄像机记录的不再单纯是影像,


而是人性。


只有在生死攸关、凶险在前的关键时刻,


能够“逆行”冲锋的人,


才是真正勇敢的人。


向所有”逆行者”致敬!


争做新时代雷锋在营口如春风化雨


——营口新闻传媒中心资深记者,刁雪峰


文艺文化、新闻战线,亦是战“疫”一线。营口知名新闻媒体人泓颖在回复抗“疫”内容朋友圈时,这样回复微友:“有心,哪里都是一线。非常时期,一线的医护人员伟大,平凡岗位上坚守的人同样不易。没有他们的坚守,哪有普通人‘宅’在家的安稳?每一份平凡的伟大,都将得到媒体最真诚、最温暖的回应。”


基层燃星火,明烛磅礴烧


疫情当前,战“疫”一线有“坚守者”负重前行,阵地后方有人民的力量做坚强后盾。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呈现蔓延趋势以来,营口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以及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志愿者,在短时间内迅速集结,一时间,这个骨干群体迅速孵化扩展辐射至全市六个县市区的街道、社区、镇村,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志愿服务网络。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发力,群防群控层层贯穿,营口志愿者那一抹亮眼的红色,成为疫情防控防疫中最美的城市底色。


《什么才是真勇敢》


在祖国和人民需要时,


我看到那些平日里默默无闻的人,


勇敢地站出来,


做雷锋一样的战士,


做钢铁一样的卫士,


做向险而行的勇士。


这不是排比的文字艺术,


这是真真正正的战“疫”感言。


争做新时代雷锋在营口如春风化雨


——营口市老边区路南镇欢心甸村驻村第一书记,耿静河


《战“疫”之我见》


最美“逆行者”,


……


不畏生死、无私奉献,


让我感动,


让我看到了



永远比病毒传播更快!


我们永远比病毒更顽强!


……


争做新时代雷锋在营口如春风化雨


——营口市老边区边城镇双井子村驻村第一书记,刘秀国


《新时代雷锋》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


到处可见新时代雷锋的身影。


……


他们勇敢担当坚守“阵地”,


……


雷锋精神温暖着我们的世界,


鼓舞着我们前进的脚步!


——营口市西市区得胜办事处红运社区党委书记,郑金令


争做新时代雷锋在营口如春风化雨


《得失》


疫情当前,


哪有什么个人得失?!


国好,家才好!


生命,无价!


争做新时代雷锋在营口如春风化雨


——营口市大石桥市住建局监督办主任高齐翔的妻子;


营口理工学院融媒体中心主任,熊璐


《英雄的中国人民》


英雄的中国人民是永远打不垮的,


在中国人民中,


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情感和真挚的爱心,


这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争做新时代雷锋在营口如春风化雨


大石桥市黄土岭镇七一村驻村工作队员,张铁民


在全民“战疫”期间,营口市站前区355名机关干部主动请愿,将“述职报告”写在“战疫”一线;鲅鱼圈区组建192个党员先锋队,设置207个党员先锋岗,党员冲锋在前。西市区组建了210人的机关党员突击队,建立临时党组织6个、党员先锋队37支,设立党员先锋岗316个,全区共有4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2000余名志愿者与基层干部一起进网格、包楼宇、守路口、把入口,有序有力开展防控宣传、登记排查、消毒清洁、巡查值守、服务群众等工作。老边区90多个志愿服务团队,500多余名志愿者在区内200多个防疫检查点参与疫情防控。盖州市成立315个党员突击队,283个村组建起志愿服务队,千余名党员志愿者和4000多名村民志愿者参与到战“疫”中来。在全国县级市中,大石桥市首开先河,选派30名优秀机关党员干部到全市30个社区任“第一书记”,实现第一书记社区全覆盖,组建175支党员突击队下沉到弃管小区,筑起防疫的安全屏障,营口市4000余名基层社区工作者、营口礼德榜样、道德模范、辽宁好人等和20余万名志愿者第一时间挺进战“疫”一线,群防群控、精准排查,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每个岗位都是战“疫”阵地,每个人都在为战“疫”奋斗,默默发光发热,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争做新时代雷锋在营口如春风化雨


人的力量在心上。在这座雷锋60年前参军入伍的城市,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锋精神在营口大地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疫情面前,群体志愿服务力量爆出发超乎想象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作为具有雷锋精神基因和雷锋文化血脉的有礼城市,抗击新冠肺炎的全民战“疫”,势必推动营口市“雷锋文化 营口有礼”的城市精神向着“更深、更广、更精准、更高质量”方面延伸,在全民战“疫”中熔铸“雷锋文化 营口有礼”新内涵,使其成为助推滨城各项事业迈向更深层次、更广外延、趋向于更精准定位、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力,是滨城人民共同拥有的集体智慧和共同崇尚的城市精神内核,是全面提升滨城社会综合治理水平、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所、站)建设的强大推动力,更是凝聚广泛共识、汇聚强大持久力量的精神源泉。


战“疫”路上的“星火心愿”,让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