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的道理很對,卻難以說服別人


為什麼你的道理很對,卻難以說服別人

循隱者不欲

歸山思絕嗔 雲夢縈繞存

欲解人之痛 便是痛之人


孟子云:“以善服人未有能服人者也。”


“對錯”的誤區

不對的話是沒有人拿出來說的,你有你的道理,他有他的道理,為什麼一定要聽你的呢?爭執的根源就在於道理本身都沒有破綻,故而佛家有云:“窮諸玄辨,如一毫至於太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壑。”

即使戰國時期的縱橫家蘇秦、張儀在遊說的時候也是要順著遊說對象的意思再展開,沒有上來就往回掰的。

這個經典的句式是:“您說的非常有道理,我再補充一下……您看這樣是不是可行?”

“有點意思,就這麼辦吧。”

用這種方式即使獻策不被採納至少不會招來反感,有了好主意下次再說別人還願意聽。

道理已經是後手,是“體會”的語言文字總結。比如第一個學會游泳的人是誰教的他?這麼一直問下去就沒有窮盡。


真知的“不可言說”

所以沒有共同的體驗做基礎一切道理都對接不上。就像旱鴨子不可能知道游泳的感覺一樣。於是沒有親自體驗過的事千萬不要輕易發表意見,在經歷過的人眼裡都是笑料。

“厚重”的人有個特點——不會拆穿“表演者”,荒唐無知在他們心中泛不起半點波瀾。

為什麼你的道理很對,卻難以說服別人

這個“厚重”就是道理已經深深契入了“行”,甚至是之前並不知道這個道理,而不是拿著這些道理跟別人爭輸贏。

所以最關鍵處就在於這些“理”究竟怎麼質變成“行”的。也就是人們會經常說的那句話:“道理我都懂,但是一碰到事自己就忍不住。”

這個“質變”的過程沒法用語言文字表達,於是會用“機緣”、“悟的”、“參的”等詞勉強描述一下。

有手藝的師傅肯定有所感觸:有些本事不是靠學就能會的,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老天爺賞飯吃”,那是“根器”。久而久之,費心耗神也終無法入門者就會打退堂鼓,反而是就怕那些利根但不肯下踏實功夫的。


踏實與否的天壤之別

大慧宗杲禪師言:

“士大夫學道,利根者蹉過,鈍根者難入。難入則自生退屈,蹉過則起謗無疑。”

上“知乎”的人無疑都是把自己當作“智者”的。有人展示的是自己“問對了問題”,而有的人展示的是自己的結論,卻只是偽裝成一個問題。

這兩類情況中無論是答案還是提問“本身”絕對無懈可擊,有的簡直可以說完美,一看就是“利根”之人。然而從他們組織的語言或者交流幾個回合後,可以說有的人用“惡毒”來形容都不為過。

倘若自己不會被激怒甚至還能研究一下那些“正確而惡毒”的話,就能明白病根在“知道的多,但是都不深入”上。

為什麼你的道理很對,卻難以說服別人

也就是說他們根本不會游泳,卻在批評別人姿勢不科學。而他們拿出的科學游泳姿勢也一定是沒問題的,再上張菲爾普斯的圖,配點解說的文字,沒點真功夫的早被他們氣死了,品品是不是這個道理。

反過來,會被氣死也是因為自己的功夫火候不行。而有些功夫到家者組織的語言能讓人體會到一種“吞噬感”,無論自己說什麼都會掉進對方更深邃的境界中,那種氣氛一出來自己就會被真真切切地影響到。


“自欺”的生髮機制

六祖偈雲:

大圓鏡智性清淨 平等性智心無病

妙觀察智見非功 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果因轉 但用名言無實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 繁興永處那伽定


前四句說的是“轉識成智”後的狀態,後四句說的是一些坑得繞開。

跟自己過不去就是在“五八六七果因轉”上,前五識“眼耳鼻舌身”是可以直達第八“阿賴耶識”的,這就是“行”,要深入去做,沒有深入就會困在“所見”、“所聞”、“所嗅”、“所嘗”、“所觸”本身上。

第六“意識”是外境,它是“無實性”的,包括那些“正確的道理”。第七“末那識”是“我執”,就是它讓“我”對“意識”發生了種種作用。“末那識”的“我”一旦鬆開,人就不會被“意識”帶著跑。臨濟祖師所謂“老僧只管看”。

“頓悟”就是“五”接受的信息越過“六七”的阻礙直達“八”。也就是“但問耕耘,莫問收穫”和“盡人事,聽天命”。

所謂“外圓內方”的“內方”是“行深”之後再起用的第七末那識的“我”,而“外圓”則是“行深”之後起用的應對外界變化多端的第六意識。

困縛於外境者接收的信息只能抵達第六“意識”,而後第七“末那識”翻江倒海,這就是焦慮的成因。

而看似對外境應對“遊刃有餘”者只能“圓”卻“方”不起來即“圓滑”——看的書太多,事情一件都不做,沒有體驗。

至於尋常的“是非對錯”,不過是“末那識”直接處理淺層意識信息的結果,有“我”則必然有別人,立場已經先入為主,扯皮是一定的。

為什麼你的道理很對,卻難以說服別人

現下這個時代,只要求小孩學習好的家長們都在培養這種人。歸根結底,雖然他們自認為“聰明”,卻實實在在是大慧宗杲禪師說的“鈍根者難入,難入則自生退屈”。

因為“難入”,故而要“取巧”,所以“學習好(分高)”就是這個捷徑,於是“學習好(分高)=榮華富貴”這個等式就被創造出來了。雖然每條路子都能有一部分人適用,但是這卻是條運用最廣的,於是就基本成為了共識。


不“自欺”的人什麼樣子

我看過一個易中天的訪談,記者:“您作為學者給即將高考的學生能提點什麼建議?”

易:“很遺憾,我沒參加過高考。”

記者:“可您的孩子參加過。”

易:“那得問她。”

記者:“作為父親為她的高考做過什麼工作嗎?”

為什麼你的道理很對,卻難以說服別人

易:“做飯,保障身體健康,不生病。”

記者:“對於高考有什麼訣竅沒有?”

易:“多餘的事情不該做,有本事你替她考去。”

一個不投射的人看上去的確有些冷酷無情,而我看他卻是“中氣十足”。

不對自己沒有參與過的事亂加評論,沒毛病;誰參與過你去問誰,沒毛病;沒有參與過的不該去給參與中的人提意見,這是外行領導內行,還是沒毛病。

為什麼你的道理很對,卻難以說服別人

打小我們的《思想品德》課學的就是這些東西,這就是“赤子之心”。

你可能會覺得易中天有些特立獨行或者故意如此,但老易還有一句公開講過的話:“我只說實話,不來虛的,如果你認為說實話會受到傷害那很簡單,你可以不說。”

這就厲害了——心不黏著。不裝高人,不裝智者,帶著面具自己卸會很累,別人幫你卸還是參考一下“楊修”吧。

“不在乎別人的看法”這話沒毛病,只不過這是對“行深”者的“狀態描述”,卻不是什麼做事原則。

所謂“共情”,行得淺自然“交淺不言深”,又怎麼“共”呢?唯有“深情”方能厚德載物。

道理的虛弱在於懂的人知道不靠說,說得太多哪還有功夫去行。

《易*繫辭》雲: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